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语文课外资源的开发利用

2009-05-21 10:09巩鸿民
甘肃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开发中学语文

巩鸿民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外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4(B)—0039—01

拓宽语文教学的天地,开发和利用教科书以外的课外学习资源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亮点。教师只有开发利用好课外资源,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新的生命。因此,开发和利用课外资源对语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去开发和利用课外资源呢?

一、利用风土民情

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课外资源,如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课后,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模仿课本中名篇的笔法描写农村四季的景色,为自己家族续写家谱,给去世的亲人写祭文,报道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考察当地民居的特点和变迁等等。

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而语文课程也是一门最能上出地方特色的课程。因此,教师可让学生走出校门去访问阅历丰富的老人,搜集、整理本地的民间传说等等。事实上,多数学生对此很感兴趣,都能写成情节引人入胜的文章。教师稍加点拨,有些学生还能写出关于民情民俗的文章。如针对农村庙会上民间祈雨的迷信活动,一个学生写道:“每年农历四月初,收麦还早,相对来说是农闲时间,农民们要从年头忙到年尾,辛辛苦苦,难得在大忙前出来串串亲戚,散散心,好养足精神迎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的夏收。加上本地地处黄土旱塬,这时秋苗已出土正待雨水灌溉,人们祈求下雨的心情和盼丰收的愿望还是可以理解的。”

总之,教师只要能激发学生的灵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风土民情这份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就可以被农村中学的师生尽情地享用。

二、借助影视媒体

现在,影视媒体对学生来说并非什么新鲜事物。但农村学生自从上了中学后,大都住校,基本上无条件、无机会接触这些媒体。他们的生活场所大都局限于学校之内,信息相对闭塞。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善于制作多媒体课件,不但要通过影视、广播、报刊等渠道及时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去搜集信息,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乐趣。

开发课程资源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建议学校开设收视课,让学生收看《新闻联播》《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这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写作多了可写的话题,又发展了学生的心智、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如看到藏独分子的恶行,学生个个义愤填膺;看到为汶川大地震募捐的文艺晚会,不知有多少学生热泪盈眶,慷慨解囊;看到奥运赛场运动健儿奋力拼搏,又不知有多少学生从此暗下决心,胸中多了份不怕吃苦的拼劲,树立了学习的目标。可见,借助了多媒体,语文课堂教学就变得灵活、丰富多彩了。

三、发扬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环境蕴含着丰富的智力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应当发挥学生的特长,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教师可让学生张贴警句标语、名人画像,创办图文并茂的板报,为本班教室和学校景地选择合适的格言,以学校的花草树木为题写对联等等。总之,让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处景都会说话、都富有情感,要营造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针对校园的景色写情景作文。如教学完《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等散文名篇后,教师可让学生以《月光下的校园》《校园秋色》为题目进行写作。

此外,教师可配合政教处、团委搞好校园广播、各种征文活动、演讲赛、专题讲座、古诗文朗诵、辩论会等等,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文学沙龙、举办生日聚会等等。这样,不仅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建设,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还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总之,教师要有强烈的利用课外资源的意识,想方设法开展各类活动,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教师只要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就会大大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开发中学语文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中学语文四美赏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