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2009-06-10 05:30陈佩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2期
关键词:暴力中学生心理健康

陈佩媛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2007年7月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了第2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调查报告。报告中显示,截至2007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1.62亿,仅次于美国2.11亿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而网民中学生又是主体,占21%,其中约70%的学生沉湎于网上聊天,很多学生光顾过色情网站。根据笔者对章丘市第一职业中专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40%的学生经常上网,8%的学生偶尔上网,平时每周上网超过5~10小时的占30%,l~5小时的占15.5%。可见,上网已经成为中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网络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带来潜在与深远的影响和冲击。

1 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1 正面影响网络以它广阔的空间,丰富的信息资源,向广大学生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网络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时间,有利于中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可以在虚拟的条件下任意发挥,实现在现实中难以完成的想象与创造,这对于正在成长的中学生来说正是发展个人的思维想象与创造能力的一种不错的方式。

2)网络有利于增强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信心,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中学生虽说在生理、心理上还不成熟,但也有着个人的想法与观点,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述出来。网络则为中学生提供了像论坛、博客、BBS、社区等空间,中学生可以发表自己对某一事物的观点、想法、困惑、解决方法等,他们也可以从他人的言论、观点得到启示,扩大自己的视野,学会从不同方面考虑问题。

1.2 负面影响网络是“双刃剑”,它在带来文明进步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1)妨碍中学生诚信品质的确立。遨游在网络中的人不需要真实的姓名、身份。你不仅可以匿名,而且还可以隐藏性别、年龄、种族和社会地位。人潜在的一些不良心理就会得以引发或强化,其中以撒谎最为严重。有一位少年网民这样说:“在网络上没有什么话是可信的,你被人骗只能证明你是白痴,你不骗人只能说明你是傻子。”调查表明,不少中小学生就是从网络中学会了撒谎,并以此为乐。

2)妨碍中学生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网络交友是在虚拟情景下进行,并非面对面交往,这种人机方式的交往影响了学生正常的交往方式,极易产生人际关系的冷漠,产生新的人际障碍,从而阻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对于那些原来就有人际交往障碍但又渴望别人关心、理解的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3)影响中学生性心理的健康发育。情欲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由于这一话题的敏感性,由于正常人道德的约束,人们在现实社会很少公开谈及。一些色情网站以挑逗人们的性心理为目的,对处于性萌动期的中学生的吸引力和腐蚀性极大,不少人由此走向心理崩溃的边缘。据调查数据显示,很多上网中学生访问过色情网站,所以网络对中学生性心理的健康发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引发中学生崇尚暴力的心理倾向。网络大量暴力游戏的存在,致使一些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情感和行为大大强化,形成暴力崇拜,导致他们在生活中也想通过暴力解决一切问题,用暴力达到自己的目的。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博士的一项实验表明:任何人哪怕只是短暂地接触暴力电脑游戏,也会在短期内出现攻击行为增强的现象。因此,网吧斗殴或因上网而发生的争吵、杀人事件屡有发生。

2 网络环境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2.1 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学校可以定期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还可以利用班会课、思想政治课、课外活动等时间,在学生中进行一些诸如人际交往、控制情绪、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等方面的训练,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学生克服困难、挫折的能力。此外,还应该普及网络知识,提高中学生对网络的科学认识,使他们在认识网络优越性的同时,充分认清沉迷于网络对心理健康的严重危害性,自觉树立网络心理健康观念。同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教育学生自觉强化自律精神。

2.2 抢占网上阵地,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网络环境可以通过设置安全分级审查、使用防毒软件等方法,来遏制网上泛滥的垃圾信息,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网络环境。

2.3 设立电话热线、信箱对那些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比较害羞的学生来说,设立心理健康热线、心理健康信箱,十分方便。学生可以把那些不好直接说的话写下来,还可以把自己的思想在信中组织得更加严密,这样可以使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2.4 设立心理辅导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目前,学校已经建立心理聊天室。学生从开始的拘束、害羞地进门,到落落大方地进行心理咨询;从试探性的心情谈话到充分倾吐心中之郁闷。作为心理咨询教师要有意识地和困于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起关心、尊重、了解和指导的关系,并依据问题的需要使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方法,减轻或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现象及行为,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2.5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对于防止学生落入“网络陷阱”,防止他们“网络成瘾”,克服网络依赖具有积极的意义。学校可以通过举办网页设计大赛,创办网上电子读物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主动适应网络发展的能力;也可以组织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校园业余文化生活,从而提高他们自我调节能力,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3 小结

总之,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探讨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目的在诊断与防治心理障碍,增强心理调控能力,使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形成积极的个性倾向,从而造就健全的人格。

猜你喜欢
暴力中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反性别暴力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暴力”女
暴力云与送子鹳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