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2009-05-29 09:04邓桂芳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3期
关键词:渗透德育体育

邓桂芳

【摘要】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切不可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收到卓有成效的理想效果。

【关键词】德育;体育;教学;渗透

Talk about moral education penetration in teaching in sports

Deng Gui-fang

【Abstract】Moral education should never reach the goal in one step within short time,only when effort ,ability persevering receive highly effective ideal effect in penetration in sports teaching.

【Key words】Moral education;Sports;Teaching;Permeate

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是当前体育教学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谈几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1. 体育教材内容的体现 教材的理论部分是一些体育基础知识,体现了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热爱祖国等品质,是提高体育文化修养和终生从事体育锻炼所必须。实践部分如下表:

由此看出,要做到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思想品德内容要纳入教案的设计,并把思想教育贯穿于体育课始终,同时,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实践体育的补充。

2. 渗透德育的途径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们可看出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性、完整性、及时性、多样性、长期性等五大特点。体育课是以学生直接参与实践活动为主体的,体育课的每一部分、每一个环节都有条件和机会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把德育贯穿于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在活跃的运动中,其思想觉悟、优点、弱点都会在言行上表露出来,教师可及时捕捉教育时机,进行表扬或指出不足,对“差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渗透德育应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既要有精神上的,又要有心理上的。要全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达到即可体育,又可育心的目的。要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规范,思想教育必须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必须注意通过各种教育手段,长期不懈地渗透德育教育,切不可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收到卓有成效的理想效果。

3. 德育渗透的几种方法

3.1 目的明确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对目的和意义做出简明扼要的阐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或在思想上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为顺利实施教学做好铺垫。这种方法需要教师用坚定、充满期望和热情的话语进行表达,以使学生备受感染。

3.2 表扬激励法。对学生所表现出的良好思想行为及时做出充分的肯定,对以往表现差的学生要善于创造环境和机会,使他们有“闪光点”,并实事求是的给予表扬,做到一视同仁。

3.3 感染熏陶法。德育教育中感染熏陶的艺术能使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受到教育。要充分发挥此法在思品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创造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从点滴入手,做耐心细致的工作。

3.4 区别对待法。按照学生的能力好水平状况进行分组,安排不同难度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自我的进步和提高,从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3.5 效果奖励法。对在练习中完成任务好的学生,教师可安排他们去进行一些他们所喜爱的球类项目练习。这样对其他学生是一种无形的鞭策。在达到增加练习的同时,教师能腾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其他学生进行辅导,让更多的学生迈入到合格的行列中。

3.6 榜样激励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体育课中应充分利用英雄模范人物以及教师所展示出的良好师德和表率作用来熏陶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养成优良的品质好行为习惯,使之更好的完成体育的学习。

3.7 场地设置法。场地的布局和设置的整齐合理有趣,能给学生H以文明、有序的气氛,得到美的陶冶,激发跃跃欲试的情趣。如在教跑、单双脚跳时,利用器械把场地设置成山谷、小河等,让学生时而穿过山谷,时而跃过小河,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氛围内,学生态度积极,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收稿日期:2009-03-03

猜你喜欢
渗透德育体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我们的“体育梦”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