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

2009-06-20 03:11滕小鹰
科技经济市场 2009年4期
关键词:泡沫经济宏观经济管制

滕小鹰

随着美国金融风暴速席卷美国及与美国相关联的全球经济。也将对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的趋势进一步增强的中国经济产生影响。首先是不少投资机构,尤其是我国金融企业对美国投行的投资,随着投行的倒闭或经营不景气而蒙受损失;另外,一些走出去企业与美国本土企业合资或合作因危机影响将导致一定的利润缩减。其次,华尔街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美国经济衰退,抑制美国市场的消费需求,从而影响到中国的出口业增长。我国长期依靠投资、出口和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后两个动力都会因华尔街金融危机的传导而受到挤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部困难不少,经济持续增长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也在加大。要办好自己的事,强身健体,提高警惕,谨慎应对,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稳定社会经济发展预期。

1 加强对宏观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提高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

当前我国对宏观经济管理有宏观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两种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与政府的经济职能基本上是等同的。政府的经济措施,最终反映为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但是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不是一回事。在我国,对经济进行的任何干预活动并不都属于宏观经济调控。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不同之处在于:(1)概念不同 经济管制是指具有经济管制权的政府管制部门依照政府制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进行的(主要是)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宏观经济调控则是指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在相关法规的约束下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需要对宏观经济进行的调节。(2)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同 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产生的根本原因都因为市场缺陷并由市场经济所内生出来,但经济管制主要是由经济的外部性、垄断、信息的不对称、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以及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非市场品、有害物品的生产与消费问题、产权保护问题、市场不完善问题等所引起的,宏观经济调控则是由宏观经济失衡(包括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总投资、总消费的波动,总就业的波动,一般物价水平的波动,国际收支失衡,经济增长的波动等)所引起的。(3)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同 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都是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弥补市场的缺陷,充分发挥市场的优长,提高经济效率,经济管制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主要是:限制、减少具有负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鼓励具有正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维持或者促进形成有效竞争的行业市场结构,促进企业和产业经济效率的提高;增加市场信息的供应量,减轻由信息不对称对经济效率带来的危害;约束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减少交易成本,促进市场交易,增进生产性活动;进行收入再分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高社会福利水平。(4)出现的时间不同 经济管制伴随着市场经济产生、发展的全过程。而宏观经济调控只有在社会充分认识到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并且已经建立起了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设施”以后,才会出现宏观经济调控。

2 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提高金融抗风险能力。

2.1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完善公司治理。

只有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步伐,才能健全公司治理机制,才能为银行的风险管理和防范提供根本的制度保障。在经济运行风险加大的情况下,这方面工作尤其要加强。在完善公司治理方面,我国商业银行要积极探索,提高公司治理水平,除建立三会制度,制定完善各种章程和规则以外,设计符合中国国情的产权制度。多元化、科学化的股权安排不仅有利于银行最高权力机构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而且拓宽了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渠道,有利于社会居民通过股权投资直接分享经营成果。

2.2加快传统业务转型,提高综合经营能力。

虽然当前国家金融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有利,但面对着日益严竣的国际经济形势,商业银行只有转变增长方式,由追求规模的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转向重视质量效益的集约型、精细化经营管理模式,加快业务转型,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综合经营能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减少对信贷投放的过度依赖,才能有效避免经济下行进而信贷紧缩带来的风险。当前在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并不能说明银行搞金融创新错了,搞综合经营错了,而是说明在创新中做好风险识别、信用评级和金融产品的定价工作,要防范道德风险。

2.3加快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

在经济上行时,银行的风险管理压力不大,经济下行以及紧缩政策是对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集中测试和考验。抓紧推进建立完善压力测试系统、建立完善客户分类和信用评级体系、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和风险资产组合管理能力。扎扎实时做好各项风险管理薄弱环节的建设工作,为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充分认识虚拟经济的特点,使之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3.1虚拟经济的特征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高投机性。

3.2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内在联系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经济范畴,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虚拟经济的产生源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为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是第一性的,虚拟经济是第二性的。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虚拟经济。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虚拟经济的超前发展,并不能带动实体经济的超速发展,反而会引发泡沫经济,而泡沫经济破裂又会引致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通过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是片面的。

3.3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的关系

虚拟经济的发展与投机活动始终是共存的,虚拟经济所提供的资本配置的高效率,是依靠投机活动实现的,虚拟经济所提供的风险规避功能也是通过投机者分摊的。虚拟经济相对于实体经济所具有的高风险、高收益特点,很容易吸引大批资金滞留于虚拟经济领域进行投机活动,而投机过度会引致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并形成泡沫经济。泡沫经济的产生是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直接结果。

3.4泡沫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危害

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致的泡沫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的巨大危害。泡沫经济所扭曲的资源配置方式,会严重损害一国的综合经济实力,阻碍一国的经济增长。扭曲资源配置方式、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阻碍农业、工业

等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虚拟经济的投机过度还会2、扭曲消费行为,恶化国际收支状况。

4 把提高企业效率作为经济增长的切入点

4.1进一步放开行政性垄断行业。垄断分为两种,一种是行政性垄断,一种是自然垄断。行政性垄断必须放开,而自然垄断则仍需要人们的必要控制, 行政性垄断是阻碍金融投资转化为现实投资的严重障碍。只有放开行政性垄断,进行充分的投资竞争,才能激活目前的经济。政府由原来的控制转变为对于这些行业的支持,通过各种政策倾斜,来鼓励各种投资。放开行政性垄断,对于整个社会都是有极大收益的。

4.2进一步规范政府的行政审批。行政审批是政府行使管理职能的一种表现。如果使用得当的话,对经济运行可以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政府应该积极的建立一套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从根本上解决行政审批过多过滥、环节繁多和监督乏力等弊端。对于那些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的行政审批坚决取消。对于那些可以由市场机制本身解决的问题,就由市场来解决。对于那些确实需要政府进行管理和调配的问题,也要尽量简化审批的过程和环节,使得企业可以很方便、快捷的得到审批。对于那些已有的、必要的行政审批我们也要加大监督力度。政府通过对行政审批制度的规范,将会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降低企业进行实业投资的成本,刺激企业将大量的资金引入到现实投资中来。

4.3解决社会保障水平虚高的问题。我国目前缺乏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不足是严重的问题。政府在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应认真的研究国情,在保障每个员工基本生活和要求的情况下,还要考虑改革对于企业的影响。应该协调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不能因为公平而影响效率。

猜你喜欢
泡沫经济宏观经济管制
即时经济:一场实时革命将颠覆宏观经济实践 精读
2021—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更新预测——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增速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从G20视角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放松管制
扩大需求: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最重要的选择
药价管制:多元利益目标的冲突与协调
不同地区开发商群体的囤地行为机理及其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