坚守底线,追求卓越

2009-04-26 03:32焦忠民
教师·下 2009年3期
关键词:治学底线卓越

焦忠民

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文明遗产的传承、一个民族未来的开创者的培养主要是由这个民族的教育者来完成。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且始终在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我们民族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始终以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精神为己任。一个民族的落后和衰亡其根本原因可能还是教育的失败和教育者的无德无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必须是民族教育的伟大复兴。无德者无能,民族教育的伟大复兴首先是师德水平的整体提升。因为师德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教学素养和教学绩效,教师通过其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孔子说“不能者止”,我想说“无德者休”。

在市场经济时代,物质文明的发展往往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不能相对应,特别是在经济的复苏振兴阶段,往往注重物质文明的发展,忽视并削弱了精神文明的发展。只有到物质文明恢复和初步繁荣的时候人们才会反思精神文明的落后,并加以修正。这就是所谓“仓禀实而知礼节”。在解决温饱迈步小康的时代,教育这一被冷落的苑囿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而教育者就肩负着民族精神文明振兴的重担。教育者是否做好了德性修养的准备呢?不得而知。

从人大教授抄袭论文暴露出的学术虚伪,到“范跑跑”在地震中丢下学生独自逃命,再到2008年10月自学考试命题大泄密,可以看出部分大学、中小学教师、教育专家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道德的腐败与卑劣。

公民道德教育需要补课,教师道德修养更需夯实。“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教师的基本准则。身不正是缺德,学不高是缺德。严于修身,勤于治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爱岗敬业,洁身自好,以人为本,关爱学生,是教师的道德底线。只有坚守住了我们的道德底线,才有资格站在讲台上;只有学高身正,才配当一个教师。时代的磁悬浮列车正奔驰在知识经济的无轨车道上,不读书、不治学的教师就是不负责任的教师、缺德的教师。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在新的历史时期,所谓传道,首先是身体力行,而后是对学生的浸染熏陶,就是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在学生的心灵中播种文明道德,传递爱,播种爱,宣扬真理,示范对万物的博爱,践行对众生的悲悯,自觉地担当责任;所谓受业,就是勤勉治学并用智慧的教学策略将自己的学识无私地传授给学生;所谓解惑,就是落实新课程理念,参与并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一个合格的教师,其道德底线要求应该包括这三个方面,当然还应该包括坚守基本的教师职业操守。坚守底线,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是获得社会尊重和内心平和之本。

坚守住道德底线,我们才具备教师的天职。优秀的教师应该有更高的使命,为实现民族和人类的理想创造性地工作,追求卓越。

毋庸置疑,物质经济是社会的生存基石,教师岂能不食人间烟火?国家和社会应该保障教师的合法合理的经济利益,切实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让教师安其居、乐其业。但教师不能把物质利益当作自己的从业目的,而卓越的教师应坚守优良的传统道德阵地,追求精神的崇高和品质的卓越。一个人追求越高,行为才会愈趋自觉,才有可能守住底线,超越自我。事实上,一个公平的社会里,教师根本不需要担忧社会对其付出的肯定和回报。一些不得志的教师更多缘于自身的懈怠和无能:不是社会没有回报你,而是你没有感动社会;不是社会不接纳你,而是你没有全身心投入于社会。那么,优秀的卓越的教师需要具备什么品德呢?

要拥有美好的教育理想和浪漫的诗意情怀。终身从事平凡的教育事业,难免会觉得自己过于平凡甚或卑微,有时不免懈怠和伤怀。如果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件人类最有意义的事业,如果我们将自己的人生目标确定为指拨顽愚、开启智慧、培育英才,脚踏实地心甘情愿地做铺路石,而且常常带着普通人的诗意情怀快乐地工作,这本身就是一种浪漫的人生选择。

要拥有锲而不舍的求索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教育是一项最需要知识和智慧的职业,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艺术。真正有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既专注于自己的学术修养,同时又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要把握最新的学科发展动态,深刻领悟教育的真谛和最新的教育理念;要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学生,引领学科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构建有效课堂。这些非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不可达到。

要有健康的身心、和谐的人格和良好的团队精神。教育事业是教育者道德的马拉松长跑,乐观的心态、和谐的人格、顽强的意志、健康的体魄是道德长跑的四驾马车;教育事业是一项伟大的灵魂工程,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可以让我们移山填海。同时这些美好人格也会化为一种个性魅力,让我们的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要有博大的胸怀、全面的人文精神和自觉的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师要有时代责任感,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教育观去从事我们的工作;教师应当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教育大计,自觉地担当时代赋予我们的教育使命。以人为本,民主施教;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教育,共建公平教育环境,这些都需要我们具有博大的胸怀和民主的素养。

猜你喜欢
治学底线卓越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真相与底线
萧公权的治学转向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分期付款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教育家朱九思的治学观
卓越之梦
守住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