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开源软件进入教材

2009-06-10 05:30徐占西苏志强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2期

徐占西 苏志强

摘要 平民化的Ubuntu使得Linux从象牙塔走向大众,微软的黑屏事件也让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过分依赖Windows的危害。从理论性和功能性上探究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开展基于Ubuntu的开源教育的可行性与意义。

关键词 Ubuntu;Moodle;Linux;开源软件;开源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09)12-0024-03

Feasibility Study of Ubuntu-based Open Source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Xu Zhanxi, Su Zhiqiang

Abstract The civilian population of the Ubuntu finally makes Linux from the university to the public, Microsoft's screen black case has also get us deeply aware of the hazards of over-reliance on Windows. In theory and the func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xplor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open source Ubuntu-based education, the feasibility and significance, and give advice of deploying Linux in China.

Key words Ubuntu;Moodle;Linux;open source software;open source education

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教育全球化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特征,同时多元化与变革性是全球化中同时并存、相辅相成的两大趋势。纵观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发展开源教育,教育多元化已经达成共识,以微软为主的一元化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体系需要走向多元化的方向,开源软件支持的信息技术教育必将成为新时代发展的潮流。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于2002年,在过去的这几年中,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开源社区的繁荣更是日新月异,以前的课程指导纲要急需“与时俱进”进行深入的改革。本文希望通过对Ubuntu的深入研究,寻求一条能够适合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源教育之路。

1 Linux的新发展:Ubuntu

Ubuntu是一个由社区开发的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适用于笔记本电脑、桌面电脑和服务器。Ubuntu该词来自于祖鲁语和科萨语。Ubuntu(发音“oo-BOON-too”)中文称为“乌班图”,它的意思是“人性对待他人”或“群在故我在”,Ubuntu发行版将Ubuntu的精神带到软件世界中。Ubuntu的“哲学理念”是,“软件应该是免费的,世界各地用户都能用上以他们的母语为人机界面的软件,即便在能力上的缺失也不应该成为使用软件的障碍。此外,他们应该拥有按照个人需要任意定制和修改软件的自由”。

2 基于Ubuntu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功能性解决方案

2.1 收发邮件——EvolutionEvolution是用于Linux系统来完善个人和工作组信息管理的工具,是Ubuntu默认的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Evolution提供所有标准的电子邮件客户端功能,包括邮箱的管理、邮件过滤、搜索、反垃圾邮件、PDA同步功能。除此之外,Evolution还集地址簿、备忘、日历、任务计划等功能于一身。可以说,Evolution功能完全能够与微软的Outlook相媲美。

2.2 PDF阅读器——EvincePDF文件是文档的电子映像文件格式,具有良好的跨平台性,已经成为主流的互联网电子文档标准。要阅读PDF文件需要相应的阅读器,在Windows中可以用Adobe公司的Acrobat Reader,但是在Ubuntu系统中应用Evince阅读器。Evince是一个基于Gnome系统的电子档案阅读器,除了支持PDF格式外,还支持PostScript、TIFF、DVI等文件格式。它具有页面导航、智能查询、页面内段落选择以及多模式的浏览功能。

2.3 多媒体工具在Ubuntu中,可以使用多种播放器,例如Amarok、Banshee、Beep Media Player、Muine、Exmaile等,它们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在音乐播放时,通常采用Phythmbox音乐播放器,Phythmbox是Ubuntu系统默认安装的,支持目前大多数流行的音乐格式,如MP3、WAV、Ogg、RM等。Phythmbox能够播放音乐文件,收听Internet电台广播,收看网络播客,读取音频CD,从Internet上自动获取歌曲信息。

2.4 图像处理Ubuntu中同样拥有专业的绘图工具——GIMP,GIMP是跨平台的专业图像处理程序,它包括丰富的图像处理能力,包括图片润色、图片合成、图像创建、图像渲染、图像格式转换等。GIMP具有很好的可延伸性和可扩展性。由于其基于插件的管理,从而可以容易地实现功能的扩展,而且其高级脚本接口允许用户通过编写简单的脚本完成复杂的图像处理过程。

2.5 办公套件——OpenOffice.orgUbuntu系统中是绝对不缺办公软件的,用户既可以选用专业的办公组件,也可以选择轻量级的办公软件,用户在Ubuntu中的办公事务甚至因此变得比MS Office具有更好的选择性。简单介绍Ubuntu中最流行的办公套件OpenOffice.org:它为Linux桌面系统提供完整的办公解决方案,包括文字处理(Writer)、电子表格(Calc)、演示文稿(Impress)、公式编辑器(Math)、图像编辑器(Draw)、数据库(Dase)等办公软件。同时,OpenOffice.org与主流的办公套件相兼容。

2.6 即时通信工具即时通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利用的工具,人们会用QQ、MSN、ICQ,而在Ubuntu中与MSN、QQ、ICQ相应的即时通信工具如表1所示。

3 基于Ubuntu的开源教育对我国信息化教育的意义

开展基于Ubuntu的开源教育不管是对国家的信息安全还是对教育信息化,无论是对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还是对课程教学,都有深远的意义。

3.1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文化和伦理道德在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中,使用的软件其中绝大部分是专有软件——“人们购买软件才能使用,它不允许自由拷贝和分发,也不提供源代码,它只提供二进制文件”[1]。所以说购买一个软件实际上仅仅获得使用权,其他的毫无所得。在Ubuntu操作系统中,使用的软件基本全是自由软件——“允许人们自由地使用、复制、分发、学习、修改以及改善的软件”[2]。Windows平台有助于帮助学生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但Ubuntu更有助于学生了解自由软件运动,认识GNU公共许可证(GPL),进而知道开放源码运动,从而从最本质的角度理解软件的由来及其开源软件的开发方式,然而这一过程也是符合科学伦理的——“科学研究者允许同行检测和使用他们的发现,用于进一步的测试和发展”[3]。通过对Ubuntu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明白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和自由、开放及共享精神。这对日益需要网络伦理道德约束的今天意义更为深远。

3.2 有助于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深度中小学电脑报在2007年做过一次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报告中有2个问题。1)如果让你集中时间学会电脑操作(上网、常用软件)需要多长时间?(调查学生)结果如图1所示。2)您认为让学生集中学会电脑操作(上网、常用软件)需要多长时间?(调查教师)结果如图2所示。

从这个调查中可以看到,绝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现在的信息技术课程只需要一个月就可以学会,然而每个学期却花费远远超过这一时间的精力来学习,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就学习内容来看,理论性和操作性知识居多,却没有能够触摸到底层的知识,造成学生沦为一些商业软件的操作者。Ubuntu操作系统既可以方便地利用图形化的界面学习其应用,同时也可以采用命令的形式对软件进行操作,而且其中的软件基本都为开源软件,所以学生可以更深入地学习其源码及其原理,对软件的底层核心知识进行了解。这样,学生学到的不再是某种商品软件的简单操作而是科学概念,然而这部分知识又是学习的难点。所以可以充分地利用原来浪费在Windows平台下的时间,进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深度。

3.3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直努力探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其实创新是教不出来的。创新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容许、理解、支持创新的环境,只要在学校中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学生就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对于信息技术教育来说,Ubuntu操作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创新精神的环境。因为Ubuntu下的软件都是自由软件,可以了解其源代码,甚至更深层次地学习。同时自由软件鼓励用户修改、定制软件,这给了学生极大的动手空间和深入研究的空间。然而基于微软的信息技术教育封闭代码,大肆进行垄断竞争,而且产品越来越傻瓜化和简单化,正是这种傻瓜化完全扼杀了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3.4 节约教育经费,尊重知识产权目前,不管是信息化建设,还是信息技术教育,都是在使用商品软件,具体包括:1)操作系统几乎全部是微软的Windows系列;2)使用的办公软件绝大部分是微软Office,少量使用国产WPS、永中office等;3)教学软件包括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4)校园网建设的服务器系统绝大部分是微软的Windows server、SqlServer、电子邮件服务器等。它们目前的市场价格如表2所示。

即使使用最便宜的商品软件,对学校和学生而言也是不小的开支。然而现实却又是在使用这些产品,无疑使用的绝大部分是盗版软件。随着我国有关知识产权法律的健全和以微软为首的企业加强打击盗版的力度,人们将不得不购买这些软件,因此而产生的学习成本将会是巨大的。

3.5 有助于提高计算机设备的利用率随着Vista的发行,Windows系统对计算机的配置要求越来越高,例如要想运行Vista推荐要用1 G以上的内存,而Ubuntu全面实现其3D效果也仅仅需要512 M。Linux对硬件配置的要求相对较低的事实早已经得到业界的认同,所以可以把较低的设备配备Ubuntu系统,来解决设备短缺的问题。同样在采购计算机时也可不用再花费高额的经费来购买高配置的设备。另外,Ubuntu支持的Linux终端服务器,很容易实现瘦客户端教学环境的搭建,因此可以最大效率地利用计算机设备。

3.6 有助于促进Moodle在中小学中的进一步推广从2006年算起,Moodle在全国推广已经有将近3年时间,人们感受到开源对信息化教育所起的作用。然而,经常听到有教师抱怨Moodle对学生的并发请求反应很慢,后来发现以Moodle为代表的开源软件,如果架构在MS Windows平台上就会很慢,如果架构在开源软件操作系统上面,就可以达到Moodle官方网站介绍的速度[4]。后来再开展Moodle培训时总是将Moodle部署在Linux下。但是由于教师对Linux比较陌生,总是会发生一些问题,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人熟悉Linux操作,从而无法搭建基于Linux环境下服务器版的Moodle,只能搭建在Windows平台下将就使用。

Ubuntu的教育版Edubuntu中已经内置Moodle,只要在新立得软件包管理器中搜索Moodle,然后选中点击更新系统,系统本身就会按照Moodle的依赖关系,依次安装Apache、Mysql、PHP及相关软件,并提供Moodle的配置向导,随后就可以通过admin页面进行配置。这样一个完美的Moodle平台就这么简单地搭建完成[5]。

参考文献

[1]李伦.自由软件运动与科学伦理精神[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39

[2]What is Free Software[EB/OL].[2008-12].http://www.gnu.org

[3]Pekka Himane.黑客伦理与信息时代精神[M].北京:中信出版社出版,2002:134

[4]黎加厚.让开源软件走进学校教育[J].中小学信息技术,2007(6):17

[5]叶海松,季隽.构建基于Edubuntu的信息化学习环境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8(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