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农村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2009-06-25 08:42于基兵
物理教学探讨 2009年5期
关键词:农村高中教育改革新课程

谢 宏 于基兵

摘要:高中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农村中学由于受到生源质量、实验室资源、课时问题及社会评价和教师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中遇到了严重阻碍。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高中;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9)5(S)-0064-3

安徽省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已近三年时间, 笔者作为参与农村高中新课程改革实践的物理教师、物理实验室管理员,对农村中学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本文根据

自身参与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主要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在农村中学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进行简单论述和分析,希望能引起同行和主管教育行政领导的重视。

1 农村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的具体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简称为“三维目标”。三维目标对物理课程的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是衡量物理新课程教学效果的基本准则,要达到该目标,物理新课程教学对课程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因素。

高中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在某些方面对课程资源有着更高更特殊的要求。农村中学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其课程资源的建设远远落后于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资源严重短缺。所以农村高中物理新课标的实施遇到了很多困难:绝大多数物理教师起初都有一种“戴着镣铐跳舞”的感觉。他们既无法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进行教学,也不能完全沿袭传统教学方式,只能根据教学经验来组织教学。老师上课投入了极大的精力,表面上看课堂气氛很活跃,结果是考试成绩一塌糊涂,老师失望,家长质疑(省示范高中的物理教师也都有同感)。受到挫折后,老师一般分为两个群体,一个群体(占多数)的做法是:你喊你的,我做我的,公开课示范课按新课程要求上,平常按照原来的经验教学。结果此群体老师所带的班级(平行班)考试成绩总好于其他班级,得到了领导的表扬、社会的承认。相反,另一群体老师在困惑中摸索,坚持新课程改革,但由于学生考试成绩不好,遭受非议,个个身心疲惫,心中凄凉,大有打退堂鼓之意。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2 农村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困难分析

笔者作了一些简单的调查与分析,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生源质量很低

农村高中所招学生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考制度与高中招生政策,得不到优质生从而使得农村高中无法正常发展。

首先,高中招生政策使择校之风越演越烈,从而导致农村普通高中所招学生的文化基础和综合素质低到了让人惊讶的程度。笔者所在地区2006年高中招生情况是:考试总分440分,其中省示范高中录取分数线为380分;市示范高中录取分数线为330分;最后农村中学录取的分数线只有200分。这样的招生政策对农村中学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农村高中的生源质量逐年下降。这样的学生除了学习基础差、接受能力弱外,学习的自觉性更不好,有时学校连正常的教学秩序都难以维持,违反校纪校规是常见之事,更不要说进行素质教育了。 其次,虽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走在高中课程改革之前,搞得“轰轰烈烈”,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然而,结果是九年义务教育改革和中考制度的改革,导致学生和家长形成了“义务教育阶段只要学好语、数、外三科就行”的错误思想,因为只有这三门功课学习成绩才是决定学生升学的关键。虽然从三年级开始就开设了《科学》,但农村小学课程资源不足,根本就没有专职教师来上课。

另外,现在中考只有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考试成绩计入总分。对于学生来说只要能考上高中就行,所以平时只要学好语文、数学、英语就行。而这样的制度对于示范高中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优秀学生想上示范高中,他们在平时学习中对物理的学习自然不会放松,否则在中考中就无法得到A等级而失去上示范高中的资格;但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来说,自知上示范高中无望,而农村高中招生对理化考试等级几乎没有要求,所以可以说是不用学好初中物理的。升入农村高中高一年级的学生有的对物理知识知之甚少,更不要说物理思想和物理思维方式了。笔者曾经对自己所带的高一三个班的新生(共201人)作过一次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摸底检测,结果均分为17.84分,及格率是1.25%,得20分以下的人数占86.72%。

2.2 实验室资源严重匮乏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极为重要。新课程标准注重实验教学的功能,对实验教学的要求大为提高。比如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不仅把一些以往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改成了探究性实验,而且新增了一些探究性实验,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物理新教材中实验内容的丰富提高了对学校物理实验室资源的要求。但是农村高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与主管部门重视程度的不足,学校在实验室建设的投入远远跟不上新教材中对现代教学设备的需求。笔者之一作为本校物理实验室兼职管理员对本校的实验室设备非常清楚(在农村中学中该校的实验室资源还算是比较好的),初中物理实验器材偶尔还可以添置一些,高中物理实验器材几年来从未添置过,学校连一台好的电磁打点计时器都没有,新教材提到的很多仪器连教师都没有看到过,更不要说使用了。总之,学校现有的实验器材连一些演示实验都无法完成,更不要说完成学生分组探究性实验了。在学生的基础知识很薄弱的情况下,实验室资源又完全不能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如何实现新课程标准中的各项培养目标,这是农村中学物理教师感到十分棘手的事情。

2.3 教学课时不足阻碍新课标的正常实施

高中物理新课标要求每个模块40课时(含每个模块的复习考试所用的4课时)。若每周两课时,《必修1》和《必修2》要在两个学期(即高一年级)内必须学完。而在原来的教学大纲对上述课程内容安排的总课时为158,据笔者回忆当时各个学校高一物理每周实际安排的课时一般为4课时,有的更多。也就是说现在要用不到原来一半的课时量完成比原来更多的教学内容。物理教师个个都感到课时很紧张,都在赶时间完成任务,根本不敢拿出时间来让学生去探究,否则可能会出现不能按时完成教学进度的局面,更何况农村高中的学生基础薄弱和课程资源缺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农村中学在原来的实际教学中很少开设音乐、美术、通用技术等课程(除特色班以外),体育课往往也未实施,高中能否毕业和这些学科并没有任何关系。而新的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各学期必须开齐、开足各门功课,每个学科必须拿到相应的学分才能毕业。对于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课程,由于新高考的原因学校自然增加了相应的课时,学校再想增加物理课时量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2.4 传统教学经验的负迁移作用与新高考方案实施对新课程的影响

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以及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处理新事物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积极的为正迁移,消极的为负迁移或干扰。传统教育是应试教育,中老年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都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而新课标要求的是素质教育,要从三维目标出发组织教学活动。要让这些教师放弃多年来总结的经验,突然改变教学方式,去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是很难的,这需要一个过程。

在新课标背景下新的高考方案尚未实施或实施的结果如何尚未得到评价之前,教师谁也不敢过于冒险,因为现实社会对一个教师的评价主要还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家长来说,不管你怎么改革,只要能让自己的孩子考上好大学的课标就是好课标,能让自己的孩子考取好大学的教师就是好教师。目前对于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的思想仍然比较严重,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比自己的孩子考上好大学更重要了(其实城市的家庭亦如此)。对于一个农村高中教师来说在生源质量和教学设施比较差、课时紧张、社会各界对高考成绩过于追求的情况下,要完成新课标的要求,面临的困难是何等艰巨!

3 几点建议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要逐渐改革高中招生制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从小学开始把素质教育尤其是文化科学素质教育要落到实处。切实改变高中招生中越演越烈的择校之风,提高农村中学生源质量。

其次,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学校的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农村中学的教学设施,学校要加强实验室资源建设。

最后,我们物理教师要从思想上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加强学习,要积极主动进行继续教育,参加新教材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要优化教育经验,善于利用现有条件和农村教师能吃苦耐劳的优势快速适应新的教学需要。

总之,农村高中物理教育改革的前途是光明的,困难是暂时的,是能够克服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大昌.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简介,试报通讯 ,物理专辑(一)[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

[3]彭前程.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试报通讯,物理专辑(一)[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

[4]俞文钊, 杨治良. 教育心理学,实用心理咨询大全[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

(栏目编辑张正严)

猜你喜欢
农村高中教育改革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还需完善的农村高中语文教学
新成立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浅谈农村高中班主任管理
如何打造农村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课堂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