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职语文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2009-04-26 03:32吴莉莉
教师·下 2009年3期
关键词:中职生语文教学因素

吴莉莉

摘要:对于教学而言,智力开发是目的,非智力因素是关键,教与学的方法是手段,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动力,它们直接影响中职生的语文课堂效果和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明确影响中职生语文学习的因素,可以更好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中职生;语文教学;效果;因素

中职生语文学习的问题多,直接影响着中职语文教学的效果,究竟是哪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制约作用呢?本文总结出了影响中职语文教学效果的原因,主要概括为非智力因素和教育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一、非智力因素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影响学习的内在因素主要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关于智力,国内外有多种表述,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智力是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的中职生,大多写文章没有东西可写,不会观察,捕捉不到生活的精彩画面,体味不到生活的种种感受,不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听话时不能理解话里的含义,阅读课文不能领会、分析、综合、判断、推理,都是思维能力不足造成的。但是这些方面不是中职生语文水平低的关键,真正影响中职生学习的,是非智力因素。作为动力系统的非智力因素可通过个性心理倾向的选择机制为青少年智力发展定向。情感、意志等因素则对智力活动起到增力和减力的作用。非智力因素还可以通过自我意识系统,使人对智力活动进行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整。有无自我意识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个体的学习是一种在自我意识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智力活动。学习活动的方向是否正确、学习的动力是否充足、学习环节有无失误、都依赖非智力因素中自我意识系统的作用,只有评价及时而正确,自我体验深刻,自我调节有力才能保障智力活动的优质高效。中职生反映自我学习动机的情况统计,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可知,有的同学将语文能听懂才愿意学作为兴趣,可想而知,这种“兴趣”的效果有多糟。影响中专生语文学习的因素,除了知识积累的欠缺,主要还在于思想、态度的欠缺。中专生的学习态度是一个突出问题,他们对学习没有渴望,学习目标不清楚,造成学习缺乏真正的兴趣,缺乏进取的动力。这些不足,归根结底是情感严重匮乏所致。因此在非智力因素中,渗透情感就显得尤其重要,情感是人在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作为非智力因素,感情本身就是动机,情感具有带动、调节、感染、迁移等多种功能,是认知活动的动力系统,是认知活动的组织者。教学活动中,情感对认知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包达列夫的研究结论就证明了这一点。学生对一门学科的态度会在他的知觉、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特征上留下痕迹,学生缺乏积极态度,就会阻碍他们活动潜能的发挥。语文蕴涵着丰富的情感,语文教师应注意在平时的教学中发挥情感的作用,通过课程内容的感染,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渴望,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热情去取得成功。否则,缺乏饱满的热情、适当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情绪状态不好,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育环境因素

中职语文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每节课讲授时间一般在30分钟以上,因条件限制,多媒体应用很少,黑板、粉笔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学生参与活动和自由发言的时间少,使参与意识本来就弱的学生自主提问,发表自己独立思考见解的机会更少。相关调查显示,课堂教学中,中职生喜欢参与式活动的组织、讨论。随堂进行5分钟口语训练、齐声朗读和默读等较活泼的方式是他们最喜欢的,只有24.4%的人喜欢讲授。中职生中有90%的同学认为教师教学方法对学习兴趣有影响,90%的人认为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习有帮助,有7.8%的人渴望改变现在的语文教学方法,这说明中职语文教学方法需要改进,教师的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学。有81.4%的同学认为教师的语言、态度等对学习兴趣的提高影响较大。语文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而且对他们能力的发展有较大的作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值很高,他们希望老师能教给他们有用的东西,能关注他们学习的注意力;希望老师用亲切的态度对待他们,尊重他们,激励他们。

参考文献:

[1] 曹明海.语文教育学(修订本).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2] 靳健.语文课程研究.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中职生语文教学因素
解石三大因素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什么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