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戏曲中的“遥祭”“奠像”考

2009-06-22 02:36
文学界·人文 2009年3期

王 政

摘要:元明戏曲中有大量的祭祀风俗描写。它们都由一个侧面折射着古典戏曲文化蕴涵的深厚与绵远。或因其不是戏曲学主流的缘故,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事实上,从这个角度入手,开掘元明清三代剧作中的古俗包蕴,观察作为戏曲载体中的中国习俗文化内容,对于我们拓宽戏曲史研究视域、建构中国戏曲文化母题史,确有未可限量的意义。笔者近年来正由此出发,不嫌琐细地考证戏曲文献中一些具体的俗信母题或祭典形态,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以期描述中国戏曲民俗的整体面貌与文化渊源,进而建设华夏民族特点的中国戏曲民俗学体系。本文也本于上述思路,选择元明戏曲中“遥祭”“奠像”两种祭俗,加以考索,以求教于戏曲学界与民俗学界的同仁。

关键词:元明戏曲;祭俗;遥祭;奠像

中图分类号:120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3-001-03

古人认为死者的魂灵有其固定的凭依之处,像坟墓、祠庙、家山、旧住屋室、死亡之所等等。但如果奉祭时祭者远距上述地点的任何一处而又情必行之,那就只能选择遥祭(望祭)了。元明戏曲有具体描绘。《荆钗记》三十五出,王十朋与母祭投江而死的玉莲,老母云:“凌逼你好没存济,母子虔诚遥祭。”范受益《寻亲记》十七出,题即为《遥奠》。此出叙周娘子因其夫死于外地、不见尸骨,故奠云:“夫配边城已丧身,孤魂无主我无亲。可怜漠漠沙场鬼,……雨漠漠。魂飞障海头。”今日“望空遥奠一番,以表夫妻之情。丈夫,你被人陷害死无辜,……遥想天涯埋白骨”。陆采《怀香记》三十八出,午姐闻情郎“韩德真横死江中”,遂唤丫环“备些祭物,……对空遥奠一番。”丫环云:“灵位朝向何方?”午姐云:“天高地远,鬼神无所不在。……只把桌儿对着他平日过来的墙角便了。”徐复祚《投梭记》三十一出,谢鲲误以为元缥风已亡,便在江边祭她:“今日要到江头,望空遥奠缥风一番。以尽昔日之谊。……(生哭介)阿呀!我那缥风嗄!渺渺长江万里遥,知伊何处狎神鳌。……左右的,祭礼随分摆下便了,我知道你死在那一块也?……则这些半夜潮,千层浪,都是你冰霜血也。”又《精忠记》第二十六出,岳氏父子尸停大理寺,岳母及岳女无能近,也只得望空浇奠。“(老旦)孩儿,这是你父兄骨肉,你可主祭,待我随后。(小旦)谨依母亲慈命。我那爹爹,哥哥呵!父兄抱屈丧天涯,母子飘零最惨凄。血泪千行心欲碎,望空浇奠最伤悲。(绵搭絮)望空浇奠最伤悲,谁料父子衔冤,赴黄泉没转期。”

古之遥祭,也称“望”。最早是因要祭的山川之灵众多,且距离迢远、空间阻隔,不能随意及之,故就近摆设牲礼,遥望以祭。《日讲书经解义》卷一释《虞书》“望于山川”云:“遥祭日望……山川,在地之祗,不能亲至其地,则随其方向,遥望而祭。”胡渭《禹贡锥指》卷十八云:“山川辽逺,不可往祭。因四向为坛,遥祭之,故日:四望。”惠士竒《礼说》卷六“春官”条云:“望是不即之名。凡遥祭者,皆名为望。”丘浚《大学衍义补》卷六十三“祭祀祭告祈祷之礼”条云:“望祀天下之山川,徧索天下之荤神,盖以道里辽逺不能亲诣,望所在而遥祭之。”

古之帝陵之祀也用到遥祭。《旧五代史》卷一百十三《周书·太祖纪》载:“朕攻收河府时,见李家十八帝陵园广费钱物人力,……如无人去只遥祭”可也。《册府元龟》卷三十一《帝王部·奉先》云:“八年二月,以寒食节帝幸南莊,遥奠显陵”。《宋史·礼志二六》记:“大常寺言:‘春秋二仲,荐献诸陵,乞于行在法惠寺设位,望祭行礼。从之。”《清史稿·高宗纪一》则记:帝“遣官望祭……辽太祖陵。”

古之最具民间俗情的遥祭,可能还是人们伤悼于身边的亡者逝灵。或死者尸首在外无法确认,或死者坟枢在异地不可立往,或要祭的对象不在行祭者身处之地,等等,均以遥祭。《旧唐书·张柬之传》记边关国殇者云:“陛下之赤子,身膏野草,骸骨不归,老母幼子,哀号望祭于千里之外。”明顾清《东江家藏集》眷二十七《祭任母顾夫人文》云:外孙顾清,“谨缄辞具仪,遥祭于故任太夫人顾氏之灵。……薄宦所縻,奔赴无及,……言则可尽,情无可穷;南望吴山,不胜哽塞。”《山西通志》卷八十八《名宦·太原府》记张穆有德政,后“卒于道,士民遥奠之,哭声震野。”元许谦《白云集》卷三《代副使赵公祭扎忽[角寻]平章》云:“某司斛南邦,不能匍匐以发一恸,临风遥奠,以荐其蘩苹”。明王立道《具茨文集》眷七《祭吴封君文》云:“各守其官,相望千里;不获一展私情,谨束帛以遥奠”。

古代文人常撰写“祭文”、“祭诗”“挽章”痛悼故人亲友,这些多为遥祭范畴。《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九“不二斋文选”条记,张元忭“闻杨继盛死,为文遥祭之。”李东阳《懔麓堂集》卷九十六《沸县祭蒙泉翁外舅文》云:五月庚子,东阳“归过沸县,谨以瓣香斗酒之奠,遥祭于我外舅蒙泉先生岳公之墓”。明林俊《见素集》卷二十七《祭孙德成宗伯》载:巳卯六月,孙公一川死之。“林俊道杭,具香帛酒馔,遥祭焉。”元滕安《东庵集》卷四《挽石振元》云:“惊闻俊忽成长逝,自愧愚竦尚未还。一束生刍一壶酒,临风遥奠泪潺湲。”明贺复征《文章辨体橐选》卷七百五十八收黄汝亨《祭丁右武文》云:“遽闻公讣,涕演旁皇。……病骨无从,遥奠一觞。生惭鲍管,死愧范张。公如有知,我享我将。”

元明剧本叙写的遥祭,由于所祭对象多即剧中人生活圈子里的逝者及其“灵”,故对照古之各种遥祭的类型看,似属于后两种情形者居多,与望祀山川或望祭帝陵等宗教母题没有关系。

古人以为,但凡人的“像”(影像、画像、泥塑像、木石雕像等),均能承负生魂或死灵,并可供“魂灵”来凭依。因之,对生者或死者之“像”实施祭奠,其生魂死魄必即领知。剧曲中写实了这一点。《琵琶记》二十九出,五娘离家去京寻夫,云:“几年间和公婆厮守,如何舍得一旦撇了他?奴家自幼薄晓得些丹青,何似想象画取公婆真容,背着一路去,也似相亲傍的一般。但遇小祥忌辰,展开与他烧些香纸,奠些酒饭,也是奴家一点孝心。……真容既已描就了,就在这里烧些香纸,奠些酒饭,拜别了公婆出去。”这是画出死者的影像,作为祭祀对象。

古人祭奠死者像的较普遍。据张栻《永州府学先生祠记》,陈辉出任零陵知州,以为州学中已有范忠宣、范内翰、邹侍郎等像受祠,濂溪周先生也曾停于此州,而未敬奉。于是,建成周濂溪祠位,“绘像俨然”,以供祭奠。元欧阳玄《圭斋文集》卷九《江陵王新庙碑》记:江陵王诸孙以为王庙辽远,遂“于故第之侧,作正庙七间,中肖王像,……遇王之忌日,祭像前庙。”《鲁斋遗书》卷十四收《新郑祠堂记》云:元之鲁斋公生于新郑,原“县学有祠以祀”,因兵乱而废。后邓麟为县学训导,“乃即夫子宫墙东隙地营房三间,作先生像于中,以时致祀。”元吴师道《礼部集》卷一《南寕军载酒堂祠神乐章》记:彭震卿来儋耳,“访求眉山先生遗迹,……作载酒堂,肖

先生像,买田奉祀。”明王直《抑庵文后集》卷五《杨先生祠堂记》云:杨升有誉于乡闾,“徽人爱厚之”,于其“旧斋故址”建祠,“以奉先生像。凡诸弟子与先生子孙,得以岁时修祀焉。”明邱浚《重编琼台柬》卷二十二《萧阁老先生像赞》云:“先生捐馆者十有四年矣,浚不见先生者二十有三年矣。崴丙午,先生孙馔以画像见示,盏先生在翰林时所写者。浚老门生也,瞻仰遗容不胜感怆,乃命工重为装褶,焚香端拜……”明李时勉《古廉文集》卷三《潘氏祠堂记》云:“古者为郡县吏有功德及民者,民像而祠之,立碑以颂之。今州判(潘景岳)公功德在民,不异乎古之为政者,民之欲祠而颂之”。可见,奉祀影像乃古之常礼;《琵琶记》写赵五娘画公婆真容以行奠,有所本也。

古剧曲中,又有奠奉生人之像者。明徐翔《春波影》第三出,冯小青请画师为己写真。像成,喊老嬷嬷:“烦你挂在榻前,待我奠他杯酒儿。”其奠酒云:“小青,小青!此中岂有汝缘分乎?[耍孩儿]你那里秋波滴沥湘波冷,长守着孤帏只影,杯中梨酒莫辞倾,小青儿是你前身。博得个三更枝上留残照,煞强似二月街头卖早春。心如哽,卿须怜我,我也怜卿。”

又《还魂记》二十出,陈最良吹捧杜宝“遗爱”地方、应有“生祠碑文”云云,道姑问:“怎么叫做生祠?”陈云:“大祠宇塑老爷像供养,门上写着杜公之祠。”道姑云:“这等,不如就塑小姐在傍,我普同供养。”三十三出,道姑又云:“这梅花观,为着杜小姐而建。当初杜老爷分付陈教授看管,……便是杜老爷去后,(他)谎了一府州县士民人等许多分子,起了个生柯。昨日老身打从祠前过,猪屎也有,人屎也有。陈最良,陈最良……”据此,陈最良把墓庵变成了生祠。汤显祖《邯郸记》二十五出,司户官闻知皇帝诏回卢尚书,云:“地方要起老爷生祠,千年万载。”卢尚书没好气地说:“要立生祠,立在他狗排栏之上。”

汤显祖《南柯记》二十四出,皇家紫衣宫与商人对话也言及生祠:“[紫]听见公主可好?[商]俺们正去太爷生祠进香,保祝驸马公主二人千岁,千岁。[紫]你又不是这境内人民,保他则甚?[商]淳于爷到任二十年,人间夜户不闭,狗足生毛。便是俺们商旅,也往来安乐,知恩报恩。[紫]前面一伙老的,一伙秀才,一伙妇女,都捧着香往那里去?唱些甚么?[商]你是不知,这南柯郡自这太爷到任以来,雨顺风调,民安国泰。终年则是游嬉过日,口里都是德政歌谣。各乡村多写着太爷牌位儿供养。则这是大生祠,祠宇前后九进,堂高三丈,立有一丈五尺高的几座德政碑。碑上记他行过德政,二十年中,便一日行一件,也有七千二百多条。言之不尽。”到三十四出,驸马由南柯府调还京师,众人泣云:“留不得,只早晚生祠中跪祝赞。”

古代生祠中,一般都绘立生者像以奠奉。生祠之祭,使得对生者“像”的祀奉,成为古人祭俗中的一种特例。宋李昴英《文溪集》卷五《书菊坡先生蒲涧生祠记》载:“端平二年二月二日,广人奉菊坡先生像生祠之。先生拒之峻,不能止也。”宋李之仪《姑溪居士后集》卷二十《上柱国折公墓志铭》记乡民尊奉折公云:“闻公之来,扶携出迎,不遽数千里,至巷无居人。夜则望公所舍,焚香膜拜。其所履胫之地,皆家啬公像而生祠之,有至每食必祷者。”宋王珪《华阳集》卷五十八《王懿敏公素墓志铭》记:“(懿敏)公在渭与蜀,尤有爱于民,(民)皆图公像而生祠之。”又卷五十六《贾昌朝墓志铭》云:“(昌朝)为政,乐易而不苛。前后累镇许魏,民皆见思,图其像学舍而生祠之。”明何乔新《椒邱文集》卷十三《两浙都转运使前建昌太守江侯生祠记》载,江侯有惠政,成化五年,郡之人闻其致政,“相与择地于县东隅作屋三间,肖侯像其中,前为亭三楹,以为展拜之所,岁时必谒焉,饮食必祝焉,水旱疫疠必祷焉,事有不平者必号于庭而想焉。”明孙继皋《宗伯集》卷九《亚中大夫湖广布政使司右参政公墓志铭》记马瀛浒:“公所至,美声迹,去而人讴思之不衰,为立像生祠之者,比比然也。”由是可知,元明剧曲描写剧中人奠祭生者、或以生者像为祀奉对象,原非奇诡之行;它亦基于历史生活的原本事实。

由上面的考索可以发现,元明剧曲写及的这几种祭俗本即长期积淀于社会风习中。戏曲家忠实于他所摹写的客观对象,将之采进艺术叙事,反映了一种细节真实的创作倾向,此其一。其二,让剧中人置身于俗事氛围中,其形象特质与生存境况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历史化、“风尚化”了;形象的“文化品相”或时代色调,即点染出来了。其三,从我们的考证看,剧家所写之祭俗,在其它体裁文献中亦多有反映。说明这些祭俗现象作为“传统的因子”在古代文化传承中已是某种较稳定的东西。而这种“稳定的东西”正是中国戏曲母题学应该关注的内容;对它们研究的主要价值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