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师生“partner”关系

2009-06-10 05:30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2期
关键词:环节师生英语教学

沈 化

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教师的素质和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双边活动,尤其是英语教学,更需要一些学科的“特殊素养”。本文围绕“教师素养”探讨一种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攻心战术——师生“partner”关系。partner,同伴的意思。简言之,就是一种和谐、合作的关系。它的理论依据是教师劳动的强烈的示范性。以下是对这种关系的3个环节——建立环节、发展环节、巩固环节的全面论述。

第一环节建立师生“partner”关系

教师要想成为学生的“partner”,首先要让学生从外表接受教师。教师的服装应当体现出其职业性质,而英语教师更应具有特有的仪表风度。调查表明,外表大方、着装得体和谐、潇洒健康、积极向上的教师是最受学生喜爱的。除了和谐的着装外,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建立师生“partner”关系的最关键因素。英语教师的人格魅力反映在得体的举止、自然的情态和温和、文雅、谦逊的言谈中[1]。而最具有“攻心”本领的却是扎实的英语专业基本功。他们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发音和语调,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其次要掌握必要的语法和知识,一定量的词汇和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通晓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经常使用幽默的艺术演绎是很重要的。它不仅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且增添教师的人格魅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能力、智慧品质是影响人的吸引力的重要品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就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传授知识。表1显示能力与吸引力的关系。

表1显示能力高超的人被喜欢的程度不是最高的。这就是某些至善至美又不苟言笑的教师并不能很好地成为学生的“partner”的原因。因为他们缺乏亲和力。教师若能以一种合作者的姿态,真诚地面对朝夕相处的学生,让学生感到亲近、轻松,学生自然就靠近教师,师生“partner”关系的建立也就指日可待。

第二环节发展师生“partner”关系

师生“partner”关系建立起来之后,要发展这种关系,教师需要更多的付出。首先要热爱学生。影响人际吸引的条件中,有一个条件是相互性,是指喜欢导致喜欢。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搭起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如果教师把跟学生交往看作一种幸福和快乐,那么就牢牢地把握师生“partner”关系的这根准绳。其次要尊重学生。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这是人皆有之的正常心理需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学习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表达思想。学校要建立一套奖励学习的制度,使学生再接再厉,不断前进。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的“保健因素、激励因素理论”,教师应以“partner”的身份,让学生经常得到自己进步的“反馈”,以建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在课堂教学和评改作业时,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肯定成绩。课堂上不一定要每错必纠,纠错时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2]。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最后要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应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要偏爱学生,更不能偏袒学生。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不仅课堂上不能奚落、训斥,而且应采取谈心、鼓励等教育形式,师生“partner”关系应该适用于所有学生。

第三环节巩固师生“partner”关系

要想为师生“partner”关系的永恒存在注入新鲜的血液,首先,教师要有进取意识,而不是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其次,教师必须自觉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充电,与时俱进。语言、教学和心态方面的要求是巩固这种关系所必需的。语言素养对英语教师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口流利优美的英语和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同样重要。说话讲究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和哲理,但又不能落入俗套。21世纪的教师必须掌握教育科学和现代化的教育能力,以最新的教育教学手段来开展教学工作。教师的心态在巩固师生“partner”关系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人格魅力,始终保持一颗年轻、乐观、积极向上的心,让学生心目中的教师每天都是新的[3]。

综合以上语篇,英语教学中的师生“partner”关系可用图1表示。

在师生“partner”关系中,教师占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因而如何建立好这种关系,关键在于如何营造一位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有了这种关系,教师就把握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攻心战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李春尚,等.当代师德修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陈琦,等.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王道俊,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环节师生英语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麻辣师生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