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讨

2009-06-20 03:11
科技经济市场 2009年4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环境工程改革

蒋 卉

摘要:环境工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是环境工程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对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的几点设想。

关键词:环境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1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环境工程是一门边缘交叉型的综合性学科, 也是工程领域正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学科之一,它要求本专业的学

生能够了解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工程措施和手段来控制环境污染, 解决环境问题。因此在环境工程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的地位显得非常突出,它不仅是理论教学环节的必要补充,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能力所必需的途径,对于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和工程设计与实践的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现有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析

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里程碑,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关于我国环境教育的设想。此后20多年,全国许多高校纷纷开设环境科学和工程专业,我国环境工程学科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各校的历史沿革和专业设置的特点不同,使得各校在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不尽相同,现以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为例进行分析。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成立于1993年,是四川省内较早开设环境专业的学校之一。1995年开始招收环境工程本科学生,2003年获得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授权,2007年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并以优秀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育水平评估。 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结合学校地处西部地区和绵阳科技城的特点,其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具有自己的特色,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思政课实践教学、外语强化训练、设计/综合性化学实验、创新实践等为代表的通识教育集中实践训练环节。该环节体现了学校对新形势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反应了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总体要求, 是加强素质教育和通才教育的重要一环。

表1环境工程专业教育实践训练课程

(2)工程训练、化学类课程实验、专业课程实验等环境工程专业教育训练环节。主要由专业必修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两大模块构成。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模块包括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测量等工程技术训练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相关化学类课程实验以及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等专业基础课程实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主要根据本校在专业设置上的具体情况开设了水污染控制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固体废物处理实验。课程设置见表1。

(3)以了解企业实际生产工艺和流程,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为目的的实习和设计环节,包括环境工程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水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3环境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设想

以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思政课实践教学、外语强化训练、设计/综合性化学实验、创新实践等为代表的通识教育集中实践训练环节,夯实了学生的学科基础,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原则,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而且有宽广的知识面, 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复杂的多样化的实际环境问题,充分反映了注重通才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

对环境工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可以从专业教育训练环节和实习、设计环节着手。

3.1专业教育训练环节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化学类实验课程,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等专业基础课程实验以及水污染控制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固体废物处理实验等专业方向实验课程。这些实验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很有帮助。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改变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局面,从传授实验知识变为指导实验方法,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自觉汲取,控制实验小组的人数,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探索性实验,提倡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设计,培养独立实验工作能力;同时采用灵活的学习机制,对积极参与教师科研、开展科研实验工作的学生也予以承认一定的学分,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能较快的适应实际工作,得到全面锻炼。

3.2认识实习是学生在开始专业学习之前进行的一项实践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参观水污染、气污染、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污染治理实际工程的基础上对环境工程专业有一定的简单了解。由于学生没有一点专业基础,所以只能是一些感性的认识。建议可将认识实习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将其学时分配到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采用边学习专业知识边进行参观的方法,可以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实际工艺流程的了解和认识。国外某些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往往采用这种方式。如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在进行环境工程本科第二阶段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时,在生物和化学处理工程、水资源管理、环境规划等多门课程教学过程中除理论学习之外,均安排一定学时的参观学习,并记入学分。

3.3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是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但是由于条件限制,这一重要环节往往只能在校内进行,无法及时了解最新工程技术进展,因此常常造成学习的专业知识老化、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要注意采取多种有效手段,为学生深入社会进行工程实践创造条件。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污染治理工程作为固定的实习和设计基地,在进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时可以安排学生到基地进行学习,也可以邀请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直接进行指导,依托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工程相结合;或者让学生在设计时参与教师科研工作,完成实际工程设计,对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实验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以及交流能力,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4结语

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理论教学环节的必要补充,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能力所必需的方法。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高级人才的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是必不可缺的。

对环境工程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一定的改革探索,调整实习课程设置,改革实验教学方式,加强设计环节,突出工程特色,使得环境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更加系统和完整,对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身竞争力,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必将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谷晋川,江元霞,杨晓静等.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优化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7,24(3):56-58.

[2]陈津端,周安刚,易诚等.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改革初探[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13 (4):67-69.

[3]彭永臻,曾薇.环境工程专业体系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 2006, 6:36-37.

[4]李和平.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2):95-96.

[5]何德文,柴立元,彭兵等.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0(1):47-49.

[6]陈伟琪,张珞平.关于高校环境类专业本科教学的思考[J].福建环境,2003,20(2):11-13.

[7]沈耀良,黄勇.欧洲环境工程专业教育的现状[J].高等建筑教育, 2001,41(4):72-74.

[8]靳孟贵. 国外高校环境专业教学的几点启示[J].地质科技情报, 1998,17(2):107-112.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体系环境工程改革
装备环境工程
探讨环境工程工业污水治理中常见问题
改革之路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分析
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
改革备忘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