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戏《荆钗记》中钱玉莲形象新论

2009-06-13 05:52查紫阳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10期
关键词:婚姻爱情

摘 要:被誉为宋元四大南戏之首的《荆钗记》,在戏曲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女主人公钱玉莲,其义父钱安抚等经常褒赞她“节烈”,在读者眼里,她只是个类型化的人物,成为封建礼教的代名词。本文从其对婚姻的自觉判断、对丈夫人品的肯定、对丈夫感情专一性的渴求与对爱情的坚贞不逾等视角,得出结论:她同样是一个很丰满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荆钗记》 钱玉莲 婚姻 爱情

被誉为宋元四大南戏之首的《荆钗记》,在戏曲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一直以来,学界对此剧男主人公王十朋的评价都颇高,如俞为民、黄文锡、范克峻、张乃良、李子广和袁和平诸先生均认为与之前的书生负心不同,王十朋此一人物形象忠于爱情婚姻,是南戏传统婚变主题与负心书生形象转型的重要标志与关键。同时,王十朋这一形象的塑造也一向被视为比较丰满和成功的。但是人们对此剧的女主人公钱玉莲却评价不多,即使有,也多视其为封建贞节与道德观念的教化工具。如黄文锡先生就认为钱玉莲“在一定程度上就象煞是封建说教的产物,欠缺人性人情的鲜活”。

的确,诚如黄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剧作者有意识的宣扬封建礼教,将男女主人公塑造成为义夫节妇的形象,作品中“义夫”、“节妇”、“守节”一类评判字眼比比皆是,在文中钱玉莲被塑造成一位时时以贞节自守的人物形象,他人如其义父钱安抚等也均是以节烈夫人一词来褒赞她。但是,形象往往大于思想,在这样一件外衣下,作者对钱玉莲的情感描绘却也相当自然真切,可以说,其对钱玉莲这一形象的塑造同样是成功的,在戏曲史乃至文学史上都留下难以磨灭的光辉形象。这也才符合吕天成《曲品》“《荆钗》以真切之调写真切之情,情文相生,最不易及”之评。兹分四个方面具体论述。

一、对婚姻的自觉判断

钱玉莲的婚配虽说经由传统意义上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成,但又并不是没有作出过个人抉择。其父钱流行是个贡元,诗礼传家,所以奉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人生信条。在这样的家学熏染之下,钱玉莲也很希望找到位饱学之士作终身之托。当钱贡元为她选定书生王十朋时她非常认同。所以,当与此同时其姑母又来为温州首富孙汝权做媒时,钱玉莲断然回绝。甚至后来她继母姚氏亲自出马相劝并以孝道相逼,也未抵事。此时在钱玉莲面前有两个选择,要财还是要才,全是由她自己决定。

她对其继母与姑母“会嫁嫁田庄,不会嫁嫁才郎”的观念置之不理,却将穷困秀才王十朋视为未得志前的伊尹、朱买臣、苏秦、吕蒙正、韩信等人,芳心暗许,收下了他的聘物荆钗。她对继母说:“王秀才虽窘,乃才学之士;孙汝权纵富,乃奸诈之徒。才学之徒,不难于富贵;奸诈之徒,必易于贫穷。王秀才一朝风云际会,发迹何难?”(第十出《逼嫁》)这是一种与其继母明显不同的择偶观念。且不说钱玉莲目光高远而继母们鼠目寸光,单从此中就能看出一点,那便是在婚前钱玉莲是有着十分坚定的婚嫁选择,并对王十朋充满着好感。这也奠定了他们夫妻二人一生情意相投的感情基础。

二、对丈夫人品的肯定

结婚半载之后,王十朋赴京城春闱,高中状元,却因拒绝万俟丞相招赘而被迫留京,他只好先修书一封将情况告知家中。不料被孙汝权半途截获,改成了休书,字迹全同,文理不通。书抵温州,玉莲继母和姑母对此深信不疑,钱贡元表示不太可信要外出求证,正好在妹子家中遇见孙汝权,被对方一番谎言,最后不由不信。只有钱玉莲,在这一场声势巨大的负心风波当中表现得相当从容坚定,她认为此书必定有诈,所以仍旧相信夫君一如既往地爱着自己。

在丈夫远游之前,钱玉莲曾在王家与他共同生活了半年有余,这一点是钱贡元、玉莲继母和姑母都无法做到的。因此,钱玉莲对丈夫的才学与人品都会有较深刻、较直观的了解。于是在这一负心传闻中,她能对丈夫予以精神与道义上的无声支持,也便不难理解了。当读到孙汝权冒写书信起首“男八拜拜覆,妈妈萱亲想万福”时,钱玉莲立即发表意见认为“此书起句就差了”,“此书不是有才学人写的”,验之后来的结局,可知所断非虚,可知钱玉莲的确对丈夫较为了解。当念至“我娶了万俟丞相女,可使前妻别嫁夫”这一最紧要处时,连一向信任女婿人品的钱贡元也不免长叹一声:“这是没志气人写的,不要看了。”而在此刻,钱玉莲却依旧能对父亲说出“爹爹,这书有头无尾,不要看了”的话,可知钱玉莲还是相信夫君不会负心(第二十二出《获报》)。

在钱玉莲心目中,这一定是封“诈书”、“假书”、“伪书”。一直到被逼投江之时,她依旧这样以为。那么她为何有如此坚强的信念?钱玉莲想的是,丈夫中状元前一直是位“贤良儒士”,“曾读圣贤书”,从不做“辜恩负义”有损名誉之事,如今要做官了,更加会重视人伦、名誉,更加会“守法度”,“岂肯停妻再娶”?而这种心心相印的夫妻大情,也正是此剧能受到千千万万读者与观众的喜爱,得大名有大影响的根本所在。

三、对丈夫感情专一性的渴求

我们从《分别》、《闺念》、《遣音》、《夜香》等几出戏中可以明显看到这一点。而《获报》出中,钱玉莲提出这样的心愿:“若得他贫相守,富相连,心不变,死而无怨。”希望对方永不变心。前已述及,钱玉莲是相信丈夫人品的。但是环境往往会改变一个人,在那个时代“富易交,贵易妻”的阴暗社会心理还很强大。所以钱玉莲也时时担心着自己丈夫会不会有一天负了心,这也是不难理解的。

早在与夫君分别之时,这种倾向就表现出来了。她忧心忡忡的对王十朋说道:“君今此行,又恐怕贪荣别娶娇艳。”王十朋回答:“自古道贫而无谄,肯贪荣忘恩负义,附热趋炎?”刚过一会儿,玉莲又提出第二个担忧:“到京师闲花野草,慎勿沾染。”王十朋回答:“背井离乡,谁敢沾染?”得到了满意答复,钱玉莲心里还是忐忑不安,她迫切需要一个承诺,但是也清楚这种承诺并不一定作数。所以在分袂时分,她又忍不住冲上前去一把扯住丈夫的衣袖叮嘱道:“成名思故里,切莫学王魁。”(第十五出《分别》)这种痴情与执着,这样的缠绵,正是由于深爱对方所致。

在《闺念》中的钱玉莲是个典型的思妇形象,在这个暮春的傍晚,她泪容憔悴,妆镜慵临,绮琴懒理,独坐伤神,时时期待着夫君的归来。但是她最为记挂的还是丈夫是否感情如旧:“须念兰房有奴孤形独影,莫向红楼凭。”(第十八出《闺念》)妒嫉越深,对钱玉莲来说,也就是越爱对方。对这场姻缘钱玉莲是深感到如意美满的,她觉得夫妇间两情欢洽,“想前生曾结分缘,与才郎共成姻眷”,(第二十二出《获报》)所以也便愈加珍视,全心呵护。

当义父钱安抚派人去给远在饶州的王十朋送信以使夫妻重会时,钱玉莲突然说出自己的一个担心来:“又恐他别娶浑家。”(第三十二出《遣音》)因为,此时的王十朋以为钱玉莲已经去世,并不知道发妻被钱安抚好心相救一事,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另娶,也是正常之极的事情。可是钱玉莲内心却但愿不是如此,好让夫妇重会,永成连理,拥有一段完整而深挚的感情。所以到了后来,当玉莲得到丈夫已死之信,她的内心就充满了痛楚。她哭叹道:“想我丈夫有了奴家呵,又重婚在洞房,重婚在洞房,将奴撇漾。……奴家指望你还有相见之日,谁想到你到先亡了!……愿他魂归故乡,遣他魂归故乡,免得此身渺茫,早赐瑶池宴赏。”这里面,有哀怨,有痛惜,有因爱释怨后的善良,她还说“终宵魂梦空劳攘”(第三十六出《夜香》),真是因爱生恨,由恨转爱,情感曲折回旋,剧作者写出了钱玉莲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也见证了一段跨越时空的爱恋。

钱玉莲一直希望丈夫能够忠于自己,能够珍惜这份感情。这种深沉的爱情让人感动,也是此剧人物塑造的一大成功之处。所幸王十朋也并未负她,面对另外两次婚姻的引诱,他选择了钟情于发妻。

四、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大逼》这出戏写的是当钱家以为王十朋已在京城变心以后,从钱贡元到玉莲姑母到玉莲继母都欲让钱玉莲重嫁孙汝权。面对如此强大的家庭压力,她纵使不信夫君负心,但在无法让别人相信的情况下,也就显得十分孤立无援。这时继母也露出了凶残本性,骂玉莲不孝,强令玉莲改嫁。钱玉莲被逼得无计可施,只好提出出家为尼。继母置之不理,反而毒打起玉莲来。钱玉莲说:“打死了奴,作个节孝妇。若要奴再招夫,直待石烂与江枯!”(第二十四出《大逼》)继母威胁钱玉莲不嫁就必须死,玉莲就选择了投江自尽,宁死不屈,决不背叛自己的丈夫,这就不是简单的节烈观所能涵盖得了的。

当钱玉莲误以为丈夫在饶州全家得瘟疫而亡后,“扑簌簌雨泪如血”,十分悲痛,“丈夫死了,兀的不是痛杀我也!”昏倒在地上。她觉得一切都完结:“我为你受跋涉,我为你遭磨折。丈夫,我为你投江,我为你把残生舍。今日怎知先倾逝,这样凄凉,教我暗地里和谁说?”她请义父允许自己戴孝,处在深深的哀思之中。当丫鬟安慰她“待等三年孝满,别赘豪杰”时,钱玉莲回说:“再醮徒然费唇舌,共姜誓盟甘自悦,守寡从教髻似雪。”(第三十四出《误讣》)情愿一生为夫守节。五年后钱安抚劝她别嫁王太守,钱玉莲依然不同意,只愿螟岭一子了此残生。

最令人感动的是钱玉莲去吉安的玄妙观上香追悼亡夫时,突然王十朋与她擦肩而过。她因为时时都未忘记丈夫,所以立即表示了怀疑:“回廊下撞迎,顿教人心暗惊。那烧香上卿,好像亡夫王十朋。”(第四十五出《荐亡》)回到家中,还犹自与丫鬟谈论。不巧被义父钱安抚听到,还引起一场误会,以为义女的守节之念动摇了。钱玉莲告诉义父说自己不可能负心的,“把原聘物牢拴在髻上,荆钗意怎忘?”(第四十六出《责婢》)

纵观钱王姻缘,婚前心甘情愿,婚后历经千阻万难,厥心未变,情义投合。可以说,是王十朋和钱玉莲一起为我们演绎了一场深挚的痴情之恋。忽略钱玉莲形象的成功塑造,实是一种不够客观公允的评论姿态。

参考文献:

[1]俞为民.宋元四大戏文读本[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2]黄文锡.《紫钗记》和《荆钗记》[J].抚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4,(2).

(查紫阳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10097)

猜你喜欢
婚姻爱情
婚姻稳定的秘诀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觉乃藏入赘婚姻中的两性关系
对婚姻的忠诚
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的
年少的喜欢,后来的爱情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
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幸福?
爱情是狗娘,爱情是灵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