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理论教学实践化,提高目标教学效益的思考

2009-05-29 09:04魏少平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3期
关键词:理论教学

魏少平

【摘要】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对搞好教学改革和学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理论教学实践化,提高目标教学效益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理论教学;实践化;目标效益

当我们站在21世纪的起跑线上,眺望新世纪美好前景时,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面向未来的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给职业技术教育的就业形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传统教育方法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传统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适应市场需求,以人为本,变不利因素为积极因素,强化理论教学,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有思想有道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1. 深化教学改革应把握的环节 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教材内容相对落后和学生所学的知识面较窄,难以适应社会各行各业的需要;二是一些最新技术的应用使学校实验条件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使学生的实验机会。因此,必须针对这些不利因素对教学的方法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培养出适应于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的目的,教学方法的改进重点应放在强化理论教学实践化。

理论教学改革有两个环节,即教师的环节和学生对知识掌握运用的环节,两个环节如何更好地结合应从以下着手:

1.1 加强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做一名好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学习目的的明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超前的智能,广博的知识,扎实的理论,过硬的技术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实现学校跨跃式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应把强化教师的政治素质、科技素质、专业素质放在首位。教师要身体力行当好学生的表率,要善于针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动力、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具有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紧跟时代步伐,以问题为课题,以课题为引导,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以点带面,以人为本,主动有创造性地研究教学方法,大胆改革创新,达到教与学的协调发展。

1.2 做到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相互统一,因此要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意志培养的关系。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还是他们形成良好品德的基本途径,在校学生均未成年,思想未成熟,没有接触社会,思想单纯,容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失去学习的动力,但他们也有天真活泼的一面,求知欲强,积极向上的一面,在他们即将迈入社会之前,教师不能机械地只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把知识涵养和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中去。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影响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刻苦勤奋,奋发进取的学习态度,教师对待每一位学生要有爱心,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善于从学生的年龄和个别差异出发,以此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让每一位学生有展示自己特长、设计自我表现的机会,善于引起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鼓励学生多对教师提意见,做到虚心接受并努力改进。激发学生大胆创新,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习的乐趣。做到真正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

2. 理论教学实践化,提高目标教学效益的方法与途径 目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动脑,动手,动情,教师启发,诱导,解惑,进而通过整个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做到理论教学实践化,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基础,注重实践,捉提高,采用启发式教学,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理论基础水平较薄弱,面对复杂枯燥的理论推导以及难记的式子,他们往往缺乏学习热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注重实践,把理论的东西抽象出来进行归纳,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通过实践去掌握理论,在实践中巩固提高,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达到较好地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在《通信网基础》《数字通信技术》教学中,其主要目的使学生学习掌握当今通信技术:数字程控交换技术、数据通信、移动通信和宽带交换技术等最新技术,但是在讲解这些最新技术应用时,我们虽然受客观条件等种种原因的限制,但也应尽可能利用专门实验室,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教师应从多渠道入手,利用各种条件将最新的通信设备做成多媒体课件和模拟实验训练教材,让学生能通过模拟训练器在计算机上操作通信设备,测试设备。如在讲到通信质量指标误码率时,可以采用模拟训练系统,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可以看到误码仪外观、使用以及如何测试指标要求等等;在讲到交换技术时可以通过多媒体会议电视系统和光端机的操作,使学生动(动手、动嘴、动脑)起来,尽可能增加实践性环节,把“强技能、重操作、抓双基”放在了突出的位置。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不但可以得到感性认识,通过实际操作后,学生的自信心可大大增加,而且可能缓解因实验条件不足的矛盾,而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自然变得比较融洽。

2.1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优化“教”的结构

2.1.1 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拟订本课的学习目标,并向学生明确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心中有数。注意学习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基础知识、思维水平,有适当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要制定与学习目标有关的技能培养目标以及态度目标。

2.1.2 优化教学内容。要高效益、优质量地完成课时目标,需要对教学内容的导入、讲解、巩固、提高、技能技巧的形成做好不同层次的安排。

(1)首先做到教学内容要有灵活性。根据不同的专业大纲要求,精选内容,有的放矢,在保证各专业共同要求的前提下,要有所侧重,稳中求活,活不超纲,如对《数字通信技术》这一门课来讲,应把现代应用较多的电话网、移动网和数据网等作为重点内容讲解,对电信专业来说,应把通信网的基础知识,如交换技术、原理、应用范围列为重点内容。对微电子专业来说,在全面讲解的基础上,应结合电子技术的发展新技术对通信技术的发展作为重点内容讲解,并且要结合当前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现状,讲一些新的技术:如多媒体技术与最新的ADSL、HFC、个人通信技术、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在课堂上对不同专业的重点内容要讲深讲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对于一般了解内容可一带而过。

(2)导课要体现趣味性。导课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确保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导课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提问导入、直接导入、悬念导入,讨论导入、启示导入、直观导入、归纳导入等等,通过导课把学生引入求知若渴的状态,置学生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为提高目标教学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3)教学方法要多样性。分立元件的性能参数、整体电路工作原理复杂,要求学生记忆的知识量大,易混淆、难记为电子专业课的特殊之处,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如采用直观教学、比喻教学、宏微观结构结合教学、图解教学、现代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采用生动、活泼、富有逻辑性的语言,活跃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有些复杂的原理最好概括为信息流程图来讲解,可以达到强调特点、解决难点、概括要点的功效。

(4)评定要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目标教学效果的评定方法应是多样的,如可做大量的练习题,而练习题的选择要有梯度,内容上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低起点、多台阶,循序渐进的有理解概念的辨析题;有直接利用知识点的填空和选择题;有间接利用知识点的解答题;还有综合利用知识的思考题。通过大量练习,可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技巧。还可培养学生勤思善问的优良品质,在课前、课中可采用提问评定,检查单元内容或当堂吸收率可采用课堂评定检查,另外可采用作业评定检查、实验评定检查,特别是定期进行单元测试检查等。

2.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学”的方法

2.2.1 培养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要因人而异,学习好知识较扎实的学生,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特别关注和感兴趣,注意力集中。学习差的学习,力所能及的问题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此外,学生普遍对有新意的问题和教法感兴趣,所以,提问题不必拘于教材,教学方法要随内容而变。

2.2.2 启发思考。思考的过程是形成整体知识结构的过程,只有经过思考才谈得上理解和运用,如在讲移动通信网时先提出几个问题:你使用过的手机都有哪些功能,是什么通信方式,手机用户之间与固定用户之间依靠什么来通信,如果手机受到干扰将会有什么表现,手机能完成哪些业务等。这样环环紧扣的教学,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新知识,比教师简单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

2.2.3 引导联想。我们在讲一个问题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联想不受时空限制,没有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如在讲两交换机存在多条路由时,我们应遵循的原则犹如铁路交通路由的选择,电话用户的联接采用形式如同树形结构,有趣的联想能活跃气氛,引人注意,令学生留下难忘的记忆。

2.2.4 鼓励质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质疑中坚持态度上的热情耐心,根据学生求知心理特点,在学生无疑问时诱导他们提问,形式上不拘一格,这样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通过质疑,可准确了解各类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沟通师生感情,缩短掌握知识的过程。

2.2.5 总结归纳。每学完一个章节的内容,要让学生总结知识要点,及时把所学内容纳入知识体系,如学完通信网的功能与结构、网络体系和交换技术后,要求学生总结归纳重点和难点,通过总结,可收到立体交叉记忆的效果。

3. 严格考评奖惩制度,调动全体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在教学中采用激励的方法,建立有效的教学竞争机制,建章立制,使教学竞争建立在有章可循的基础上,制定竞争评比制度,制定一套量化达标和评比标准,彻底改变教好教坏一个样的状况。

首先,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并定期进行检查,作为省重点职业学校,严格的考评机制对于学校的声誉,正规化与跨跃式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考评的方法上,可采用分散和集中、单项和多项相结合,在考评内容上突出教学重点,在考评标准上,要从难从严,确保考评成绩真实可靠。

其次,要细化考评内容,结合各种专业的教学实际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开展教学研讨会,学术会。对教学效果及时反馈,作为细化考评的内容。

再次,要把考评与日常检查统一起来,做到及时检查督促到位,真正做到以考促教。

收稿日期:2009-02-27

猜你喜欢
理论教学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与研究
和谐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谈外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断、异常与事件”教学实践及启示
“染整助剂”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方法研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式浅议
电气设备控制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
关于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见解
生物工程专业《发酵工程》理论教学改革与实践
普通高校太极柔力球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