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呼唤“游戏精神”

2009-05-22 09:22李吉银
江西教育B 2009年5期
关键词:游戏精神大雁精神

李吉银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成为其在诗意语文探索道路上实现自我教学风格超越的经典课例。课堂上师生“辩日”的片段让人至今记忆犹新。

师:你身子稍微向着同学们,但眼睛要看着我,因为你跟我辩斗。(学生按老师要求站好)

师: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生: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语速加快)此言差矣!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一愣,迅速作出反应)此言差矣!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众笑)

师:(语气加强)非然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机敏地)非然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众笑)

师:(摇着手)非也非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抢上一步)非也非也非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众鼓掌,大笑)

师:不跟你啰嗦了!反正日初出近,日中时远。

生:你才啰嗦呢!就是日初出远,日中时近。

师:你胡说!日初出近,日中时远。日初出近,日中时远。

生:你胡说八道!日初出远,日中时近。日初出远,日中时近。(掌声,笑声)

师:看到了吧?这才叫——

生:(齐答)辩斗!

小语专家沈大安老师这样评价以上教学片段:贯穿其中的,则是一种“趣”的渲染和张扬。这种课堂之“趣”,既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自然呼应,更是王崧舟对诗意语文进行深刻反思之后作出的某种自觉回馈。此课对诗意语文的“唯美”“雅致”的解构乃至颠覆,基于一种深刻的“游戏精神”。这种“游戏精神”,无论从课堂的表现形态还是从深层结构审视,都给诗意语文植入了某种更为本质、也更为强大的精神基因,那是一种心灵自由的教学境界。综观当前对好课标准的剖析,可谓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然而给语文教学植入“游戏精神”,追求并体现“心灵自由的教学境界”却是所有好课都应该具备的共性标准。课堂本就是学生放飞思想、张扬个性、健全人格的生命之场。在这段生命的旅程中,学习就是一种游戏,一种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获取自身生命成长所必需的知识营养的游戏。这种“游戏精神”护佑着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变得自由和愉悦,因而敢想敢说,会想会说,率性而为,团结协作,创造并丰富着幸福的童年生活。

语文教学需要这样的“游戏精神”。有一次我执教《争论的故事》,此文与《两小儿辩日》有“同工”之妙,我不禁眼前一亮,促成了下面的教学。

(学生练习着读课文中兄弟争论的句子,努力读出争论的语气。师指一名学生读,效果不是太好。其他学生纷纷举手,喊着:“我来我来。”)

师:(摇摇手)不忙举手。刚才我们练了一下,读得好多了,但还没达到最佳效果,请同桌之间再合作练习读一读,相信会读得更好。

(同桌之间合作练习读对话。师指名读,读得非常好)

师:大家读得这么好,我都想读了,不过我还缺少一个搭档,谁愿意跟我合作读?

(生纷纷举手,有的已经站了起来,大声喊:“我,我……”)

师:(将一名女生轻轻拉到跟前)你这么想做弟弟,就你来吧。(众笑)不过,跟我合作读是要增加难度的……

生:(吐了吐舌头)

师:害怕了?害怕还可以下去的。

生:(摇摇头)

师:有信心,好样的。请注意,我可能按照书中的句子读,也可能是自己的话,你这颗聪明的小脑袋要跟着我来。我做哥哥,我先开始——

师:(微笑、自信地)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来就煮着吃。

生: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了呢?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

师:(肯定地)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生:(皱眉、反问)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师: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不好。

生:你不对,大雁就该烤了吃,皮香肉嫩,煮了吃没味道。

师:你才不对呢,大雁煮了吃好。

生:胡说,大雁烤了吃好。

师:煮了吃好。

生:烤了吃好。

师:煮了吃。

生:烤了吃。

师:煮。

生:烤。

师:停,再不停下来哥俩就要打架了。(学生大笑)同学们,这就叫做——

生:争论!

应该说,三年级的学生对“争论”是有感性认识的,但这种认识是消极的、被动的,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唤醒学生沉睡的知识经验,再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把旧有的知识整合到新的知识系统中去,实现知识的更新、提升与积累。我在《争论的故事》中的这段教学,正是通过师生游戏式的争论,充分释放了学生的心灵自由,在对文本创造性的朗读过程中,学生身临其境,直接参与到“争论”中去,感受是深刻的,体验是真实的,情感是愉悦的,相信这种生命拔节的脆响一定是悦耳的。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语文课堂在学生的童年旅程中理应是最斑斓的色彩。语文教师就是要将课堂变成学生涂抹生命色彩的画板,并通过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涂抹的兴趣,提供涂抹的方法,创造涂抹的智慧。也正因为此,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直达学生精神与心灵的游戏精神,也无比强烈地呼唤着这样的游戏精神。(作者单位: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

猜你喜欢
游戏精神大雁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大雁
拿出精神
大雁曲
大雁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