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复习课的语文味

2009-05-27 03:04
江苏教育 2009年9期
关键词:复习方法评价能力

郑 春

语文总复习不仅能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巩固和掌握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可当前一些教师把语文复习课技术化、模式化、机械化,语文味太淡,弱化了语文性,本应富有情趣的语文复习变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词。如何让语文复习课富有语文味?笔者作了如下思考:

一、目标设定是否指向语文

1巩固基础知识。复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巩固单方面的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将杂乱无序的知识归类、整理、综合,串成线,连成面,形成网络状体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清楚地看到知识的来龙去脉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模块。优化认知结构。如。总复习一方面可以以六年级下册课文为依托,按体裁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诗歌等方面归类,从中发现同类课文的相似之处和不同特点。并抓住这些生长点。引领学生统揽高年级的所有课文,使阅读训练丰富些、厚重些;另一方面可以将课后习题和单元练习中出现的题型按拼音、字、词、句、阅读、习作等方面汇总分类,整合相关知识,使学生全面、立体地把握小学阶段的基础知识。

2发展基本能力。复习不仅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更要注重基本能力的训练。推进学生各项语文能力的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水平。如在阅读复习中,要注意发展学生概括内容、认清叙述顺序、体会思想感情、欣赏语言表达等能力。而要培养概括内容的能力,又必须提高学生寻找在自然段以及全文中起总领、总结、过渡等关键作用的语句的能力。有了这样的目标意识。阅读复习中才会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3提高语文素养。复习是一种温故而知新的语文实践活动,它引领学生站在更高的层面,以更开阔的视野对语文进行再认识,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可以激励学生分类整理自己的“采蜜集”(语汇积累本),按类别以几期手抄报的形式在全班交流,看谁的手抄报最受欢迎。要求每期突出一个主题,起一个体现主题的报名。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自主梳理知识,还能帮助学生丰富积累,习得方法,锻炼能力,让学生在展示交流中,互相帮助,增进友情,提升素养。

二、内容选择是否紧扣语文

1融通教材内容。对高年级教材。教师要了如指掌,整体把握,并注意基础知识、阅读、习作等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如《天游峰的扫路人》和《理想的风筝》都围绕主要人物作了生动描述,但通过比较发现。前文只写一件事,辅以侧面衬托,主要以对话刻画人物;而后文写了几件事,着力直接描写,主要以动作刻画人物。这样将写人的课文放在一起复习,既能融通教材的内在联系,又有助于将文本的写作特点转化为学生的习作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链接课外佳作。复习不仅要融通课本,让学生体会知识之间以及能力之间的联系性,还应根据课标要求,列出应强化的训练点,然后以课文为依托,展开辐射式链接,通过迁移活用。以点带面地使相关内容整合起来,让学生感悟知识之间以及能力之间的多变性、包容性。如要提高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的能力,复习时在教材中寻找恰当的例子进行专项训练后,还应从课外选择恰当的例文进行迁移性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采撷生活浪花。生活是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的大课堂。设计复习习题时应涉及学生关心的、喜闻乐见的人和事,以激发学生到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情趣。如在复习口语交际“学会采访”时,在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励学生:“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三鹿奶粉事件、国际金融风暴、汶川地震……这些事件牵动着你我,请以小记者的身份,选择一个话题展开采访。”这样,引导学生运用语文认识现实生活,使语文学习回归生活的海洋。

三、学法引导是否适用语文

1明确板块要点。语文世界丰富多彩,死记硬背、盲目训练是复习的大忌。分类分块复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梳理出各板块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要点,并以此解决类似的问题。如,分类复习汉字知识与识字写字时,可点明以下要点:汉字起源于象形。多为形声字:汉字已演变为表意文字;形近字是汉字字形特点;多义字是汉字字义特点;查字典是基本的识字方法;汉字有6种笔顺规则,等等。

2掌握复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复习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校正认知偏差。更能帮助学生掌握及时巩固、循环温故、归类梳理、比较分析等复习方法。如,帮助学生以表格的方式,从名称、称呼、正文、署名、日期等方面,对表扬稿、留言条、通知等应用文加以比较,辨别异同,从中让学生体会到用表格横向比较是识别应用文格式的较好方法,进而引导学生运用相同的方法领悟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文章的一般结构特点,让学生在成功运用中掌握这种方法。

四、教学活动是否服务语文

1师生互动。复习应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为此,教师应力求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状况,留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空。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复习向纵深延伸。其实复习中教师的任务是提出复习的范围和要求,把握复习的方向和进度,引领学生小组讨论或师生交流。如,可以定期开展一次复习重点、难点、疑点的“焦点访谈”,以激发学生的交流兴趣,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寻找最佳的复习方法。引领学生在积极、融洽的互动中习得语文知识和能力。

2分层实施。全班同学不能总复习相同的内容,总完成一样的作业,应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实际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倡导学生结伴复习,同时注意根据基础、能力、性格、习惯、兴趣等差异。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习题,让每位学生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能做的。促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所获。如,可根据语文水平把学生分成2至3组,分组设计复习题;也可根据学生差异,设计适量的适合不同学生需要的多层次复习题,供学生自主选做。

3评价激励。复习评价可分为操作性评价、情感性评价和达标性评价。操作性评价包括学生自主复习的方法、思路、习惯等。情感性评价包括学生复习的态度、兴趣、意志、品质等。达标性评价是针对学生某个单元、某个项目、某个阶段的复习进行的评价。达标性评价以书面测试为主,辅以口试和实践活动。兼顾学生差异,让每位学生在评价中找准位置,获得自信。这3个维度的复习评价能将复习过程与结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自信心,实现语文复习效益化。

总之,语文总复习不应急功近利,把语文复习课上成单纯的训练课,而应着力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着眼于学生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让学生在训练中感悟,在感悟中习得。在习得中运用,在适度的语言实践中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享受浓浓的语文味。

猜你喜欢
复习方法评价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小议高三英语备考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善变巧解 触类旁通
复习方法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