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开放式地理教学的尝试

2009-05-06 03:35李玉琦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形象化教学方式师生

李玉琦

我们现在中小学的各科课堂教学几乎都是封闭式的。老师主动地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多数情况下又都是老师紧扣课本,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的教学形式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没有多少自我思考的余地,更不要说有超越文本的创新思维了。

那么,作为课堂的主导——老师来说,能否稍加主动发挥一下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课堂尽量不要总是“一言堂”式的单调呆板,尽量地采用课堂上“双向互动”式的轻松活泼的教学方式呢?

古希腊的先贤哲人们在教授弟子时大都用启发式、讨论式、师生对话式等教学方式传道授业。因此,极大地调动和发挥了师生自我思考与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使古希腊的哲学发扬光大。反思一下我们课堂教学,不是恰恰缺少这种启发与对话吗?

以往的地理教学中,我曾简单地尝试过师生稍加互动的半开放式教学方式。模式大致是:先将所讲的这一节课内容设置成大小几个问题,抄在黑板上。问题应当涉及此节的重点与难点,还要比较全面地覆盖教学内容,有些问题要给同学们留有自由思考的余地与空间。其次,由同学们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己阅读课本找出相应的答案并思考有关问题。这样可以锻炼同学们判断与审题的能力,还有[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能力。再次,用提问的方式由单一或全体同学回答,学生们思考回答不论是否全面准确,老师都要给予讲评。不太好确定的问题,还可以用师生探讨的方式来交流。因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涉及到一些现在科技手段也难下结论的问题,更不要妄加论断,给师生一些思考的剩余空间未必不是好事。

人类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大胆思考、大胆探索过程中不断前进的。我们就要鼓励同学们敢于设想,又要有根有据。地理教学中空间想象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以及联想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对学好地理学至关重要。要教会他们将抽象的地理文字性内容与直观形象化的各种类型的地图和图表结合起来,在头脑中尽量形成一些鲜活的、形象化的内容。因为形象化的、直观的东西更好领悟亦更容易记忆。长时间以来,人们大都认为地理与其他文科都是全凭死记硬背。其实不然,有人说地理学好了,在脑子里就是各种类型的图,然后靠联想再把各种地理要素填充到图上。因此,地理学习在掌握了方法后,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一种半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就是师生共同在黑板上与纸上画图,以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古人读书谓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那么学地理再加上一到:手到。常动笔先描后画,再把相关的地理要素标注上去。可以说:画一遍胜似看十遍,同时再逐渐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长此以往,不但地理学习会大有成效,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有所借鉴与帮助,因为学科间是相通的。

猜你喜欢
形象化教学方式师生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数形特征显本质 直观形象化难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研究
麻辣师生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