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恨绵绵无绝期

2009-05-29 09:04贾冬萍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3期
关键词:长生殿长恨歌异同

贾冬萍

【摘要】从唐诗《长恨歌》到元杂剧《梧桐雨》,再到传奇戏《长生殿》,都是通过李杨情缘来表达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悲哀,都是爱情悲剧。

【关键词】《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异同

【Abstract】From the poem changhenge to the miscellaneous play wutongyu ,then to the legenddrama changshengdian .it all shows living anxiety and dead woe through the leeyang love affairs.it's all the love tragedy.

【Key words】Changhenge;Wutongyu;Changshengdian;Difference and sameness

从唐诗《长恨歌》到元杂剧《梧桐雨》,再到传奇戏《长生殿》,都是通过李杨情缘来表达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悲哀,都是爱情悲剧。在历史上,关于李杨二人题材的文章很多,为什么这三部作品非常出名呢?本文通过对这三部作品的比较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都赞颂了爱情这一主题,都是悲剧。本文将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分述。

首先,《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这三部作品的基本材料相同。都写的是天宝遗事,李杨爱情故事。而且都把李杨爱情故事与安史之乱联系起来。《长恨歌》是根据历史事实、民间传说,并通过艺术想象和虚构创造的。全诗八百四十字,涉及时间跨度近二十年,空间跨度则由长安到蜀中,由人间到仙境。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梧桐雨》取材于白居易的叙事长诗《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写唐明皇宠爱杨贵妃,长生殿七夕盟誓,沉香亭舞霓裳,歌舞欢乐,不料安禄山等叛乱,明皇仓皇出走,行至马嵬坡,将士迫明皇缢死贵妃。贵妃死后,明皇思念成梦,醒来正听见雨打梧桐,更添愁闷。而《长生殿》,汲取了一系列有关李杨爱情故事的材料,从唐明皇面对开元升平气象产生了骄奢心,他陶醉于太平,忘记了危险,以声色为务,杨玉环进宫,明皇对其超常喜爱。并爱屋及乌,亲信,重用宵小,使杨国忠擅权于内,安禄山谋逆于外。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杨妃缢死,明皇仓皇逃入蜀中。明皇回京后,更加思念杨妃,最后设想出两人在月宫团圆的结局。由此可见,三部作品都基于历史事实,把安史之乱与李杨爱情故事联系起来,融入文学作品。我们知道真正的文学作品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而这三部作品之所以会选取相同的基本历史材料——天宝遗事与安史之乱。也正是源于此。这也是这三部作品的共同性所在。反过来说,如果这三部作品不是基于这基本的历史材料就不会达到文学的真实性效果,人们也就不会为之传唱。

其次,《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这三部作品所反映的基本主旨相同,都是歌颂李杨爱情的,都是爱情悲剧。而且彼此有继承有发展。白居易的《长恨歌》首先吧有关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传说和安史之乱联系起来描写,并以极大的同情歌颂他们的爱情悲剧。白居易在诗的后半部写唐玄宗见月伤心,闻铃肠断。对花垂泪,灯尽不眠,极力状写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恋追慕之情,表现出对他们的同情和哀怜。还通过“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等诗句,暗衬唐玄宗名为太上皇,实类宫中囚,年过古稀的他晚景凄凉、精神空虚,只能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消磨光阴,了其残生,从而显示出他的无限哀思,加深了诗的悲剧气氛。白朴的《梧桐雨》在完成爱情主题的同时,更有意通过他们的宫廷生活写出一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注意,这里说的是“在完成爱情主题的同时”,即白朴也继承了《长恨歌》反映爱情主题的这一主旨。全剧从边关败将安禄山失机当斩,解送京师写起,后写安禄山得明皇宠爱,并赐予贵妃为义子,两人私通。安禄山为报与杨国忠不睦之仇,在任渔阳节度使期间操练军马,想以讨贼为名,出兵长安,“抢了贵妃,夺了唐朝天下”后来果然叛乱,起兵直逼长安,明皇仓皇西逃四川。至马嵬驿,大军不前,兵谏诛杀杨氏兄妹,明皇无奈,赐贵妃自缢。后叛乱平息,明皇重返长安,在西宫悬贵妃像,朝夕思念。一夕,梦中相逢,却为雨打梧桐声惊醒。追忆旧情,惆怅万分。全剧以李杨爱情为主线反映了安史之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和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剧中虽然写了安史之乱,但除楔子外,一至四折,始终重点写李杨之间相亲相爱,情深意笃的欢娱场面。如第一折写他们在七夕乞巧于长生殿,并海誓山盟:“在天呵做鸳鸯常比并,在地呵做连理枝生。月澄澄银汉无声,说尽千秋万古情。”这显然是《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诗句中美好意境的别种描绘和表现,体现出作者对李杨爱情的肯定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再如第三折中写杨国忠已诛,军士还要杀杨妃时,明皇说:“高力士道与陈玄礼休没高下,岂可教妃子受刑罚!他见请受着皇后中宫,兼踏着寡人御榻,他又无罪过颇贤达。须不似周褒姒举火取笑,纣妲己敲胫觑人。早间把他个哥哥坏了,总便有万千不是,看寡人也合绕过他,一地胡拿”从命令到乞求,言辞渐渐由强硬变为绵软,形象地刻画了他那孤家寡人,无可奈何的心态,同时表达出作者对人间真情的珍惜和对美的追求。杨妃死后,明皇发出了催人泪下的哀伤心声。由此可见《梧桐雨》中弥漫着一种悲怆苍凉的情感氛围。可见其受《长恨歌》影响之深。旨在突出爱情悲剧这一主旨。《长生殿》更是继承了他们的成就而有所发展,热烈地歌颂了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并联系他们的爱情生活,反应了封建社会复杂的矛盾斗争,成为这类题材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戏剧作品。《长生殿》通过定情、埋玉、团圆三个阶段,写出了李杨二人在情感旅途上经受的种种痛苦和考验,以及他们在心灵上相亲相爱、永不分离的至情境界,同时也描写了他们为情爱所付出的惨重代价。安史之乱的发生和杨玉环的马嵬死难,标志着他们作为帝妃的那样一种既特殊又尴尬的爱情被划上了一个句号。作为人间普遍意义上的爱情则在不受时空限制的浪漫环境中拉开了序幕,从埋玉至团圆,李杨爱情才进入高潮。他们摆脱了宫廷深院高墙的限制,撕掉了帝王贵妃的封签,走出了人鬼生死的羁绊,刻骨相思,终生不渝,将爱情发展到了人间理想的最高层次。正如洪昇在剧本开头所说的“古今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北,两心那沦生和死。笑人间儿女怅缘悭,无情耳。感金石,回天地,昭日月,垂青史。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先圣不曾删《郑》《卫》,吾侪取义翻宫徵。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由此可见,作者大胆而真诚的呼唤人家纯洁情感的回归,赞扬情的巨大力量。

最后,都运用了“粉饰”的手法。历史文学创造是艺术创造,评论历史文学作品,应该考察它的基本历史态度,应该承认他的审美属性。我们要求于历史文学的,最要紧的是题旨的正当性,在作品给予的范围内,所赞颂的应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是美和善;所诅咒的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势力,是丑和恶。历史题材作家如何对待自己所写的人物?对于历史人物的生平所言与所为、美德和劣迹,是不是都必须据史实录,增之一分为“粉饰”,减之一分为“厚诬”?这里我们只说“粉饰”。唐代由盛而衰,转折最先在唐玄宗开元、开宝之间。重要起因之一,是玄宗宠幸杨玉环,把她的母亲、姐姐封为国夫人,叔,表兄弟封为卿,贪赌嗜酒的无赖杨国忠一日飞升而为相。杨家权倾天下,滥施刑罚,贬逐清廉的官吏,酿成安史之乱。白居易的《长恨歌》首先将李杨爱情写得纯美坚贞,凄恻哀婉,这种“粉饰”已达于极致。然后白朴的《梧桐雨》,洪昇的《长生殿》,循此发挥。正如戏曲研究专家徐朔方先生所说“以否东的态度来描写李杨的爱情故事是不可能得到成功的”这也是这三部作品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

运用“粉饰”的手法,以天宝遗事,安史之乱为基础,从而歌颂李杨爱情,以悲剧结束,是《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这三部作品的共同之处。

收稿日期:2008-12-21

猜你喜欢
长生殿长恨歌异同
晚清民国报刊所见《长生殿》文献研究
长恨歌——笔画设计
长恨歌
王安忆《长恨歌》中的个体意识研究
论《长生殿》的现代改编缺位
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业文化建设的校企文化融合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大陆和港澳台初中历史课标在中国文化史方面的异同
简论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思想内容之异同
从《长生殿》看帝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