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探究性教学

2009-05-29 09:04冯莉莉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3期
关键词:定向探究性概念

冯莉莉

探究学习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推出后,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探究性教学的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因自身科学素养的限制及对《标准》理解的偏差,对探究学习产生了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许多貌似热闹、自主的探究,实则流于形式。下面我谈谈本人对探究性学习的几点理解,以供各位同行探讨。

1. 选中探究学习的内容 有效的教学要采用多种方式和策略,只用一种探究的方法去教学数学既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因为用探究教学比其他方法更费时间,不能保证学科教学任务完成。同时用一种方法教学,学生容易乏味,教学效果也是低效的,因此不可取。又何况在小学数学的知识领域,有些内容要采取接受式的教学,如最原始的数学概念:自然数、直线、射线、有关计量单位等等,这些知识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需由教师直接告诉相应的概念有些数学技巧的培养,往往要通过练习法,如计算、计量单位间的换算等等。只有法制、性质、定律、公式、规律等部分内容适于探究教学。

2. 学生的探究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究 由于部分教师自身对探究学习理解的偏差,教学中出现了散漫、随意甚至是谬误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需要经历由易到难,由“扶”到“放”的过程,循序渐进。有关学者把探究教学分为两种类型:定向探究和自由探究。定向探究是指学生所进行的各种探究活动上在教师提供大量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它既包括教师提供具体教学事例和程序,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的探究,也包括教师给定要学的概念和原理,由学生具体发现它与具体事例联系得探究。自由探究是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时,极少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而且是自己独立的研究。定向研究是探究的低级阶段,自由探究式是探究的高级阶段,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定向探究是自由探究的基础,自由探究是定向探究的延伸和发展,也是定向探究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在教学中,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一般采用定向研究。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减少教师帮助,减少教师指导的份量,逐步培养学生自由探究的能力。

3. 探究性教学既要重过程又要重结果 由于受到有关著名教育专家片言只语的影响,如杜威“除了探究,知识没有别的意义”及布鲁纳的“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不少教师以为探究学习是“过程教育”而“不太在乎知识”,于是就产生了探究教学是重过程而不重结果的认识,导致将学生的学习引向另一个极端。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指出,作为结果的知识是任何学习的必备条件之一,没有知识做基础或不获得知识的学习是不成立的,即使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也是由于从日常生活中积累了许多朴素的知识,才使得新的学习和探究成为可能。高层次的学习主要是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的学习,其中每一种学习都以前一种学习为基础,而探究学习属于问题解决学习,也就是运用概念和规则解决问题的 学习。当代构建主义的理论表明,思维构建是思维主体通过现有的概念和逻辑把客观世界转化为观念客体的过程,所以说探究学习是既重过程也重结果,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学生的探究技能的发展已掌握基本的概念和原理为基础。

收稿日期:2009-03-04

猜你喜欢
定向探究性概念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定向凝固Ni—Si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
定向凝固Ni—Si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