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校本教研的“三部曲”

2009-05-22 09:22罗小林
江西教育B 2009年5期
关键词:三部曲研讨校本

罗小林

创新校本教研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推动课程改革进程的重要举措。它所研究的课题源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研究的方法从强调“验证性”探索到更强调“自我经验”的自动反思,从“宏大叙述”转变为“日常叙事”;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更加注重于行为研究、教育叙事、案例分析、教学沙龙、集体备课、校际联动等;参与的对象不再是少数骨干教师而是全员参与;终极目标不再是把教学研究当做学校的一个亮点,而是形成一种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与交流的学校文化。

一、转变

1.转变教研理念。校本教研开展之初,通过学习、讨论和反思,全体教师明确了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研究室,教师是研究员,教育科研产生于日常的教学之中,树立了校本教研的新理念:所研究的问题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而不是预设和推演,每一位教师都能从课堂教学中发现和提炼出研究课题,进而发挥集体智慧加以研究。

2.转变教学行为。我们要求教师做到:“一废除”,“二允许”,“三开放”,“四带进”,“五转变”。“一废除”即废除指责性语言,讲究语言艺术;“二允许”即允许学生自愿选择要回答的问题,允许质疑问难、大胆超越;“三开放”即开放课堂的教学空间、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开放课堂的评价空间;“四带进”即把积极的情感带进课堂、把尊重和赞赏带进课堂、把帮助和引导带进课堂、把成功喜悦带进课堂;“五转变”即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能力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统一规格向重个性差异教育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我们积极创建教与学互动共进的和谐课堂,让师生的生命在课堂上流光溢彩。

3.转变师生关系。新课程改革下的校本教研,不仅带来了教和学的转变,而且促进教师反思与构建新的教师观、学生观以及新的师生关系。课堂较多地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师生关系正由传统的“师道尊严”向“教学相长”转变。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能注意提供提出问题、发表意见的机会,对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表现了宽容和帮助,给他们创造学习机会。教师注意与学生交流合作,共同解决疑难问题,从而使教育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

二、提高

1.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只有走进了新课堂,才可以说真正走进了新课程。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课程改革及校本教研的主阵地。课改伊始,很多教师对新课程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因此,我们适时把校本教研的重点转移到新课程教学的探索和研讨上。工作分三步走。一是组织观摩课。课改初期,针对教师在新教材操作上的实际困难,以学科组为单位,组织教学经验丰富、对新教材有较深理解的骨干教师开设观摩课,并组织教师进行研讨,着重解决操作层面上的一些困难。二是开展了“三维一体”的教研活动,即“观摩、竞赛、研讨”为一体的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全员参与,通过年级组互评研讨、教研组竞赛研讨、学校展示研讨,着重解决新课程改革下如何上好一堂课的问题,目标明确、切入点具体准确,收效十分明显。三是定期开展课例研讨、专业引领、行为跟进的“一条龙”研训活动。通过教师选题备课→备课组讨论改课→个人修改教案→上课→说课→集体评课→课后反思等程序,将课例研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抓典型、促中间、带后进,全员参与,共同进步。同时通过“青蓝工程”结对子,让骨干教师“传帮带”,开展各种学科教学能力竞赛和“三课”(过关课、优质课、示范观摩课)等多种校本研训活动,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2.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我们把反思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既有教学设计前的“行动前反思”,又有教学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有教学后的“行动后反思”。我们组织形式多样的参评活动,如优秀教案(活动)设计、优秀随笔、教育叙事、教育故事、论文评比、说课评比、案例与反思等,并充分利用课改沙龙、《盱林》校刊、学校网站等平台,促进每位教师能说、会写、善评、敢想。同时,在省、市、县教育专家的支持引领下,以国家级、省级课题为媒介,强力推动每位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之中。目前,全校100%的教师参加了课题研究,50%的教师申报了个人专项课题,教师教科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创新

以往的学校教研活动也有“校本教研”的元素,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教研”,研究的基本内容、结构、过程方式及其相关因素均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因此,要使校本教研深入发展,就必须创新教研活动方式。“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当前倡导的校本教研三要素。据此,我们推出五种活动方式。一是引导行动研究,促进教学反思,即组织教师随堂听课,大家从真实的课堂教学中观察、记录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设计的课堂教学结构、采用的教学手段等,从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促进教师的自动反思,从而制定出更加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教学策略;二是课例个案研究,即对于教材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先由教研组征集整理,再有针对性地组织集体备课,由一位教师主讲,大家听课、评课、反思问题,制定修正方案,如此反复多次,形成典型教案;三是“师徒帮带”,即由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或骨干教师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的专门培养;四是“课题引导”,即学校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提取一些带有普遍性、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教育科研课题,学校以全员参与的方式来开展研究,再把研究取得的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五是“专题沙龙”,即相关教师围绕一个专题,聚在一起交流在教学或学习中的一些见解、体会、经验、思路和构想,让各种思想充分交流,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取有价值的启迪。

此外,我们改过去单纯校内教研为区域联片的活动方式,主动联系兄弟学校,进行校与校之间、片与片之间的教研互动,以观摩课、示范课、校本教研开放周、专场沙龙等形式开展,与不同学校、不同区域的教师一起互动交流,思维碰撞,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共同提高。(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城县盱江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

猜你喜欢
三部曲研讨校本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日杂志总结出轨者“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