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汽车工业 引导本地区产业升级

2009-06-20 03:11
科技经济市场 2009年4期
关键词:汽车产业汽车企业

张 群

随着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第二工厂的建成投产,标志着盐城市的汽车制造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新工厂具备年产30万辆整车的产能规模。即将成为占据中国乘用车市场8%的现代化、综合性乘用车制造企业。如何让东风悦达起亚的成功,带动盐城真正的建立起一个汽车工业体系,这将是影响盐城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关健。让汽车制造业再次引领盐城制造业的起飞,已成为盐城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1 汽车制造业是高新产业发展的新起点。

1.1建设开发性产业。传统的汽车制造业的模式中。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制造业进行,都是从属和服从制造而工作的。产品决定市场,有什么产品,就卖什么产品。这种办法正逐步走向没落。 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社会进程的加快,汽车个性化市场的涌现,这样就要求有一个开发性产业的建设。开发产业成为新世纪全球汽车产业的新中心。开发产业成为高科技持续创新和共性科技的内核性产业平台。制造产业出现边缘化,哪里有市场,就到那里去开工厂。由此派生出一个很重要的服务性产业。它更贴近于开发产业,利用专业的,多功能的用户服务体系,以便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在制造产业利润日益下降的情况下,服务产业成为赚钱的主要源泉。这就是构成新世纪汽车产业具有超制造业特色的组织结构模型。

1.2数字化创新与设计。汽车产业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核心是创新,要大力推动汽车产业的创新。汽车产业的创新和设计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系统工程。数字化产品创新和设计,是基于面向市场产品描述的数字化平台上,建立基于计算机建模开始的全过程数字化运作,从而避免使用物理模型的一种产品开发技术,就是要去除过去那种传统和手工操作汽车产品设计一切实物化的模型,而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和工程技术分析,达到无纸化的产品设计和制造的要求,而最终走向虚拟化技术和强大的模块数据库产品设计所构建的方式上。这对于加速产品开发周期、降低成本,减少风险,提高一次性产品开发成功率很有必要。

1.3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是实现产业化。加速本地区作为汽车工业产业积聚地区的发展。引导与鼓励打破地区间的行政束缚,加速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形成以若干大企业集团为中心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工业产业集群。借助网络经济,促进企业联盟、虚拟企业的发展,引导汽车制造业的创新和不断升级。虚拟企业和企业联盟能够使企业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促使企业间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合理运作,从而有效配置资源。通过互联网与其它企业进行协作和联合,既能保持企业的灵活性又能获得可观的经济利益。尽快形成本地区汽车企业与国外著名公司的联盟和虚拟,不仅要单向地从对方吸纳技术和资金,而且要逐步转向双向的、多向的水平式的信息和技术交流,从而使本地区汽车企业能够把握国际市场动态,跟上国际市场竞争的步伐。

2 提高竞争力是本地区汽车制造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当前本地区汽车业所面临的问题有:中低档客车货车价格低但轿车的其国内市场销售价格与国外同档次轿车的国际市场价格相比要高,轿车的档次越高,国内外的价格差距越大;自主开发能力差;从售后服务看,中国在汽车业售后服务方面与国际差距是相当大;汽车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低;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汽车工业规模经济效益低下;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轿车和零部件开发能力薄弱;中小零部件企业融资难。

现阶段,本地区汽车企业应该从两方面入手来减少冲击。一方面要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利用新的非关税壁垒提高非关税壁垒的保护程度,避免企业经受剧烈的冲击,但这并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另一方面,利用开放国内市场的过渡期,加快本土企业优势的培育,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才是本地区汽车产业的根本出路。

目前国内汽车消费者对汽车及零配件的保养和维护意识不断增强,对服务的品牌和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者把服务质量和专业程度作为选择服务提供商的第一标准,消费者对维修网点的便利性以及服务的多样性比较认同。在汽车行业,商家的利润是“三分销售、七分服务”,国内汽车市场正从“造车热”、“建店热”转入“售后服务热”阶段。大力发展专业零配件服务供应商涉足售后服务市场,让这些专业品牌服务店不仅提供日常的服务,而且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传统的汽车售后服务项目,借助本地区品牌、专业、快捷、便利的服务和价格优势,与传统的4S店争夺汽车售后服务市场。

3 促进本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

随着技术越来越进步,汽车零部件的分工越来越细化,国外的零部件企业可能只在某一类产品上有优势,但规模一般都很大,供货范围则是面向全球。目前本地区中小零部件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这就要求任何一个零部件企业都必须具有一到两项“精”、“专”技术,要着手塑造自己的拳头产品,而不是全面开花,把精益化战略发展提上日程。本地区中小零部件企业最大的问题在于产业分工方式不合理。本地区汽车产业单一利用韩资企业的情况严重。本土企业而由于供货对象和配套范围单一,导致零部件企业规模太小、产业集中度低,许多企业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无法达到成本优势或研发领先所要求的规模。要通过构建一个本地区内完全开放的市场,才能适应国内竞争、国际化的挑战,而且已经开始直接参与国际竞争。

地方政府应大力支持本地汽配出口发展。鉴于授牌基地的具体运营由当地政府负责。地政府应高度重视汽车工业发展,加强领导,制定规划,出台政策,投入资金,大力加强了出口基地的建设。地方政府现在就应该着手筹备“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工作领导小组” ,以本地开发区为中心拟对该地区整车及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实行统一规划协调与管理;开发区的新工业园区要以零部件工业基地建设为目标,在土地、基础设施建设、财税、产品配套、新产品研发、人才引进、企业合作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在产品出口方面,对于企业的信息服务、物流服务、国外标准的技术认证等方面也应逐步完善。

除了与整车厂的合作以外,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针对本地区零部件企业大企业少,中小企业多的情况,支持中小企业向多样化、有活力的方向发展,用银行的低息贷款支援零部件企业,并广泛开拓技术领域,使得中小企业成为了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政府则应该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向中小零部件企业倾斜,支持他们走“精”和“专”之路。加快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建立起强大的零部件支撑体系。

4 引进国际发展经验,发展本地区汽车零配件产业。

当前在本地区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汽车零部件出现了迅猛发展之势,但也应该看到,汽车零部件在

供应链中的地位很脆弱,在众多发展机遇的同时,零部件发展的滞后问题日益凸显: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开发能力弱,缺乏名牌产品 ;企业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 ;产品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较低;生产成本控制压力较大。目前本地区汽车制造业的状况是企业生产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因此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和提高市场集中度是当务之急。市场中存在的众多压力,中资企业应该在以下几方面着手:

4.1做好行业整合,做大做强本土汽配行业。通过政府政策支持,企业通过市场力量进行整合,做大做强,提升产品质量与科研投入,使产品结构转变为附加值高,耗能低的产品,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争取更多地进入国际采购体系,努力从后市场转向OEM市场。生产社会化、专业化要得较快发展,形成一个有序利用外资,改善民营资本经营环境,提升国有企业效益的多元化资本结构下的既有竞争又能协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新格局应该主要由国资、民资、外资三大主体构成。在供应链配套模式上,兼存欧美的“水平分工,自主发展”模式、日韩的“塔式、逐级分工”模式和围绕国内自主品牌整车而形成的配套体系3种典型的配套模式。

4.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企业拓展商机。近几年来,外国企业开始逐渐扩大在华零配件采购力度,这为中国汽配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商机,中国地域广大,企业相对分散,供需双方无法将自己有效的信息提供给对方,这就为发展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专业电子商务网站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自我展示平台,新的技术日益成为中国企业了解世界,世界企业知晓中国的窗口。

5结论

目前,本地区的“汽车热”中还仅仅折射出政府色彩,现有投资体制带来的“只管上项目,不管结果如何”的弊端,让人不免对投资是否具有理性产生疑问。此外,以前在高关税和严格市场准入制下,汽车业高利润率的神话,已经随着中国加入WTO后竞争的加剧而打破。这些都给新一轮“汽车热”带来了变数。这就要求我们在决定投资汽车业的时候,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技术、市场和配套体系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信息,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要与汽车产业联合重组的大趋势结合起来,剔除地方保护色彩,为本地区汽车产业做大做强创造条件。

猜你喜欢
汽车产业汽车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