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高中历史的图片教学

2009-04-26 03:32
教师·下 2009年3期
关键词:教学目的课堂教学

万 钧

摘要:历史图片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教学资源,有效的图片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综合把握。本文总结了多年教学工作的经验,探讨了在图片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环节,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中心环节;教学目的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文本中往往穿插有重要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相关图片,让学生耳目一新,展现了历史学科本身丰富广博、色彩绚丽的特征,使学生在答题中体味空间运转变迁的美妙意境,激发了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对此,笔者以为,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历史图片教学资源,不仅能够优化课程资源的配置,更能发挥图片的内涵价值意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的不断提高。

一、利用图片的视觉感应效果,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图片往往是重要事件或活动的定格再现,具有一定的视觉效果。学生在一定图片的刺激下,定会发挥想象或联想,来深入体味其中的隐藏信息,增强自身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讲解“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一节时,利用了教材中的一幅漫画——《刀大杀人多》。学生看完漫画后,对画中的猿猴发生了兴趣,并且能引发相关思考:谁的大刀被他夺取了?他又杀了哪些人?学生经过了一定的观察后,定会从文本中探寻其中的信息,进而发挥想象。学生在经过阅读和讨论后也就自然而然地推导出:猿猴指袁世凯,他从孙中山手中夺得了权力。“刀大”指权力大,刀大杀人多的史实有镇压二次革命、刺杀宋教仁、为复辟帝制铲除阻力等。袁世凯能夺权的原因有:其实力的强大,立宪派、旧官僚对二次革命的破坏,帝国主义的支持,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这样通过充满讽刺意味的漫画让学生不仅兴趣倍增,激活了思维想象力,而且能促使其积极思考,把所学知识进行充分运用,进一步地加深了对历史教材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二、借助图片了解历史背景,掌握学习重点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发现往往历史背景都有一定的图片资料与之相匹配,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记忆。教材中的图片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具有容易记、记得深刻的特点。因而在教学时,我们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解决历史教学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例如,笔者在上“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一课时,讲到经济危机给德国带来的影响,教材从多方面归纳,但不直观。我就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一幅图片——1927年德国关于经济危机预言性的漫画,学生看了这幅图后,深刻体会到德国的贫富悬殊,当时富人阶层也已处于崩溃的边缘,通过这种极大的反差对比,学生就很容易掌握经济危机的背景。

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后,定能对教材中的重难点有所了解。历史教材中的某些图片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映,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图片来讲解相关历史,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例如,在讲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看第一幅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和第二幅农民加入集体农庄两幅插图,并让学生思考:①两幅图反映了苏联当时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什么重大举措?试分析这些举措的突出特点。②图二反映的情形与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改造相比,两者有何异同?你认为两国对农业的政策有何共同弊端?通过思考,学生了解了这节课的重点,即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工业化建设运动和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相关内容及历史意义,而且掌握了中苏两国现代化的异同点这一难点。

三、依据图片激活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是新课程历史教学的目标。通过对一些历史图片资料的观看阅读,学生往往会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画面中接受教育,从而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覆亡”这一章节中,笔者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碑亭图片进行介绍:碑亭顶部呈钟形,象征着烈士们为辛亥革命奏响了雄壮的前奏曲,为苦难的中国人民敲响了自由的钟声,激励着人们继续奋斗。中间横额上,是 “缔造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古篆;上半部分是用七十二块大小相等的长方形石头砌成的梯级形“献石堆”,象征着七十二烈士巍然屹立的形象;纪功坊顶端,竖立着自由神像。黄花岗起义革命党人所表现的勇敢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鼓舞着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的发展。这种以图代文的教学方式定会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生的拓展延伸能力培养也是新课程历史教学的一个重点。历史图片直观,但涵盖着丰富的历史知识,这需要学生学习时充分运用观察能力,把观察到的现象上升为理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例如“洋务运动”一课中的江南制造总局的图片,是我们了解洋务运动的一个切入点。笔者就该图片布置了这样的思考题:这些人创办企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他们建立在近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基础上的近代技术与腐朽的封建社会体制是不相容的。这从侧面反映了洋务派试图把西方先进技术嫁接到清王朝腐朽的封建制度上来是行不通的。学生的创新思维也由此得到了培养。

总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教材本身的资源出发,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来调动学生的多种学习感官,提高学生的思辨明理能力。这也是历史图片的本身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教学目的课堂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中教与学目的的分析和思考
借力“正能量”,助力初中物理入门教学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初探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