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文学 不老的经典

2009-05-28 07:48
新校园·上旬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陈情表文学作品文学

马 丽

一部或一篇文学作品,若堪称经典,当是影响当世而又超越时空、影响后世的。正因为其濡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引导学生去挖掘哪些价值呢?

一、知识价值

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取许多经典文学作品,比如《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祝福》、《荷花淀》、《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六国论》、《阿房宫赋》、《长亭送别》、《雷雨》等,从中学生可以学到典型的、规范的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语言基础知识,还有有关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文体知识。新课标下,这些经典课文仍被收录到必修教材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帮助学生构建扎实的语言体系,形成良好的学科思维能力,为学生终身阅读做好铺垫,打好基础,使其受益一生。

二、情感价值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需要抒发,需要宣泄,于是很多人拿起了笔,文学创作成为了人类表情达意的一个重要途径。经典文学作品中都蕴涵一个“情”字,亲情、友情、爱情、忠情、陌生人之间的温情等,因为无“情”就不能动人。大浪淘沙,能流传后世的经典所表达的情感定是至纯至净,能引发读者情感共鸣的。

例如,《陈情表》一文是李密为了达到“辞不就职”的目的写给晋武帝的,其中就采用了动之以情的方法。开篇便渲染生平磨难、表达至孝之情,写得推心置腹,情真意切。文章写到这份儿上,要是再不恩准,似乎就真是皇帝的不对了,太不尽人情了。有人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学生学习《陈情表》,必为其孝情感染,从而加深了对亲情的理解,净化了心灵。经典文学作品的情感价值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了。

三、审美价值

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能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和艺术之美,产生情感体验和精神愉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

《腾王阁序》描绘了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这一句表现山光水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从动态的、色彩的角度写出了新奇的景致。这一句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也广为后人吟咏品味:绿水长天,彩霞孤鹜,在水天相接的宏阔背景下,色彩绚丽,交相辉映。文章本身语言美、景色美、意境美,再辅之以朗诵,学生的心灵在联想和想象中很容易进入审美的空间,感受到滕王阁景色的壮美秀丽,欣赏到大自然不可多得的美丽,进而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四、思想价值

中国文学有文以载道的传统,经典文学作品中往往蕴涵深厚的传统道德观念。比如《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正因为思想纯正,才起到教化人心、淳化民风的作用。文学经典流传至今,引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价值思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时代特点和自身经验,取其精华,会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例如,《劝学》阐发了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的方法、态度,时至今日,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可以将两千多年前荀子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观点与现代倡导的“终身学习”的思想进行比较。虽然是学习古文,学生也大可从中领悟到当今社会读书学习的真谛。

五、文化价值

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经典文学作品的创作更会或多或少地留下当时社会的影子、风俗的痕迹、心理的烙印等,从而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作。

《红楼梦》一书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其中就涉及清朝晚期的政治体制、哲学艺术、农业医药、饮食服饰等等。《林黛玉进贾府》一节中,贾母问黛玉读什么书时,黛玉回答:“念了《四书》。”当宝玉问她念什么书时,她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开始说读过书,后来改嘴说没读过,就是因为她听贾母说:“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在贾母看来,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孩子又不走仕途经济之路,读书多了有何用?封建社会中的男权文化可见一斑。可引导学生与当今时代的女权文化进行对比,从而感受时代的进步,增强时代信心,并用“拿来”的方法辩证地接受古代优秀文化。文学是学生了解中国自身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学生也只有在了解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前提下,才会产生强烈的民族感情,我们的民族也才会进步。

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同时具备知识、思想、情感、文化、审美等诸多价值,或者各有侧重。在引导学生去挖掘时,切忌面面俱到,教师要多设置引导性的问题,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品读、自主探究的空间,使学生将汲取到的经典文学作品的营养逐渐内化为求知的动力、生活的乐趣和崇高的人文情怀。

注重挖掘高中语文教材中经典文学作品的价值,无疑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捷径。文学古老,而经典不老,让我们的学生在文学经典中尽情徜徉吧![e]

(山东省齐河县第一中学 251100)

猜你喜欢
陈情表文学作品文学
一表陈情动君心,两难抉择牵古今
——《陈情表》教学设计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双赢的智慧——《陈情表》个性解读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陈情表》新读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论《陈情表》的“反复”
我与文学三十年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