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SWOT分析及对策措施

2009-06-28 03:34殷晓婷
消费导刊 2009年18期
关键词:服务外包对策措施

殷晓婷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以制造业转移为特点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惠的引资政策,良好的经济增长势头以及稳定的政治环境,在发达国家的“制造外包”中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挤入“国际化链条”并成为其中一环。如今,随着制造业部门创造利润和附加值速度的逐渐趋缓,以吸引发达国家“服务外包”为特点的新一轮竞争在发展中国家展开。本文在对我国的服务外包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服务外包 优势劣势 机遇威胁 对策措施

一、服务外包的内涵

国际上,服务外包一词最早出现在查尔斯·盖伊和詹姆斯·艾辛格合著的《企业外包模式》一书中,在该书中,他们将外包分为活动外包、服务外包、内包、合包和利益关系等五种形式,并将服务外包定义为:仔细选择、雇佣专业的外部服务供应商,促进企业组织再定义、再聚焦,并在必要时,根据服务供应商的专业积累,创新扩大服务层面。如果管理得宜,就深层的策略面而言,组织可从与服务供应商的合作中获益,并促使企业更专注其擅长、具备竞争优势的业务。

国内,对服务外包最早阐释的学者是毕小青 (2000),其曾在《“外包”的动机及其实现形式》一文中提到了制造环节的外包与辅助环节外包的区分,这里的辅助环节外包包括:专业文件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和送货后勤,可被视为服务外包;毛爱亮(2006) 将服务外包称为“一种管理模式”,其指出:服务外包的定义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严启发将服务外包视为“经营方式”,其写道:服务外包是指近年来发达国家将高科技产业或服务业的部分业务外包到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或地区的经营方式。

尽管目前服务外包还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但可总结出,服务外包是指作为企业将服务流程以商业形式发包给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经济活动,它是一种离岸外包,是跨国公司将其服务职能分开,并在地理位置多元化的基础上,或是将某项工作承包给第三方,或是在海外某地设立分支机构从事这项工作,将其中一部分职能外包到国外某些成本较低的地方,以降低成本,获取更高的利润。它的本质是企业以价值链管理为基础,将其非核心业务通过合同方式发包、分包或转包给本企业之外的服务提供者,以提高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跨国生产组织模式。

二、我国服务外包的SWOT分析

服务外包的不断扩大,不仅成为各公司竞争战略的核心,也改变着各国在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位置。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正在从以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制造业外包为主,向现代制造业外包和承接服务业外包并举转变。SWOT分析是把内外环境所形成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分析,以寻找制订适合实际情况的对策的方法。

1.优势分析

(1)政府支持。商务部已正式启动推动我国服务外包加快发展的“千百十”工程,每年投入不少于一亿元资金,在今后3到5年内建设十个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基地,推动一百家跨国公司将其部分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同时培养一千家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大型企业,以全方位接纳国际服务外包业务。

(2)中国人力资源丰富,人才成本低廉。首先,随着高校的扩招,经过多年的教育积累,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较大的知识人才储备;其次,生产、制造、加工、装配过程只要依赖操作工,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普通的工人就可以胜任;最后,中国劳动力极为低廉,在人力成本支出方面,可以为全球企业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3)中国拥有较大的制造业市场,拉动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据资料统计,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有近450家已经在中国投资,部分公司在中国设立了地区总部。大量的外包服务产生于制造企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数目庞大的跨国公司是中国外包服务的潜在客户。

2.劣势分析

(1)中国缺乏大量英语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具有国际经验的高端人才。首先,英语能力是外包服务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但在我国,英语应用水平普遍较差。其次,中国的工程和计算机毕业生的理论知识虽牢固,但实际操作能力却不尽如人意。最后,缺乏具有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和管理能力的高端人才,将导致我国服务外包企业接包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

(2)国内对服务外包业的认知度不够。在上海有关部门对发展服务外包进行的长达半年的调研中,发现社会各界对服务外包的认知度不够,对其内涵、表现形式、发展规律等缺乏深入了解。行业成熟度不高将影响服务外包的发展。

(3)中国的教育、金融、会计等体系和欧美国家不同,成为服务外包发展的障碍。中国的教育、金融、会计等体系没有和国际惯例完全接轨,这些情况会制约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

(4)法律规范不够。这主要表现在法律不健全、监管制度不完善。一是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二是监控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三是缺乏规范的纠纷处理机制。

3.机会分析

(1)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转移。新兴市场国家劳动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是关键的动力。跨国公司为进一步加强其核心竞争力,将其业务由发达国家向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和地区转移,这给中国企业改进业务价值链、发展自己外包品牌创造了机会。

(2)我国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刺激了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发展服务外包不仅给中国带来大量高收入、高技能的工作,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还能极大的促进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3)一些跨国企业把内部难以开发或开发成本较高的互补性技术和知识进行外包,使中国有了承接某些高技术、知识和技能密集的服务业机会,也有了向跨国企业团队学习、交流扩散技术和经验的机会。

(4)跨国企业为提高服务品质和改进服务质量进行服务外包,使中国有了承接全面提高服务品质的业务机会,有利于促进中国服务业的管理创新,扩大中国企业的国际服务市场份额,提升国际竞争力以及提升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4.威胁分析

(1)风险问题。首先,选择正确供应商的风险,即他们能否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长期地给发包者提供所要求的最佳技能和服务能力;其次,放任外国企业对中国外包,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某些环节和现代服务业的外包,会使自身的竞争能力弱化;最后,还有合同风险、国家风险、信息风险等。

(2)不利于我们发展先进技术,参与产业链中的核心和高端业务流程。外包方不会把自身具有绝对优势的核心业务外包给我们,他们始终掌握核心的业务和技术,我们始终被锁定在外包产业的业务中,在产品的价值链中始终处于劣势。

(3)发展世界级的企业成为问题。由于我们的外包业务始终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使得我们不能真正成为世界级企业而享有世界知名品牌,无法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4)印度等国家服务外包对中国的挑战。在亚洲其他国家的竞争日益加剧的格局中,中国并不具备显著优势。如印度由于有其丰富的经验作为支撑,再加上语言、软件产业发展等因素,众多的外企在选择时会首选印度。另外,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既具有语言优势也具有成本优势,这些都成为我国服务外包业发展的威胁。

三、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对策措施

(一)发挥比较优势

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承接软件开发、通讯信息等技术密集型外包业务,以及商业服务、营销、旅游等劳动密集型外包业务。另一方面,发挥我国承接日韩服务外包的比较优势,以发展日韩市场为立足点,稳步开拓欧美市场。从政府层面积极推动中日、中韩软件企业继续合作,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对日韩服务出口。在此基础上,稳步开拓欧美市场,很多欧美企业注重IT投入的经济效益,会在全球市场“采购”物美价廉的软件工程服务。因此,对欧美市场的定位可以采用“客户IT部门海外延伸”的模式,即将我们的软件出口企业发展成为欧美客户信息技术部门海外的延伸,使其与对方的IT部门互补,如,我方负责主要工程技术工作,对方IT部门负责与其他部门联络和一定的技术服务。

(二)培养服务外包方面的专业人才

虽然我国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有优势,但我国企业要想真正成为世界一流的服务供应商,只依靠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是远远不够的,成熟的服务业不能长期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来维持竞争优势,必须依靠大量专业人才在服务质量和技术提升方面取得竞争优势。目前中国的服务外包人才呈现出结构性的失衡状态,为此,政府应当改变自身的人才引进战略,加大有关的职业技术教育,重视双语人才、软件出口人才的培养,使人才结构呈现梯次状态。既要注重管理者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他们在战略策划、项目管理、组织领导、沟通谈判、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实力;还要围绕服务外包的需求,培养外包方案的专业策划及运作中的具体操作人才;同时也要培养一些具有很强的纪律性,能够耐心地执行重复而枯燥的工作较为低层次的人才。除了自己培养以外,还可以注意吸引具有专业和语言优势的海外留学生回国工作。

(三)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构建诚信的商业环境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构建诚信的商业环境是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重要因素。信息安全已成为服务外包转移方选择承接方的一个重要标准。承接方对服务外包转移方提供的信息,如果不能按照要求和合同约定,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一旦向第三方泄露或不经意披露出去,承接方将承担法律责任。从服务外包转移方对承接方的要求看,承接方的风险管理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印度在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印度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较早与欧美接轨,公民、企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2000年印度正式生效的《信息技术法》对非法传播计算机病毒、干扰服务、复制软件、篡改源文件、伪造电子签名等违法行为都规定了具体的惩治条款。印度服务外包企业自身的商业秘密保护意识和手段也趋于完善。针对服务外包业,我国应加大对软件盗版等侵害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引导企业诚实守信,严格履行合同,保守客户商业机密,遵守国际上的信息保密规则,建立有效的数据安全机制来规范金融服务领域的商业秩序。

(四)不断革新和进步,保持服务外包的合作关系

企业在与国际运营商进行服务外包合作的同时,必须适应国际运营商带来的先进管理理念和做法。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加入服务外包的行列,以往某一行业形成的格局正在发生着变化。一般来说,服务外包国际运营商不会轻率地变更长期合作伙伴。因此,对于服务外包以往的客户要加强沟通,才能保持长久合作关系。而对于新进入服务外包领域的企业必须设法取得国际运营商的认知和信任才有可能争取到订单。一方面作为供货商必须明白永远是同最挑剔的顾客打交道;另一方面供货商必须懂得,国际运营商支付给的价格里包括从企业购买到的一种保险和承诺只要服务外包的合约在继续进行,该企业必须是世界水平最高的供应商。这就意味着国际运营商实际上是把提高加工水平和不断创新的研发费用强加给了企业,企业只有 不断革新和进步才能保持服务外包的合作关系。

(五)培育大企业,营造有竞争力的国家品牌

一方面应鼓励国内企业兼并、强强联合,国内外服务商优势互补、战略合作。比如印度的IT服务提供商关注中国巨大的市场与机会,并想借助中国企业之力进入诸如韩日(因文化价值观念差异印度难以进入)等市场:中国可以和印度等外资合作,向拥有大量中高端熟练专业人员和丰富的管理大型开发项目经验的印度公司取经,学会“用客户的语言、用业务的语言”来沟通,累积服务外包从业经验。另一方面从国家层面打造“世界办公室”或“中国服务”等形象。通过有影响力、能够真正代表国家服务外包行业的行业组织,在国际上针对中国的独特优势定位开展品牌建设活动,提升产业整体形象,有效消除国际客户对中国服务能力的主要顾虑 。

(六)引导外包产业攀升高端,大力发展业务流程外包(BPO)

未来,很多传统行业将产生大量BPO项目,到2010年BPO的全球市场规模将会达到2800亿美元。金融、建筑、法律、会计、旅游、运输、仓储等各个行业都已经出现业务流程外包的萌芽。其对我国相关领域的拉动和提升效果是难以估量的,这与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目标完全一致。我国 ITO业务已经进入高速增长期,而对于有ITO背景的企业来说,进入BPO市场更有优势,他们不仅拥有大量的可能产生BPO业务的客户群,同时对于客户业务的理解更使其能在咨询和服务的基础上顺利进入BPO市场。为了提升服务外包的利润率,应全方位、多层次承接各种类型服务外包,促使中国服务外包产业从价值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推进。

参考文献

[1]荆文博:全球外包服务发展与风险规避,《中国科技投资》,2007年第一期

[2]聂平香: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取向和战略选择,《国际经济合作》,2007年第七期

[3]马秀红:中国服务业一定能够取得快速发展,《中国外资》,2007年第十期

[4]刘志彪:服务业外包与中国新经济力量的战略崛起,《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四期

[5]姜荣春:中国服务外包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策略,《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第五期

猜你喜欢
服务外包对策措施
河北承接京津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研究
服务外包如何影响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与绩效?
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外包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城管服务外包引出城管权力扩大问题分析
提高烟草基层防控廉政风险有效性的对策和措施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医院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预警措施探析
浅谈“社区图书馆”建设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布局河北文化发展新常态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