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论”再论

2009-05-25 02:20刘吉同
民主与科学 2009年2期
关键词:白猫黑猫老爹

刘吉同

“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这通俗简洁的“猫论”,给改革开放的前期,给当时的思想解放和冲破禁区,提供了巨大的理论支持和探索勇气。30年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猫论”功不可没。然而,今天人们似乎对它有些淡忘了。不妥。“猫论”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腐败一直困扰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吞噬着执政团队的公信力,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耻辱。反腐败反了这么多年,但是,“官仓老鼠大如斗”依然如初乃至更烈。面对如此严峻而又尴尬的反腐,这就需要从“猫论”里找办法了。要勇敢地吸纳国际社会制约权力、打击贪腐的成功经验,不管“白猫黑猫”,能将“腐败”这个“大老鼠”捉住就是好猫。

公平是社会和谐、进步的基石。维护公平,是政府的良心和天职。然而,公平在当今社会却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以生计论,有的是“朱门酒肉臭”,有的是“腹中常苦饥”;以财富论,有的是一夜之间变成了富翁,有的则一次次被剥夺,辛苦一生弄个小康已属幸运;以收入论,有的养尊处优,但却享受着每月数千、数万元的薪金,有的累死累活则只能顾个温饱;以当官论,有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几年“鸡犬”们便窜到了高位,有的埋头苦干,终其一生只是弄个副科(以我这没见过多大世面的眼光看,眼下老爹是市级的而子女不是县级的,老爹是县级的而子女不是科级的,恐怕很难找了);以退休论,有的退后优越如初,公车、公游、公费医疗照享,花多少钱应有尽有,有的一退休便坠入贫寒,一有大病,只有等死……面对如此众多的不公,也只能从“猫论”里找力量。不管“白猫黑猫”,能把 “不公平”这个“大老鼠”吃掉、能产生出有良心的政府就是好猫。

“好猫”是什么,就是好的体制,好的文化。一句话,就是好的制度。故而不难得出结论:不产生“买官卖官”的制度,不产生“权钱(色)交易”的制度,就是好制度,反之就是坏制度。能让社会智力充分释放、社会财富充分涌现的制度就是好制度,反之就是坏制度。广而言之,能给百姓带来幸福,能让他们享受尊严、自由、人权、公平、富裕的制度,不管“白”的“黑”的,都是好制度。反之,不能给百姓带幸福,不能让他们享受尊严、自由、人权、公平、富裕的制度,不管“白”的“黑”的,都是坏制度。对这种坏制度,不管它打着什么旗号,不管它把自己描绘得多么天花乱坠,对它绝不能有半点客气,套用鲁迅先生80多年前的话讲:“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它。”(《忽然想到》)

还有:中国为什么大半个世纪出不了爱因斯坦、曹雪芹那样的科学大师和文艺泰斗,为什么总是拿不了诺贝尔奖,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在国际上总是大不起来。类似的“为什么”太多了,故而我们一天也不能离开“猫论”。“庆父”不死,“猫论”永生。

猜你喜欢
白猫黑猫老爹
女巫和白猫
黑猫钓鱼 边庆祝
小白猫伴虎
借 鱼
“老爹风”来了
脑筋急转弯
黑熊白猫
老爹
我还想多死几次
蝴蝶姑娘和养蝶老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