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2009-06-28 03:34宋志鹏张兆同
消费导刊 2009年18期

宋志鹏 张兆同

[摘 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实际调查总结了盐城市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特征及转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以就地转移为主,异地转移为辅”的促进盐城市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和新路径。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 复合模式 就地转移

作者简介:宋志鹏、女、南京农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张兆同,男,副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管理系主任。

近年来,盐城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农民劳务输出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加快广大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转移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速度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盐城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

(一)以异地转移为主,主要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2008年,盐城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为172.03万人。就地转移55.82万人,占32.45%,异地转移116.21万人,占67.55%。在全市农村外出从业人员中,在乡外县内从业的为16.15万人;在县外市内从业的为12.67万人;在县外省内从业的为57.95万人;表明省内市场对全市剩余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作用。其中,在省内主要是向苏南地区输出;在省外,则以上海为首选,接下来依次为浙江、山东、北京等地。另外,还有少量出国劳务人员(含港澳台)为0.79万人,仅占0.69%。

(二)从行业分布看,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在全市农村外出从业人员中,在第一产业从业的为4.98万人,占 4.1%;在第二产业从业的为73.94万人,占60.4 %;在第三产业从业的为43.38万人,占35.5%。其中,在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中,以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占81%;在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中,以批发与零售贸易业、居民服务业居多,占56%。

(三)转移劳动力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

从文化层次看,在全市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占主导,占总数的72.6%;文盲占0.6%;小学文化程度占13%;高中文化程度占12.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1%。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6.4%。平均文化程度为9年。

(四)青壮年劳动力是转移的中坚力量

从年龄结构看,在全市农村外出劳动力中青壮年占绝大多数。在外出从业劳动力中,20岁及以下占11.4%;21-30岁占32.9%;31-40岁占31.7%;41-50岁占17.3%;50岁以上占6.7%。40岁以下的所占比重达76%,其中,20-40岁占比重达64.6%。外出平均务工年龄为32.5岁。

(五)从剩余劳动力外出从业时间看,转移就业的稳定性有所增强

全市农村外出人员的从业时间在10个月以上的人数达50.05万人,7-9个月人数达37.66万人,4-6个月人数24.65万人。可见,就2008年来看,农村劳动力输出时间较长,从季节性外出打工到长期安营扎寨,从流动就业到固定就职的趋势明显,外出就业的稳定性有所增强。

(六)转移方式以自发为主,并具有明显的兼业性

从转移途径来看,自发转移的外出务工人员占55.98%,通过亲友介绍的占29.63%,通过中介机构、政府(单位)组织的分别占6.51%、4.82%。通过其他方式的占3.07%。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市转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大多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型转移。兼业转移人员在外工作时间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寡与从事劳务收入的高低而不同。

二、全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一)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将越来越大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土地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相对下降。现在劳动生产率按比1978年提高1倍计算,全市现有1170.78万亩耕地,仅需劳动力68.54万人,需转移劳动力219.8万人。截至2008年底,盐城现有农村劳动力约为288.34万人,扣除农业生产需求人数和已经转移的劳动力,目前全市还有约47.78万人需要转移。有关资料显示,今后几年盐城仍将处于新增劳动力的高峰期,每年将新增近8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盐城农业剩余劳动力总量巨大,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安置、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并且压力越来越大。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且总体素质偏低,严重束缚了自身转移就业

盐城市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这主要就数量而言的,而就其综合素质方面来看,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还比较低。以文化程度为例,2008年末,全市288.34万农业从业人员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9.8%,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4.2 %,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3.1%,中专文化程度占12.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4%。而在已经转移外出的从业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只有0.7万人,仅占0.6 %;小学文化程度15.92万人,占13%;初中文化程度的88.81万人,占72.6%;高中文化程度的15.55万人,占12.7%;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1.32万人,占1.1%。由此可见,已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明显要高于目前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文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就业。但由于全市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总体偏低,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对劳动力的高素质要求。即使勉强转移出去,在与城市劳动力的竞争中也是处于劣势地位,只能在城市从事最脏最苦最累且工资报酬较低的简单性劳动,很难进入一些较高层次的产业(如技术型和知识型产业)从事复杂性劳动。农村劳动力在自身素质和技能上的不足,使得他们的转移领域很窄。

(三)转移的不彻底,很少实现农民向城市真正意义上的转移

调查显示,在全市转移的众多农业剩余劳动力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移、由农民变市民的比例很少。近一半农民在城里就业,但户口未迁出,他们之所以不都把户口迁入城市,是因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在养老、医疗保险等方面还没有完全把农民工纳入进去,担心户口迁出后,耕地就要被收回,一旦经营不善,生活就失去了着落,出现了“身在城市心在农村”、“半工半农”和“离乡不离土”的两栖经营者。

(四)劳动力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足,农民转移就业缺乏有序引导

近几年,在全市已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中,经政府组织有序转移的人数尽管在不断上升,但劳动力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仍显不足: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缺乏预测、规划及引导措施;信息不够灵通,市场缺乏管理,大大增加了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各种劳动服务公司、职业中介机构的资格认定、业务活动、收费标准、跟踪服务等方面还很不规范,监督不力,甚至还存在着利用职业中介活动进行欺诈的行为。从转移途径来看,多数还是通过自发转移的方式,占55.98%,通过亲友介绍的占29.63%,通过中介机构、政府(单位)组织的分别占6.51%、4.82%。通过其他方式的占3.07%。由于通过政府部门或职业中介组织的农民外出劳动力比重还比较低,多数是通过亲朋好友介绍或自发外出寻找,信息渠道狭窄,导致农民外出打工的盲目性和风险性都比较高。

(五)劳动力市场制度不健全,农民工的权益缺乏有效保障

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劳动合同签约率很低,工资边清欠边拖欠,农民工超时间劳动,休息休假权利受侵犯比较普遍。劳动力市场存在的这些问题,不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特别指出的是,这几年,全市虽然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扩大受益范围、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但这基本上是针对城市居民的,而对广大农村居民保障权益的维护却是力不从心。于是,土地就成了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后保障,但人多地少的矛盾又使得一部分剩余劳动力渴望外出谋生。然而,当他们来到城市就会发现自己在医疗、就业、住房、子女上学以及养老等诸多方面与城市居民的待遇和保障有着天壤之别,一旦找不到工作,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维持。

三、盐城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目标模式

盐城市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异地转移为主就地转移为辅”的复合转移模式,推动了盐城地区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流向苏南及省外发达地区,确实减少了当地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但实践表明,这一模式给盐城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大量优秀的强壮年劳动力的外流,使得当地剩下的“老弱残兵”无法满足当地企业的用工要求,阻碍了当地工业的发展。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应该定位在“就地转移为主异地转移为辅”这一目标模式上。

一方面,就地转移的容量极大,而且也容易被农民接受。就地转移不改变农民就业的文化背景和基本生活方式,对农民来讲,转移的风险较小,可以避免远距离、跨区域的流动就业,有利于降低转移成本。只要能够成功地调整当前失衡的经济结构,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就近解决就业问题,不受城市容量的制约。诸如发展综合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以及相关的专业化组织,使更多的劳动力加入进来,成功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另一方面从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角度来看,劳动力就地转移,有利于实现不同地区的经济均衡发展,促进当地人口和产业的合理布局,引导各项资源向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流动,避免各种资源过度地集中于少数地区和大城市,从而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实现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1.就地转移的载体:

(1)发展综合农业

众所周知,大农业内部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种植业内部又可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其他作物,各个不同的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是不同的,比如说对于相同的耕地面积,种植粮食作物与种植经济作物相比,容纳的劳动力后者就要比前者多。所以说,农业内部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力关键取决于农业的内部结构。今后各地只要因地制宜,加大林、牧、渔业的发展力度,必将会容纳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同时在农业内部,应当调整种植结构,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适当加大其他作物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尤其是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这样,在同样的土地上就能容纳更多的劳动力。扩大农业内部对剩余劳动力的消化吸收。

(2)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随着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 ,非农产业的不断发展(主要包括农村工业 、农村建筑业 、农村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农村批零贸易餐饮业 、服务业等)也为吸纳剩余劳动力提供了空间。因此,盐城地区农村建设一方面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加大对农产品的精细加工,大力发展具有技术含量、附加值高的绿色农产品,发展绿色经济,从而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另一方面是发展农村的第三产业,积极发展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旅游等产业,以便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

2.异地转移的途径

在就地转移的同时,要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重视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一是密切区域劳务协作,进行省内转移。江苏省剩余劳动力“北输南接”的区域协作机制,已经成为提高组织化水平、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劳务输出质量的重要举措。今后应继续深化、完善这一机制。应强化各级政府的推动作用,各对口挂钩市、县要建立健全促进劳务协作的责任制,进一步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对接,发展多层次的协作,重点是引导和促进用人单位、培训机构、服务组织之间的对接。二是建立通畅的转移通道,加快省外转移。在继续稳定省内输送的同时,继续沿着东部和沿海发达城市这条路径转移,并积极开拓西部和国内其它地区劳务输出渠道。逐步形成以东部沿海为重点,国内其它地区为骨架,广覆盖的劳务输出网络体系,真正把劳务输出发展成为一个产业,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要积极开拓国外劳动力就业市场,开辟新的就业途径。据统计,2008年,在盐城市116.21万农村外出从业人员中,从事出国劳务(含港澳台)的很少,为8613人,仅占0.74%,这与盐城市是人口大市、劳动力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称。要紧紧抓住加入WTO和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我市在纺织、缝纫、建筑、装演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对外劳务输出机构,广泛搜集和了解国外劳动力的需求情况,把人口负担转化为劳动力资源优势,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从而为盐城市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寻找新的载体。

参考文献

[1]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M]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徐晓亮,盐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与困难[J],大众科技,2008(12)

[3]盐城统计年鉴1985-2008年

[4]盐城市农村经济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