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备课

2009-05-29 09:04黎建平段小凤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3期
关键词:教法学法新课程

黎建平 段小凤

备课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尤其是课程改革后,新课程标准更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要实现这一目标,备好课很重要。许多老师会说:我们每天都在备课上课,难道还会备不好课?其实不尽然,有的只注重教学实践,没有研究教学理论;有的只研究教材,没有吸纳教材以外的资源;有的只研究教师的教,没有研究学生的学;有的只形成了一种教案,没有预设课的变化而形成多样的预案;有的只备课前案,没有课后的教案调整和教学反思……。课程改革后,新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都作了调整,学生的基础差异又很大,如果教师没有掌握备课的基本要领和方法,就很难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质量也就难以得到保证,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很难得到提高。因此,对于备课,教师还有许多东西要多探究。

1. 备教材与学材 教材是备课的资源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网络、报刊、书籍以及日常生活都是教育教学的源头活水,在备课时,教师要把握好教材的教学标准和三维目标,要善于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要善于将生活素材转化为课堂学材。例如,备“角的度量”一课时,除了顾及静态的教材资源外,还可选取在大量的生活素材作为教学材料,当学生面对“抛物时应成什么角度才抛得最远?”、“椅子应设计多大角度的靠背时,坐得才舒服?”等生活问题时,他们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是积极的情感体验及对数学学习的深层认识。

2. 备学生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学生的心理特征差异很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备课要备到学生的心坎上,备课前,应通过一些手段或途径,了解学生学习新内容前的心理状况,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和教学方式,把握好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等,将学生引进奇妙的数学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益。

3. 备教材与教法 教法与学法密不可分,但教法决不等同学法,更不能完全代替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新课程下的备课不仅要研究教师的教法,更需要研究学生的学法,如在备“年、月、日”一课时,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教师可在学习资源上为学生准备好几年的年历表和与年、月、日相关的背景知识,在学习方式上为学生设计分类统计、小组合作的方法,有了这样的备课,在教学时学生一定能主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学习活动也一定能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4. 备学情预案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开放、互动、生成的课堂,单一教学方案,很可能会让教师处境尴尬,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如遇到这些问题,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学生的思维会在哪些地方卡壳?如果思维卡壳了,教师怎样引领?故教师务必在开放点、互动处多设计几套“学情预案”,力争做到有的放矢。如在“三角形边的关系”的备课时,三角形三条边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可先猜想,然后拿出小棒围一围,想一想,再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对学生探索的各种情况进行预测:可能会把三边的长度进行比较,发现三边相等可以围成三角形;可能会把较短两边的和第三边进行比较;可能会把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进行比较;也可能会把其中两边的差与第三边进行比较……。这样在上课时教师就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思维进行恰如其分地引导,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预设是课堂教学目标所需,生成是课堂教学活动所必然,面对生成,多备一套预案,教学就会多几分有效,课堂就会多几分灵动,教师也会少几分茫然。

5. 备课后反思 一堂最好的课也有不足之处。如果教师教学后不反思,教学质量就难以提高,只有具有反思习惯的教师,才会迅速成长。因此,教师上课以后必须要进行反思;课堂中教师是否教得轻松,学生是否学得愉快?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是否都讨论透了?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率如何?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学生的哪些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哪些表现在教师的预料之外?为什么会这样?学生的练习中,有哪些是属于基础题,有哪些是属于提高题?学生解答得怎样?如果这课再上一次,怎么修改教案能使课上得更精彩?等等。课后反思,最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所以,每节课后,无论顺利与否,都需要及时反思并一一记录在案。

收稿日期:2009-01-08

猜你喜欢
教法学法新课程
能力本位的《网页前端框架》教法改革与探索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法的合理整合
What kind of role should English teachers play in the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
体育学法基本定位及其理论建构的必要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