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缺失及应对

2009-05-28 07:48唐崇高
新校园·上旬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中学生课外阅读读书

唐崇高

阅读对于人生乃至国家、民族和人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人类的智慧、思想无法从父母那里通过遗传而获得,也无法通过现代医学从哪里复制、移植而获得,一个国家的民族素质、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得到提升,个人气质、品位更是源自于阅读,“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够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的成果,更快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扩展知识、充实精神生活、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更好地达到语文教育目标。教育部明确指定了中学生课外文学阅读的必读名著和中学古诗词背诵篇目,具体规定了初、高中学生的阅读总量并增加了阅读推荐篇目。可见课外阅读如此重要。那么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如何呢?他们在读些什么书呢?造成中学生课外阅读缺失的原因是什么?语文教师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呢?

一、中学生的阅读现状

有调查数字显示:中国人年均读书只有5册。作为中国读书群体中中坚力量的初中生年均读书数量又是多少呢?2006年底广州市团校青少年研究所公布的“广州市中学生阅读习惯”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中学生每年阅读课外书不超过5本。2007年9月笔者接手初二(4)班语文的教学任务,开学后的第一次作文,笔者布置了一个《暑假趣事》的命题作文。结果作文中趣事多为过生日、下河游泳、钓龙虾、看电视,甚至是打扑克、偷梨子等,没有一个同学把读书当成乐趣。笔者随后做了一个课外阅读的调查,结果全班45名同学,自己购买课外阅读书籍的只有5人,占11%,跟别人借课外书籍读的只有10人,占22%,没读过课外书籍的25人,占55%。这样的阅读现状确实令人担忧。

二、中学生不爱阅读的原因

1.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扼杀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不少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考出高分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根据考试的需要只着眼于那百来篇课文,或者把教科书放到一边,自选几十篇考试型的文章,分析重要词语的表达作用,分析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分析段落结构的巧妙,概括中心思想,总结语言风格、艺术特色,然后设计无数道奇思妙想的习题、规定好解体的思路和标准答案,进行急功近利式的训练。把一篇篇活生生的文章,变成骨骼是骨骼,经络是经络、血肉归血肉的标本,不用三年,一年下来,学生看见语文就头痛,看见阅读理解就害怕,还有谁愿意去阅读那些更耐人寻味的典籍?

2.快餐文化的优势削弱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改善,录音、录像、广播、电视、因特网进入寻常百姓生活,这些“快餐文化”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视听,带给人们强烈的感官刺激,相比之下,“白纸黑字”的文本则显得枯燥乏味,就连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们都乐于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快餐文化”削弱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造成学生的想象能力严重退化。

3.过重的课业负担掠夺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

光能考上高中不行,还得考上重点高中才能享受优质教育。光考上大学不行,还得考上名牌大学才能好找工作。一个初二的学生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几门主科,还要对付地理、生物会考,每一门随教材都配有一到二本配套教辅练习,还有的教师还嫌不够,还规定学生必须再备一本。一门主科的作业,每晚不少于半小时,四门就不会少于2小时,有些学校要求学生全部住校或者上晚自习,实行的是“作业考试化”,哪个学生敢不做、少做?哪里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个别真的爱好课外阅读的同学,偷偷摸摸看一看,被教师发现了,教师训斥说:现在还有时间看这些课外书?学习要讲究科学的方法,要讲究效率。

三、语文教师的对策

1.从课堂入手,教会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出现大部分学生不愿进行课外阅读的情况,除了环境、时间等因素外,很大程度上还是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感到课外阅读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因此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中学生首先要学会泛读,对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要求学生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在课前安排一分钟演讲,抽一两名学生用一句话介绍当天报纸上刊登的最有价值的消息。其次教会学生速读,要求注意集中、不指读、不动唇、不出声,力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采用3分钟复述文章重要内容的办法进行训练,效果较好。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精读,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学会圈点勾画,随时作批注,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可做摘抄、可编提纲、可写体会。初二年级结合教材要求,规定学生必须读完《水浒传》。

2.开展多彩活动,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阅读才会变成他们的自觉要求,只有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才能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笔者每接手一个新班级,都在课前开设一个课前演讲,最初要求学读报纸,特别是《扬子晚报》、《现代快报》进入了寻常百姓的家庭生活,就从读报开始,要求学生用一句话介绍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消息。一段时间以后,结合布置的任务(如初二学生读的《水浒传》),让学生讲故事,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讲“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讲“三打祝家庄”、“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再后让学生精读,品味《水浒传》中人物的性格,能说出宋江的多谋善断,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鲁智深的正直无畏、见义勇为的豪侠;林冲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断,凶狠泼辣;李逵的淳朴、粗鲁,具有反抗性和同情心。最后让学生欣赏文章中的重要诗词,这些诗词中也是历年中考命题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对初二的学生,让学生编制手抄报,更是一种拓展学生阅读范围,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好方法,每月每人出一张8开的手抄报,直接张贴在教室的四周,每次进行简单的评比,不少同学乐此不疲。笔者还结合班级实际,在教室的后面放置了一张书橱,命名为“班级图书角”。笔者自己捐赠图书近百册,鼓励学生借用家中的藏书,暂放在教室角的橱架上,“资源共享”。设立专门的班级图书管理员,图书贴标签,编号码,登记造册,专人负责图书借阅等。班级举办了图书捐赠仪式活动,票选“热心读者”活动,推荐一部好书有奖活动,“班级读书节”活动等。系列读书活动,改变了学生不爱读书、不会读书的现象,促进了班级课外阅读文化的形成。

3.佳作打印集结,以读促写,以写带读

将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每一次的作文,都有写得好的同学,如果语文教师能将好的习作选择一两篇打印出来,发给全班的同学,那将带给作者很大的荣耀。一学期下来,笔者总喜欢将优秀习作统一打印,装订成册,在期末的家长会上发给所有家长,每次总是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笔者还乐于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读写大赛、征文竞赛,凡是参加的竞赛从没有空手而回的情况,这样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能较好地改变学生不爱读书的现状。最能带给学生喜悦的,莫过于学生的习作在报刊上发表了,即使没有稿费,学生也会引以为荣,他们常常将登有自己作文的刊物,作为珍贵的礼物赠给教师、亲戚、朋友,很有可能从此就踏上了自觉阅读之路,使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e]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第五中学 223200)

猜你喜欢
中学生课外阅读读书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