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走过二零零八

2009-06-23 07:07
先锋慈善 2009年2期
关键词:赛会灾区志愿

2008大事记

●全力以赴开展抗震救灾志愿服务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共青团四川省委成立志愿者工作组,组织开展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工作,第一时间发布招募公告,第一时间招募志愿者,第一时间派遣志愿服务队伍,有力有序有效组织志愿者在抢险救援、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心理抚慰、物资转运等方面参与抗震救灾。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团组织累计接受志愿者报名118万余人,有组织派遣志愿者18万余人,开展志愿服务达178万余人次,涌现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绵竹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全国抗震救灾模范陈岩、蒙祖海、尹春龙等先进集体和个人。省统计局统计结果显示,67.3%的灾区群众表示接受过志愿者的服务。对志愿者的服务工作,综合满意度为93.4%。其中,非常满意的占61.4%。

当抗震救灾从抢险救援转入恢复重建阶段后,志愿服务从应急转入常态。团省委及时从志愿者队伍、组织、资金、阵地等方面入手,夯实志愿服务基础,强化服务保障,构建长效接力机制,深入持久有效开展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如构建四川应急志愿服务体系;强化志愿服务社会保障机制:推动志愿服务立法进程等。

●圆满完成奥运会志愿服务任务

按照北京奥组委有关工作要求,有序组织、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服务各项工作任务,为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积极贡献。四川籍志愿者胡晓受到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的亲切接见,四川籍志愿者付曦在闭幕式上接受国际奥委会委员的献花。在京服务期间,组织志愿者团队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安保、急救、报道、文娱、后勤和联络等6个工作小组,制定了志愿者在京期间的生活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工作例会制度、联络员汇报制度和志愿者请销假制度,建立了应急管理方案和紧急情况处理流程。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临时团支部,加强领导,带好队伍。编印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四川赛会志愿者工作手册》,编发了10多期《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四川赛会志愿者工作简报》,圆满完成了协助工作人员开展秩序维护、出入场引导、查验票证、安检,为中外宾客提供语言翻译、场馆周边设施介绍,为观众提供引导、咨询等服务。

●推进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

组织人员深入调研,针对留守学生和工作开展实际需要,科学做好长远工作规划,制发《关于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基本全覆盖工作的意见》,提出以“留守学生之家”为基础阵地,以结对帮扶和流动服务为主要形式,以各类关爱活动为重要补充,构建党政主导、团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网络,有效服务农村留守学生。

针对我省地震灾区留守学生数量增加,但留守学生之家等关爱阵地损毁严重,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扩大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四川项目实施规模至400人,进一步提高志愿者的招募数量和质量,增加受援县范围,为关爱工作提供积极的人力、智力支持。同时,在留守学生之家阵地建设上,继续向灾区倾斜,在功能上突出心理服务、爱心书屋等特色,切实服务灾区留守学生。

●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为有力服务抗震救灾、灾后重建,2008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根据灾区恢复重建需求,紧急新增抗震救灾专项。全国920余所高校的19698名大学生积极响应,踊跃报名,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博士生40人,硕士生1141人,党员数占30%。志愿者报名人数和综合素质均为历年最高。按照“对口支援、定向招募、择优录取”的原则,在北京、上海、广东等东(中)部20个省(市)和四川省内招募了1000名心理学、医疗卫生、工程建筑、农业技术、社会工作等灾区灾后重建急需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赴我省汶川、北川、青川等31个受灾县(市、区)开展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加上我省原计划招募派遣的1521名常规专项志愿者,2008年全省共有2521名志愿者在我省21个市(州)的81个县(市、区)开展志愿服务,为服务“两个加快”作贡献。

猜你喜欢
赛会灾区志愿
The Price of Beauty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志愿小队出动
从“人性”到“精神”:西方先哲对古希腊赛会的洞察与理性建构
花溪区委离退局积极为云南鲁甸灾区捐款献爱心
灾区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