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逆向思维在作文教学中的培养

2009-05-28 07:48刘中慧杨国强
新校园·上旬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教徒神父逆向

刘中慧 杨国强

学生的作文常常是千人一面,没有新意。怎样才能打破当前作文教学的这种现象?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即反向思维、求异思维,也就是与人们惯常的思维方式相反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逆向思维的反复训练,可以大大提高作文教学的灵活性,有效地培养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创新能力。笔者希望通过逆向思维的培养打破教条、刻板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多一点智慧,多一点灵气。那么,逆向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从日常生活入手

我们是中国人,说的是中国话,写的是中国文,也就是时时、事事有语文,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便利条件开展逆向思维训练。一次,在公共汽车上,发生了这样一幕:公共汽车在行驶中突然发生爆胎,汽车无法行驶,一位小朋友就问妈妈,汽车爆胎是怎么回事呢?妈妈说是因为天气太热,汽车充气太足而造成的。那位小朋友就反问妈妈,如果天气冷了还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吗?不管那位妈妈回答的对与错,笔者从小朋友的提问中受到了很大启发,原来时时处处都有逆向思维的好教材。

于是笔者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论做什么事、观察到什么现象,都朝相反的方向想一想,思维的空间宽阔了,就会有许多有益的、有趣的发现。有的同学告诉笔者:李老师,我根据你的要求朝相反的方向想了这样一个问题,觉得很有意思。妈妈天天催我上学,要求我不能迟到,要好好学习,我很不耐烦。那一次我就静下心来想如果妈妈不让我上学,什么也不让我学习,那我不就会成为童话中那个在塔中呆了很多年后,连话也不会说了的白痴吗?所以我的心情就好起来了,再也不烦妈妈的唠叨了。可以说,运用逆向思维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例子不胜枚举。

二、从课本教学入手

语文课本是进行教学的最重要的材料,课本本身就是思维的载体,所以它应该成为逆向思维训练的样本。

譬如,学习《陋室铭》一文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弄清题目的含义:为简陋的居室写的铭文。然后提问:你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要突出陋室的什么特点?同学们自然根据以往的经验,认为应突出陋室的“简陋”。等同学们理解了课文的大意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突出的偏偏是“陋室不陋”,跟自己所想的正好相反。这时笔者告诉同学们这叫反向立意,运用的思维方法是逆向思维。因此这篇文章让人感到耳目一新,这也是刘禹锡这篇短文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一个原因。

三、从克服思维定势入手

有这样一个故事,笔者觉得很有意思。有个教徒在祈祷时来了烟病,他问在场的神父:“祈祷时可不可以抽烟?”神父回答:“不行。”另一个教徒也想抽烟,但他这样问神父:“在抽烟的时候可不可以祈祷?”神父回答:“当然可以。”同样是抽烟和祈祷,祈祷时要求抽烟,那似乎意味着对耶稣的不敬,而抽烟时要求祈祷,则可以表示在闲暇时也想着神的恩典,神父当然也就没有反对的理由了。笔者把故事的前半部分讲给同学们听,然后问道,另一个教徒也想抽烟,同样的情况,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答案,谁能猜出另一个教徒是怎样向神父提出请求的?同学们议论纷纷,不仅生动地叙述了故事的后半部分,而且运用反向思维猜到了“另一个教徒”请求的话语。

笔者还启发学生对已成定论的格言和成语等生疑质疑。名人名言,警句成语,往往有一定的哲理性和警策性,旷日持久,人们习以为常,容易产生一种就是如此的固定看法。其实,不少名言警句所说的只是事物属性的一个方面,或者是就某一个角度而言的。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从反面去想一想。

通过做这样的思维体操,希望学生克服思维定势,从事物反面发现许多潜藏着的奥秘。写作也是这样,要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可以从事物的反面进行立意。

四、从巧妙构思入手

写作文,讲究立意的新颖,构思新奇。那么怎样达到这样的写作目的呢?笔者注重在写作练习中指导学生做逆向思维训练。如写落花,有人写“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如果据此构思立意写文章,总也摆脱不了悲凉、凄惨的情调。而如果借鉴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立意歌颂落花,就能写出新颖的文章。

教学中,笔者还让学生对已成定论的问题、事物发表截然相反的看法,引导学生引用古人的“翻案法”,促使学生反向思考。如写关于“知足常乐”的作文,笔者则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所有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有没有相反的情况?学生们展开讨论。有学生举例子说,自己的一个好朋友过去在学习上遥遥领先,于是他便开始洋洋得意,不思进取,因而成绩不断下滑。有学生还想到了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次大家写出的作文就有了这样的立意:学习知识应不感到满足,因为学无止境。无论学到多么丰富的知识,那都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九牛一毛。还有的同学写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就会逐渐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有目的地加以训练,合理运用,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写出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立意新颖的好文章。[e]

(山东省齐河县开发区焦斌中学251100)

猜你喜欢
教徒神父逆向
祈 祷
逆向而行
摔跟头
骇图
祈祷
忏悔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
神父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