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网络传播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2009-06-28 03:34吕月米
消费导刊 2009年18期
关键词:网络传播科学发展和谐社会

[摘 要]作为科技文明的产物,网络在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何用科学发展观引领规范网络传播,成为当前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分析网络传播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双重效应,以及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网络传播等问题,尝试着做些理论探讨。

[关键词]网络传播 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 双重效应

基金来源: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课题编号:06M09

作者简介:吕月米(1970-),女,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网络传播、视觉传播。

引言

早年美国社会学家杜威在《民主与教育》[1]一书中就概括了“社会存在于传播之中”。今天,网络传播更是全方位地渗透到社会各领域,彻底动摇了传统的固定空间交往模式,促进了社会价值取向的转变,引发了生存、生活、工作、思维、交往等一系列方式的革新。

网络传播体现了科技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应和了科学发展观在网络时代与时俱进的新发展。当前中国仍处社会转型期,“和谐社会”理论为转型期网络传播提供了目标和准则,二者统一于“发展”的主题之下。

推动网络的科学传播,就是“坚持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以科学发展观促进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共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网络发展概况

萌芽于上世纪50年代的信息技术,借助计算机网络把人类带入知识生产力为主的数字时代。在带来丰足财富的同时还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大大加快了历史发展进程。

自1994年4月我国加入国际互联网以来,网络在我国获得飞速发展。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3.38亿,网络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普及率达到25.5%,保持持续稳步增长[3]。

网络数字化进程正快速全面影响到社会各层面:电子政务迈上新台阶;农村信息化进程加快;电子商务如火如荼,已形成以基础电信运营业为主体、综合性门户网站和各专业网站为补充的发展格局;互联网应用日趋多样,行业管理逐渐规范。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安全保障不力,区域发展失衡等发展现状。

二、网络传播的特点

网络社会具有与物理世界不同的技术构架和思想基础,其传播特征归纳如下[4]:

1.虚拟性和隐秘性

虚拟性是网络传播的本质特征,它给人际交流和角色扮演带来“脱离肉体效应”,只通过符号来相互作用,具有“屏幕的安全性”。

2.数字和符号化的交互性

美国学者Elliot King认为交互性有两层含义:用户可控制获得信息的顺序;传播者与接受者信息互动和反馈关系。它以数字和符号化的信息流来体现。

3.全球共享的开放性

网络结构的技术核心是完全开放性,由此形成了网络传播的全球共享、广域参与等时空特征。

4.即时性、全时性和非线性

网络传播不受出版周期、播出时段限制,大量非线性超链接突破时空限制,可全天候实时刷新最新动态。

5.传播模式复合性、丰富性和多元性

网络传播途径多样:电邮、即时通信、网络电话、网站、论坛、聊天室、博客、SNS等日益为人们熟悉。网络传播的多元性可概括表现为:①明确的身份归属;②提供特定的兴趣和精神空间;③建立某种意义的互助合作;④传播和共享信息知识;⑤发表个人观点的场所;⑥进行“交易”的平台;⑦网络技术的实验和集成平台[5]。

6.传播主体广泛性、去中心化和分散化

网络的广泛、分散化使社会关系趋于多元和复杂,每个人可以随意出入自由发言,网络社区赋予网民归属感的同时,又使人际关系呈现松散而脆弱的一面。

7.平等性与非平等性

网民表达心声的机会均等,现实等级差异在网际消弭。但拥有知识、思维敏捷并擅长传播技巧的人往往成为传播主导,因此从传播角度看,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人人平等。

8.亚文化性

网络的广阔性和网民的复杂性导致价值观的多样,不同文化的碰撞交融,促进了跨文化传播。如果说现实世界是主流文化,那么网上世界就是亚文化。

以上特性外,我们还应看到网络发展不均衡、管理技术要求高等特性。

三、网络传播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双重效应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系统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各子系统、要素之间处于互相促进、良性运行、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状态。其主要特征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6]。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已成为社会共识。

网络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并逐渐与物理世界融合为具有社会连带意义的实在。网络传播效果是现实社会传播效果的直接反映。网络的科学传播有利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网络管理不善易引发矛盾、涣散人心,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可以说网络发展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

(一)网络传播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积极作用

1.网络渗透到社会经济活动中,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网络在商务、教育、医疗、金融、工农业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并朝着纵深发展,带动了生产、销售、运营、管理等诸多环节的融合;还带动了网游、IT、媒体、出版业等相关产业的进步。与移动网相结合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在公安、证券、交通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行业应用是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前景广阔。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在支付、运营、物流、渠道建设等方面发展迅速,相关法律不断健全,电子商务环境逐年改善。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可达25100亿,估计未来两年仍逆势增长,2010年可达32200亿人民币[7]。

2.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1)“电子政务”是中国政治文明的推进器

和谐的民主社会其真正要义在于突出公民的主体意识,将公民、国家、体制置于平等地位,公民不只是自上而下的被动接受者,更是自下而上的参与者,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

长期以来因通信环境落后,政府与公民间存在多重沟通障碍,网络的普及将深院高墙的政府管理转向了普众,以民主的方式为政治决策和民意表达搭建平台。1999年我国政府正式启动政府信息化建设进程,并定为中国的政府上网年。政府上网提高了行政决策的速度和透明度,如政府网站上的企业注册,一次性就点击完成,不必来回奔波。同时也为公民提供了非等级、非约束、非泄露身份的直接参政渠道,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意愿表达权与民主监督权得到了极大保障。

(2)“网络民主”促进民主法制建设

马克·斯劳卡在1995年最早提出了“网络民主”一词,即以网络为媒介的民主,它包含了网民、网络空间和政治意愿表达,摈弃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中心结构,形成人与人之间平等、非中心结构,还表现出话语的多元化和异位化[8]。

和谐社会建设特征之一是民主法治。网络海量、即时和跨地域特性为普法搭建了崭新平台,激活了民主参与热情。08年6月20日上午10点26分,胡锦涛来到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们进行了22分钟的在线交流,71.9%公众认为网络表达成中国式民主新通道。网络民主正发挥出政治输入和反馈、政治监督和纠错、政治宣泄和矛盾缓冲等功能[9]。

(3)“网络舆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和谐社会建设特征之二是公平正义,即社会各方利益得到妥善协调,各类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10]。

网络传播在舆论引导上较传统媒体更迅速、广泛、直接、有针对性,大大拓展了社会可监督对象的数量范围,成为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周久耕、林嘉祥、邓玉娇、逯军、飙车“70码”、“躲猫猫”等案,无不表现出网络舆论监督强势。人民日报曾撰文称网络监督已经成为畅达民意、维护权益、鞭挞腐败便捷而有效的手段,高达八成的网民非常看好网络监督的影响。

(4)“释放空间”有利于消减社会矛盾

目前中国社会因改革、转型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矛盾,表现为社会关系普遍紧张。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公众及时有效的意见宣泄,有利于社会情绪保持理性,稳定社会秩序,而安定有序正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特征。

网络提供了言论宣泄缓冲区,我们经常看到,随着事态缓解、情绪释放后,网络议题就发生衰变乃至终止,这表明网络有类似社会“安全阀”的意义。它在维持社会系统内稳性,调节社会关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种社会思潮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社会思潮空前多样: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主流思潮外,还有自由、保守、民主社会主义等非主流思潮。互联网的开放性,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尤其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来说,将会成为他们的第一信息来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开辟了新阵地。

(2)增强沟通,传递诚信友爱

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特征。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人民团结和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过往国难当头、国际纷纭中多次挽救了祖国,在信息时代为共建和谐精神家园更应发扬光大。

网络平等性缩短了人们物质、心理距离,为彼此搭起真诚友善、跨时空的爱心桥梁。“512汶川大地震”中,网络实行信息救援,不仅帮灾民团聚,还招募志愿者,130万人中1/3以上来自网上,及时支援了灾区。腾讯旗下的搜索品牌SOSO还推出寻人功能,副总裁邹小旻说:“SOSO 寻人频道会作为一个长期品牌,不仅为地震分离的人们,其他与亲人失散的也可以在这里发布消息,这样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11]。”新浪首个点击率过亿的草根博客Acosta,借助博客平台设置“温暖的一天”专区,需要帮助的人可以在上面留言得到帮助,博客里还有帮助儿童弱视专项基金、希望书库等公益宣传。

(3)促使社会充满活力

充满活力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网络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自由时间,海量、低成本的信息传播开辟了知识经济时代,使终身教育、素质教育、网络学校成为可能,逐步形成学习型的社会,高效并激发人们的能动性,使整个社会充满活力。

同时网络化交往使得各种社会交流范围扩大,加强了个人、部门、行业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沟通联系,促进人们丰富社会关系的形成。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全面发展也是实现人的全面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4)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题,人的个性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网络有助于发掘人的潜能:新的网络文化、高效的人际交流、新颖的沟通技能、便捷的外语学习、各类论坛……人们总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属。网络娱乐功能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随时随地可搜到的各种讯息,无国界连通环境使得人们的问题总能及时解决。因此网络非常有利于促进人的社会能力,成为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

4.加快信息化进程,促进先进文化和知识的共享与传播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卢光明专家曾指出:信息化的过程是各种信息和知识不断传播的过程,信息化的深层次诉求是知识与信息的社会共享。

网络的多边平等性打破时空限制,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互相交流,千差万别的文化观念、风土人情、政治信仰、价值观、伦理观、生活传统发生空前的碰撞和融合。网络全球开放性既方便我们学习借鉴优秀的文明成果,又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据统计,我国重点新闻网站页面浏览量约1/3来自国外网民的点击。中国通过网络对世界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加大。

同时中华民族所崇尚“天人合一”的和谐观、高扬的人文精神注重的群体整体价值的精髓,为抑制信息技术的负面效应提供了物质基础。这不仅为自身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而且可为其他民族提供有益参考,从而使和谐社会建设拥有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成为可能。

5.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可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建设还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未来学家的系列研究成果向全球警示,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是有限的,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网络经济使生产减少了对物理空间的依赖。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简化了以往繁杂的结算、洽谈、采购等程序。大量节能的新工具、新工艺、新流程、新材料随着网络经济不断涌现。如利用网络和专业软件进行工程绘图辅助设计,不仅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同时还异常准确高效。此外网络传播的海量、便捷直接减少了纸制品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态环境,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网络传播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负面影响

网络传播开阔了人们视野,一定程度上又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其自身存在的困境和悖论,也造成人们心理上的迷茫和行为上的障碍,其负面效应主要有:

1.网络传播主体良莠不齐,管理难以规范

相对于传统媒体正规审核的专业采编程序而言,网络传播的低门槛导致传播主体鱼龙混杂,信息真伪难辨,管理把关不严等问题。网络资源也常被一些抱有特定目的的反动势力所利用。

从现状来看,我国网络传播主体分为官网和非官网。各类官方传播主体属于政府的网上“喉舌”,在网络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商业网站相比,官方网络媒体实际相对弱势。而一些非官方网站为了提高点击率,不惜制作、传播隐蔽的色情、虚假、反动信息,想方设法逃避监管。

2.传播内容污染严重

科技发展和传播渠道的拓宽使信息“爆增”,网上信息加工的便捷导致大量干扰性、欺骗性、破坏性的垃圾信息混杂成“信息大杂烩”。诽谤谩骂、邮件炸弹、知识偷盗、病毒袭击、黑客入侵……这些是人们在追求“绝对自由”的过程中破坏了网络空间固有的传播规范所导致的后果[12]。

现代工业文明曾带来世界范围的环境污染,目前的网络文明所产生的大量信息垃圾则演变成了严重的网络信息污染。维纳将“信息的传播看做社会的神经系统”。[13]信息的不合理流动将引发社会神经系统的紊乱,导致社会关系紧张,严重影响社会和谐氛围。

(1)冗余信息造成巨大浪费。大量水贴、肆虐的垃圾邮件,无意义重复跟帖、连环转载等等侵占大量网络资源,影响效率。

(2)虚假信息误导大众。网络的开放与自由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制假、传假的重要工具。假广告、假新闻、假招聘等欺诈信息以及谣言、诽谤、以讹传讹充斥了整个网络。导致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极其低下。

(3)失去时效性的老化信息大量滞留网中,网站荒于更新,尤其是某些政府网站信息滞后,无法满足网民需要。

(4)色情与反动信息败坏社会风气,破坏社会稳定。网络多媒体及带宽技术为淫秽、反动信息的散布提供了便利,严重破坏和谐,对青少年成长尤其不利。

3.“沉默螺旋”下网络的有限民主

网络传播中“沉默螺旋”依然存在,版主的言论易被认同,“电子人群”只浏览不发言,或跟风附和、以讹传讹,相异意见日渐“沉默”,而某些观点易最后走向极端。

网络的“群体极化”和“协同过滤”带来的信息窄化和情绪化,及网络的隐蔽性和离散性下的非理性参与,都将影响网络民主功能的发挥。参与主体的结构性限制也影响网络民主的深度和广度[14]。网络舆论除了具备真实性外,还具有偏激性、夸大性和煽动性,以及大量的宣泄成分。据调查数据显示,有近六成受访者认为网友的意见比较偏激,情绪化。因此,目前的网络民主还只是一种存在着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的不一致的有限民主,其作用尚未充分显示[15]。

4.消解主流意识形态,信息殖民严重

互联网提供了文化的自由交流平台,同时也使各种价值取向的对立更为彰显,伪科学、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在网上登场,这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构成了挑战。传统媒体政府可以运用行政手段封堵,网络的广域、及时、交互性使信息全自由流动,政府控制困难。

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说,中国只要不拒绝网络,我们就有武器。当前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文化在网际盛传,其宣扬的民主、人权、自由思想极具吸引力,掩盖了其背后殖民侵略、极端个人主义的特性。西方思想的大量渗透,使人们逐渐认同并内化为自身信念,进而摒弃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这种“文化殖民”极有可能导致民众思想的混乱。

5.亚文化传播的极端化,导致社会关系紧张

网际匿名、隐蔽的特性与亚文化群体的认同需求不谋而合。亚文化群体的怪异、沉溺、反潮流、标新立异等特性与社会主流价值不符,孤僻的个体在网际聚集,形成更紧密的排他组织,对网络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并最喜用匿名和群发的方式传播极端言论。而网络传播快信息易失真的特点,可能同时放大人们的正义感或偏执性,形成强烈的关于共同信念的集体想象[16]。

当然网上也有生态主义、和平主义等建设性的亚文化群体。但有研究表明破坏性和对抗性的群体较建设性的群体更容易行动。

6.信息鸿沟依然严峻

信息鸿沟也叫“数字鸿沟”,是全球信息化进程中互联网普及与利用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割和贫富分化现象。 它不仅存在于国家之间,也存在不同地区、城乡间,不同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的阶层间也存在着巨大的信息鸿沟。

目前中国网民以青年为主,年轻人拥有信息源优势,而老年人在道德上占据高位,这易于诱发代际冲突。从网民分布看,城镇居民占近3/4,远远高于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许多人根本没听说过网络,使弱势群体被信息抛弃。在我国信息鸿沟已成为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之后的“第四大差别”。[17]它直接导致社会结构失衡、贫富不均、秩序紊乱、发展乏力,甚至引发社会对立和冲突,这无疑对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严重隐忧和现实威胁。

7.网络信息安全堪忧

网络的自由表达使自觉或不自觉地侵犯隐私、侵犯知识产权和名誉权的现象随处可见。十年前复旦研究生杨威因非法入侵攻击上海某网络公司,被警方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罪名逮捕,这是自我国新《刑法》实施以来第一起网络犯罪刑事案件,由此,计算机及网络犯罪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此外还有窃密、病毒、黑客、恐怖活动、洗钱、造谣、诈骗、色情、赌博……一系列网上违法行为给人们的生活和国家安全带来祸患。

网络犯罪已成严重的全球威胁,美国联邦调查局去年称“蠕虫”“特洛伊木马”等病毒每年使美国损失约119亿美元,全球网络安全成本已占到互连网建设总投资的15%。除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外,各国政治上也有极大风险。政府网站已成为有一定政治目的黑客的主攻对象,世界冲突由此蔓延到网上。

8.现代信息技术“双刃”效应,法制建设滞后

身份的虚拟易使网民的道德约束机制失效而犯罪,而广域、虚拟和匿名性使得网上违法便捷而取证艰难,因此制定出始终有效的法律法规难度很大。

自1994年2月18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第147号令)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网络法规。但总体上看,这些立法只覆盖了部分领域,相关条文还不够贴切,种种专项整治只一时有效,存在规范对象窄、定罪量刑标准不明、对新型网络犯罪缺乏应对等问题,导致了对网络犯罪惩治不力的局面,所谓“网络无边,法律有限”。

四、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网络传播科学发展对策

网络是平等沟通的平台,其强大的交互功能、信息传播的迅捷、广泛性,以及在传播空间和精神上的聚合力等,都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体现出巨大,优势,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实社会管理和制度的某些缺陷;同时我们也要冷静地看到它不可避免地带来的负效应。

我们不能因负作用的存在而否定积极作用,要辨证地看待网络传播的双重效应,坚持网络传播的科学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让网络文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加强西部“信息扶贫”,弥合数字鸿沟;坚持协调的发展观,实现网络文化的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深化改革和发展。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一)加强理论研究,提高网络科学传播对和谐社会建设重要意义的全面认识

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系统,网络科学发展是和谐社会这个大系统不可缺少的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网络传播与和谐社会之间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相互推动和制约的关系。

网络健康有序、科学传播有助于繁荣经济,消灭信息鸿沟,减少信息污染进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反之,和谐社会的构建可为网络传播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技术支持和社会环境,有利于网络朝着协调有序、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

(二)健全网络法规,改进网络监管

面对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专项整治虽一时有效,但缺乏长期监管效果,难以解决根本。因此加快网络立法、健全网络法规体系尤为重要。在立法滞后的现实下,建全网络的监管体系更显必要。应尽快明确国家网络管理机构,负责规划和协调全国的网络传播管理工作,加强对网络传播的监管力度。

(三)提高控制技术水平,积极保护网络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所受的威胁带有高科技特征,因此加强技术研究,提高控制水平非常关键。针对我国在操作系统和芯片研发上的弱势,应充分利用在密码学研究领域的特色,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产品,力争在加解密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形成优势。同时应加大反病毒技术与信息监控过滤技术研究,减少病毒破坏力。“绿坝花季护航”的实施就是我国政府净化网络环境的积极举措。

(四)倡导网络传播自律意识,大力建设网络道德

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从法规上、技术上进行约束诚然重要,却总会滞后,且过度制约会阻碍网络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律是网络管理的重要手段。

网络的行业自律能事半功倍,网络经营和服务者熟悉传播的途径和方法,其监管更能抓住要害;网民自律实则是传统道德伦理观的延续和发展,通过建设网络自律规范,使网民了解规范的意义和形式,自觉养成健康文明的上网习惯。

因此大力倡导网络道德建设以求问题的根本解决就显得极其必要。

结语

网络传播的理想是:真实、准确、公正,人人都能平等、自由地获取信息资源,彼此宽容、沟通与协调。我们应深刻认识网络传播与和谐社会构建的互动关系,科学、辨证地看待网络民主潜能和社会控制这两方面因素,通过文化伦理约束、行业自律、传播源监控、内容过滤等技术防范措施,加上法律控制、行政监管、道德建设、国际合作等有效手段,科学发展网络传播的积极作用,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猜你喜欢
网络传播科学发展和谐社会
多措并举开展“两学一做”促进扬水事业科学发展
文化自信,登高望远
杉树湾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探讨
新媒体时代河南文化资源网络传播的现状及对策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与新媒体的关系
我国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