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高考语文简答题的设问错误

2009-06-13 05:52姜恒权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12期
关键词:简答题标准答案意味

高考语文题,题都出错了,考生怎么办?有这样的事吗?年年岁岁花相似,每年考题都易错。尤其是简答题,其设问方式往往让考生南辕北辙。

高考语文试卷的主观题部分大都采用简答题方式,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更是如此,由命题人设问,让考生来回答。这是一个标准的对话过程,所以日剧《龙樱》上老师教考生的方法就是不断暗示自己:考试就是和命题人对话。按照生活常理,考生回答得正确与否,应该由第三方(比如阅卷官)来裁定。但高考的严肃公正不允许有第三方来破坏答案的客观性,于是,答案由出题方提供。也因为此,问题就出现了——出题方的口误,往往会误导考生的思维,于是会出现绝大多数考生的答案和出题人提供的标准答案严重不一致的现象。作为一个多年阅高考卷的老师,不得不公布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为了给这种出题失误“埋单”,阅卷组的组长们先要从考生答案中抽样来与所谓的标准答案进行比对,再制定具体的阅卷执行答案来将就绝大多数的考生。

那作为考生,还要不要如实审题丝丝入扣地答题呢?

我们先来看一看高考题的实例。

【例1】2009年重庆卷古诗鉴赏第(2)题的第一问: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所考的《折桂令·问秦淮》出自孔尚任的《哀江南》,选入高中语文第四册戏剧单元。这个考题明确要求考生回答““白鸟飘飘”等几句话所描绘的景色的特点,熟悉课文(这也是命题人的意图)的考生自然要联想到课文《哀江南》节选的其他几支曲子的内容——以苏昆生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在景物的描写中蕴含了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试题材料选自第四支曲子【折桂令】,写苏昆生重访秦淮的所见所感,突出南京荒凉残败的景象,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于是,不少考生回答为“凄凉”“荒凉”“衰败”等景色。但标准答案却是:

通过“百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

原来命题人是要考生通过“黄花”(指菊花)、“红叶”(经秋霜染后的树叶)等意象以及“嫩”、“新”等词语的暗示来判断所写的季节(初秋)!

【例2】同样是2009年重庆卷,第(16)题的问题是:

文章是围绕“瓷器的意味”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乍看问题,是要考生分析出几个层次的“(瓷器的)意味”来,殊不知标准答案与“瓷器的意味”毫无联系:

(1)由现实生活中瓷器的雅引出话题;

(2)追溯瓷器从俗到雅的历史过程;

(3)点出做人如瓷器尽自己本色的境界。

原来命题人是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和归纳内容要点两种能力。考生只要对文章内容层次有一个大致的切分,然后对内容进行概括就行了,至于引导语中的“(瓷器的)意味”,是大可不必过问的。

【例3】2005年全国卷III (川、云、黔、陕卷)现代文阅读(卞毓方的《张家界》)第16题如下:

作者认为张家界风景的“表现力”“足够惊人”,请以第五段对倒金字塔状岩峰的描写为例加以说明。(4分)

指令是清楚的,要考生从第五段对倒金字塔状岩峰的描写中找证据来印证张家界风景的“表现力”“足够惊人”。具体语段是:

好,且再随我锁定右侧那一柱倒金字塔状的岩峰,它一反常规地拔地而起,旁若无人地翘首天外,乍读,犹如一篇激扬青云的散文,再读,又仿佛一集浩气淋漓的史诗,反复吟味,更不啻一部沧海桑田的造化史,——为这片历经情劫的奇山幻水立碑。

当年的考生绝少能够得分,因为考生们都会按常理遵照命题的指令去抓描写句“一反常规地拔地而起,旁若无人地翘首天外”,并想方设法去分析它如何表现了张家界风景的“表现力”“足够惊人”。结果标准答案却是出人意料的:

①文章第五段对倒金字塔状岩峰的描写,采用了“乍读……”、“再读……”、“反复吟味……”的形式,反映出张家界风景的百看不厌。

②“读”、“吟味”等词语表明张家界风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原来命题人的意图是要考生进行表达技法的分析,而并非语义分析。严格遵循命题指令去答题的结果是,真正越正确的答案却距所谓的标准答案越远。

那么,是严格遵循命题的问法路径去答题呢,还是瞄准考点漠视命题人的问法?我们考生该走哪条路?

保险而可行的方法应该是:瞄准考点,全面思维。

我们以第一个例子来看。

问的是“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要回答准确,自然要扣景色的特点,自然要联系诗歌的主旨,但“什么样”也包括时令、环境等要素,考生思维的维度不能单一。《考纲》要求和试题规律告诉我们,古诗鉴赏一般是两个题,一个题着眼于内容把握,一个题着眼于技法鉴赏,这个问着眼于内容把握,也就是着眼于考查考生读懂没有。那么,参透景色的季节特征也是一大任务,因为曲词没有直接点明季节,而读懂季节是基本而首要的一步。考生可以答出“凄凉”“衰败”等景色特征,但不宜跳过参透“季节”这一环节。实际上聪明的考生应该明白,近年高考都注重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考生要在答案中呈现思维的流程,思维流程的呈现还应该明细和明晰。也就是说,你可以答“凄凉”“衰败”等景色特点,但你得把你得出“凄凉”“衰败”结果的推理过程细化(分步骤)表达清楚。所以,聪明考生的答案,就应该呈现点明季节这一环节。多答不扣分,少答就要扣分了,多答既指横向的思维发散要全面,也指纵向的思维推理要完善。懂这点道理,就不怕被命题人的设语错误给误导了。

第二个例子,引导语是“围绕‘瓷器的意味展开的”,只要去掉“意味”两个字就可以了。命题人的意图是启发考生要围绕全文叙述对象——“瓷器”去梳理作者的思路。命题指向的重心在后半句,就是要考生去梳理文章的思路。思路之“路”是一条线,它是由一个接一个的“点”构成的,因此,把文章砍成几块后,凝结成几个关节点,“思路”也就出来了。当然,考生还能答出几层“瓷器的意味”来也是可以的(多答不扣分)。但你不能跳过“梳理思路”这一环节。始终记住,多答不扣分,少答就必然丢分了。

第三例,具体描写倒金字塔状岩峰的句子就两句——“一反常规地拔地而起,旁若无人地翘首天外”。考生可能对此没有能力进行分析,但可以胡乱分析几句呀,当年就有不少考生抓住“一反常规”和“旁若无人”大做文章的。但根据全面性的要求,考生不得漠视后边的排比句呀,它们虽然不是具体实在的描写,但它们是比喻性的描写(不少考生缺乏这一知识),而且是博喻,是作者激情澎湃的赞美诗。命题人不可能漠视它们,说不定命题人正是看重了它们才在这里设题的(对命题人感兴趣的语句敏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所以,考生一定要延伸分析这些比喻句,别怕多答了(多答不扣分)。从命题人提供的标准答案反推可知,题干上的“作者认为”四个字反而是很重要的,它提醒考生要抓住“作者的”感受进行分析,而这组博喻句正好是作者抒发感受的句子。但一般的人都不可能将“作者认为”四个字作为问话中的逻辑重心,因为考题以书面方式呈现,不能像口语那样可以通过加重读音来强化它。这就提醒我们审题的时候要对题干上的每个部位都要着力辨析,力求全面。

总之,任何人都可能口误,对话中言不及义的情况是很普遍的,高考命题人也有措辞设语出错的时候。答非所问,自然由考生“埋单”;若是遇到问非所答的情况,考生就要熟悉考点,敏感隐含信息,全面思考,多答。只有这样,才可能攫得简答题高分。你一定要记住,那个口误了的考题不会被废弃的,谁“狡猾”点,谁才能少受伤。

姜恒权,语文教师,现居重庆。本文编校:艾永芳

猜你喜欢
简答题标准答案意味
印章的意味
美的意味
“标准答案”阅卷实录
标准答案
大多数的知识付费,其实就是卖给你一套标准答案
浅析高考化学简答题的应答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技巧培养——简答题(阅读表达题)
“阅读理解”的作者为何败给标准答案?
高考生物简答题的常见解题错因及应对策略
概述中考物理简答题的类型及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