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生语文自读能力的培养

2009-04-28 09:06朵茂珍
商情 2009年44期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

朵茂珍

[关键词]初中生 语文 自读能力

本文试联系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拟经三个阶段来培养学生自读能力的一些途径。

一、习惯养成期的培养

1.培养看书与动笔相结合的习惯。培养学生一看书就要动笔做记录或点评的习惯。如拿到一篇课文先划出生字新词,弄明白它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然后阅读全文,明白全文大意;接着再读课文,划分段落,归纳文章主要内容,最后试做课后练习。期间,可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如用“△”标出生字新词,用“o”标出重点词组等。这一点很重要,一旦养成,对学生更好地熟悉、理解课文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2.培养书写的习惯。许多学生书写中有许多不规范的地方,象写错别字、繁体字、笔顺错误等等,这些坏毛病必须改正,从而形成正确的书写习惯。教师可组织“改错字竞赛”来促进这一习惯的养成。

3.培养说话能力。初中说话训练不只是为了练就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更是为了训练学生当众说话的能力。如在浙江省义务教育教材第一册中,教师充分利用听说训练,教学生在课外准备好一个较为曲折的故事,并试讲几遍,然后在课堂上当众讲,最后师生评议。这样,既形成了一定的说话能力,又练了胆。

上述习惯的养成要靠语文老师去引导,老师首先制定好阶段目标与最终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制定的目标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应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而制定目标,要符合“跳一跳,摘得果”的原则。

二、对每个学生学法的培养

1.从读的方面看,读是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如何培养这一能力呢?关键要抓好两个环节: (1)课内阅读。指导做好对课文的讲读和理解,力求做到“初读题目辨体裁,二读文章理层次,三读理解关键旬(词),四读明白文章主题”。当然不同文体又有不同的能力训练。(2)课外阅读。假期布置学生看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及中外名著。

2.从听说方面看,单靠课堂上的听说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平时多听多说,多接触生产、生活实际。总之一切有人群的地方,一切有语言交际的场合都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课堂。让学生在广泛、多样、实在有效的语言交际活动中,练就运用语言的各种技巧和习惯。

3.从写的方面看,一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二是养成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三是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三者合一,才能写成好文章。

三、健康审美观的培养

席勒说:“道德的阶段只有通过审美的阶段才能实现。”这句话很深刻地揭示了审美能力对于道德培养的重要作用。因此,语文美育首先在于培养学生审美的感受能力。如教授了(黄河颂)、(丰碑),使学生产生对祖国山川河流的热爱,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人人都成为英雄,所以应培养学生对普通劳动人物的理解。善于发现平凡的美,普通的美,引导学生用普通的眼光看问题,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成功的概念、成才观、得失观、健康的心理,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猜你喜欢
初中生语文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语文俱乐部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