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小学生计算能力弱化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2009-05-28 07:48
新校园·上旬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口算新教材计算能力

张 霞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及继续学习潜力。然而,近几年来笔者发现学生计算能力正呈现弱化趋势,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的速度都不如从前。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笔者最近听了一节《6、5、4、3、2加几》的教学课,试以此课为例,对计算教学低效、学生计算能力弱化做一些粗浅的探析。

一、教学片断分析

教学片断1:情境导入

上课开始,教师在绘声绘色地描述中创设情境:一天早晨,天气晴朗,小白兔蹦蹦跳跳地来到草地上,一看,真是高兴!小白兔为什么高兴?它看到了什么?

(教师贴出场景图。学生回答:蘑菇、树林、房子……)

师:有几种颜色的蘑菇?数一数,各有多少个?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场景图中已有问题出示: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分析: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由三段教学构成:9加几,8、7加几和6、5、4、3、2加几,三段教学中的三个例题都采用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中引出计算问题。意在:①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计算结合,使计算成为解决问题的需要;②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但从此教学片断中能看到是:学生对慢节奏情境导入、低思考价值的提问已经不再感兴趣,一些无效的信息阻碍着正常教学。

教学片断2:小组合作

师:谁能列式求出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生:6+5=11。

师:哦,你们已经算出来了。怎么算到11的?

(学习小组讨论。)

分析:小组合作作为一种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有效手段很快被广大师生接受和运用。不过,有时教师只是用了其“形”:热热闹闹的表面,探讨着一个早已熟练掌握的算法,消耗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反而会阻碍学生“紧张有效地思考”。

教学片断3:算法多样

师:4+9,可以怎么算?

生1:把4凑成10,把9分成6和3,4和6凑成10,10+3=13。(师评价:好,一起说一遍。)

生2:想9+4=13。(师评价:你是联系前面的知识想到的。)

生3:把9凑成10,把4分成1和3,9和1凑成10,10+3=13。(师评价:好,一起说一遍。)

师:还有其他算法吗?

分析:新课程提倡算法多样化。其目的在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生成新的学习资源。也就是要求教师适时地区别对待众多的算法,及时地引导利用,找到新知的生长点。本教学片断中,教师停留在对多种算法的引出上,学生仍旧守着各自原先的算法做题。算法多样的肤浅化使得学生对算理理解不透彻,算法应用不明朗。

二、思考应对策略

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差异的学生,要努力通过教学和训练及时地缩短学生在本学习段的差异,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保证后继的教学能顺利地开展。

1.导入多变,实效为先

与传统的数学课堂强调课前5分钟的口算训练相比,新课程的计算教学都采用从现实情境导入,意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现计算的作用”。无论是哪种导入方式,它的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为教学服务。本课例中,“凑十法”已为大部分学生所熟练掌握,情境图在激趣、新知迁移方面的作用都被弱化,所以可以直接出示一些9、8、7加几的口算练习,检查学生口算的熟练程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在一些非数学内容的生活信息上兜圈子,把课堂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训练的密度。

2.理性合作,务求落实

合作是因为需要,合作是因为有效,有差异的学生之间需要实现“优势互补”。计算教学中的合作可以用在:学生算理不明需要探讨时、学生个体学习情况需要及时反馈时、学生训练的参与度需要提高时……总之,有需要时才用,用了就要有实效。

3.多样练习,及时优化

(1)阶段练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对于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来说是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他们不能继续依靠自己的手指等实物计算,而必须通过抽象的算理的理解和运用来完成自己的计算。所以,此类计算教学后,及时地训练巩固非常必要。

(2)针对练习。在平时的训练和作业中,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易混淆的口算题,有针对性地重点训练。

(3)对比练习。当学生已较好地掌握本阶段的口算题后,可以把难记、易混淆的题加以整理,让学生对比训练,从中寻找到规律,增强记忆,提高计算的技能。

当然,影响学生计算能力形成的因素非此一堂课所能体现尽的,还有比如新教材小单元的编排体系,不利于学生有效地消化吸收;新教材计算的例题知识包容性强、练习题中难度递进大;新教材中的计算教学的课时、练习的题量都有所减少;课改后教师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的关注度有所下降等。不过一线教师力所能及的是:抓实课堂教学、落实日常训练,以口算为抓手,持之以恒地关注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相信定会有成效。[e]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学研究室 226000)

猜你喜欢
口算新教材计算能力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