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经营“面子”将带来的财富

2009-06-04 04:23
管理观察 2009年13期
关键词:社会交往面子企业管理

陈 爽

摘要:“爱面子”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现象,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社会生活。而在人们普遍对面子追求的同时,如果把它当作一种社会资源去用心经营,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本文从社会交往、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三个方面阐述了怎样用心经营“面子”及将带来的财富。

关键词:面子 社会交往 市场营销 企业管理

人们都想有面子,并在社会中不断去追求,这种脸面行为其实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直接相关的,尤其是自尊和尊重等精神层面的需要。同时一个人在社会中追求有脸面,必然要求遵从社会文化与社会的各种行为准则。我们不妨去借助这种文化与准则,并利用面子工具去迎合人们的这种需求,在不同的场合去经营“面子”,会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

一、在社会交往中经营“面子”给你带来人脉财富

中国人的“爱面子”心理,使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总是以对方给不给自己面子和给自己多少面子来判断对方对自己的接纳程度,并对彼此的关系进行认知和评价【1】。既然面子是做给别人看的,我们不妨就利用这种心理,通过经营自己和他人的面子来赢得接纳,顺理成章地获得宝贵的人脉财富。不过关键是要恰当地经营它,对不同的面子需求要用不同的方式去经营。消极面子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有自主的自由,也就是说人们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或自己的行为受到干涉或阻碍;积极面子则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许。【2】

个人必须灵活地针对不同的面子需求,努力去做对方期望他做的事,不去做对方期望他不做的事;必须在做人方面处处小心,尽力保护他人的面子,避免可能的冲突。为了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也要同时努力经营好自己的面子。如顺从他人的行为、不得罪人的行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以及忧虑别人意见的行为,以便获得别人的赞许。形象地说,经营“面子”也就是巧妙地帮助互动中的人们进行脸面的交换,这种交换是互动双方人情关系的一种体现,情面就是人情式的面子,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互惠互利,即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正如朱瑞玲所说,“面子因社会互动而产生,又因拥有种种社会资源进而影响他人,面子成为了可交换的社会资源”,中国人可以通过面子的交换及取予来建立社会关系【3】。

二、在市场营销中经营“面子”给你带来无限商机

在当今的消费社会中,“人们从来不消费物本身——把物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商品不再作为仅有使用价值的单纯产品,而被充当为充满社会意义的身份符号使用。而身份地位就是面子分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向别人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而其他人又可以怎样去辨别社会成员的身份地位呢?在这方面,社会早已达成共识:身份符号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服饰、交通工具,甚至生活用具都能用来表征不同社会成员的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商家要准确抓住人们的这种炫耀性消费心理,一方面要把消费者所追求的面子价值准确地转化为上面所说的具体形式;另一方面要灵活地为消费者创造出新的能体现面子价值其他形式。也就是及时发现并创造消费者需求的“面子”,接下来要想经营好“面子”就要把握好不同消费群体的面子需求倾向,并用恰当的营销方法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比如在广告制作上,广告制作者可以利用人们爱面子的心理进行广告创作。多用“豪华”、“帝王”、“卓越”、“辉煌”等能给足面子的词语……或者对产品赞叹,或者对目标消费者奉承,例如,黄金搭档的“送表妹、送表弟”、蓝罐奇的“送礼体面过人”和脑白金“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等。在广告中创造和满足消费者的面子,进而拉动需求,刺激消费。

三、在企业管理中经营“面子”,赢得和谐高效组织

(1)把握员工情感。

管理者既要经常对员工进行诚恳的赞扬, 对他们的工作和建议予以肯定, 也要对不幸的人表示同情并给予帮助, 使犯错的人有保留“面子”和改正错误的机会。从而使员工积极投入到工作中。

(2)实行生涯管理。

个人价值的实现本身就是一种升华了的自尊, 马斯洛把它视为比自尊更高级的需求。管理者应该从组织目标和员工能力、兴趣出发, 与员工一起进行个人生涯设计,生涯管理能够持久地调动员工积极性, 提高员工的能力, 而且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员工的“面子”,

(3)在不同类型组织中灵活经营“面子”。

在这里简单的把组织划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由“面子规范”联结起来的, 而在正式组织中,“制度规范”发挥着主导作用,“面子规范”则起补充和辅助作用。因此,在管理中, 要借助这一区分准则发挥“面子规范”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中“面子规范”的积极作用, 通过对协作意愿的调节维持正式组织内部的团结、维护个人品格和自尊心等。;另一方面,适度地把“面子规范”运用到“正式组织”的激励、培训等环节中, 激发员工的“面子”和“耻感”, 促使员工实现自我约束; 并通过“面子”的对比和争取, 形成竞争的内在机制, 促进组织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姜彩芬. 面子文化产生根源及社会功能[J]. 广西社会科学,2009第3期:116-120。

【2】姜奕.面子理论与商务英语信函中的委婉表达[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5):75-76。

【3】杨国枢.人的心理[C],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89,194。

猜你喜欢
社会交往面子企业管理
“Face Culture” in China and America
某贪官的面子
网络化时代的技术赋权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三重意蕴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星座社交App的用户需求和偏好研究
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