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区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影响

2009-06-28 03:34莫佩华
消费导刊 2009年18期
关键词:失地农民市民化社区

莫佩华

[摘 要]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公益用地的需要,征地活动频繁,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同时也造就了失地农民这一庞大群体。在失去土地后,失地农民开始被动接受市民化过程,本文从社区因素角度来探讨社区在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影响,得出了社区组织、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等因素在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存在较大影响的结论,社区各项功能的发挥能够有效地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的完成。

[关键词]社区 失地农民 市民化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剧增,建筑用地与工业用地占用了大量农村土地。1987-2001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3394.6万亩,按人均耕地不足0.7亩计算,每征用1亩地约会造成1.4人失去土地(张海波,童星,2006)。由此计算,存在一个庞大的失地农民群体。在征地过程中,由于制度等结构性原因,失地农民往往成为弱势群体,其自身利益无法得到维护,与开发商及政府因征地利益形成了尖锐的斗争格局。随着失地农民问题的突出,许多学者将研究目光转向了这一特殊群体。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依然沿袭了社会学传统的两分化研究模式,即宏观制度研究与微观个体的研究,造就了宏观与微观的二元对立。

本文拟从社区来探讨其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影响,分析社区因素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影响,为未来政策提供参考意见,也为这一课题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即微观与宏观层面的研究。宏观层面主要是研究社会结构与政策制度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影响,强调的是宏观因素。如张琪在研究农村城市化中的农民就业时认为,政府对农民实施的排斥和抑制政策比较多,影响到农民在城市的就业,进而影响其市民化(张琪,2003)。杨平在其研究中,探讨了户籍制度对农民获得市民待遇的影响,认为在当前情况下,政府应当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取消在户口以及与户口有关系的各种社会利益上的差别,保证农民获得与市民的同等待遇(杨平,2004)。宋斌文、荆玮则从社会保障制度入手,认为应当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从而将失地农民在社会保障上达到与市民的同等水平(宋斌文,荆玮,2004)。从制度与社会结构入手的研究比较多,在此不一一列举。微观层面则主要集中在个体行为上,主要存是从生活方式、身份角色、思想意识、文化心理适应等角度做的研究,这种研究取向完全不同于前述的宏观结构与制度分析。文军则从角色意识、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农民角色群体向市民角色群体的整体转型过程(文军,2004)。从国内学界来看,专门从社区角度来探讨社区因素对失地农民市民化影响的研究不多,甚至是没有,因此,本文的探讨实际上是具有首创意义的。

本课题抛开以往研究中的宏观与微观的对立,强调从社区因素(中观层面)入手,通过研究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社区因素对失地农民在融入城市生活,形成城市生活习惯及城市观念的深层影响。

三、社区因素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影响

(一)什么是市民化?

谈到市民化时,学者们首先面临着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市民,什么是市民社会。我国学者邓正来认为,市民社会指的是那些源出于保护个人自由的思考以及反对政治专制的近代自由主义政治思想、源出于对市场经济的宏扬以及对国家干预活动的应对的近代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基础上而逐渐产生的相对于国家以外的实体社会”(邓正来,2003)。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没有明显地使用市民社会这一概念,而是使用了传统-现代的分析模式。如迪尔凯姆在对社会团结的分析中,其所讲到的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实际上对应的就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帕森斯在其行动理论中给予每个行动五种选择变项-“模式变项”,在他的五种模式变项中,每一种变项都存在两种行动途径,他的这种区分也是以传统与现代对立来加以体现。英克尔斯提出的“现代人”九大标准(英克尔斯,1992),其关于人的现代性特征,对于探讨市民性有比较大的帮助。虽然西方社会学理论并没有专门就市民特质开辟研究领域,但传统-现代的两分法研究模式为我们了解从农民-市民这一角色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

因此,从以上理论背景及结合我国实际,笔者认为,失地农民的市民化除了从农民-市民的身份转变外,还应当有思想观念与行为模式的转变。因此,在传统-现代的理论研究背景下,失地农民的市民化应从身份转变与主体认同、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维度来探讨。

(二)社区因素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影响

1.社区对失地农民身份转变与主体认同的影响。失地农民的身份转变主要是职业与户籍的转变,在我们国家,虽然户籍制度在社会变迁中丧失了很多城乡区隔功能,但户籍作为一种身份区隔制度,仍然发挥着比较大的作用。从社区角度而言,改变失地农民的身份依靠的是户籍的转变。当失地农民失去土地,置身于城市社区,他们就从制度上被划分到了市民群体,完成身份的制度转变。而从职业转变来看,主要是由农民转向市民,从事的产业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但是,失地农民因本身的文化水平不高,又没有技术经验,往往在城市难以找到工作。社区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变起到较大的作用,征地后,社区可以为失地农民开办职业培训机构,培训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为失地农民搜集就业信息,或者直接联系就业单位,从而促进失地农民的充分就业,从农业劳动者转变为非农业劳动者。在失地农民的主体认同上,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失地农民往往很难获得自己市民身份的认同,这也为国内许多经验研究所证实。社区环境的改善对失地农民主体意识的形成具有较大的作用,干净、舒适的卫生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能有效地促进失地农民形成市民意识,将自己定位于市民角色。

2.社区对失地农民生活方式的影响。社区对失地农民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是社区组织与社区文化。社区组织一般分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通常指的是社区居委会。社区居委会主要通过组织社区公共活动来发挥其功能。如果组织的公共活动多,则失地农民的闲暇生活越健康,社区参与度也越高。相反,社区组织的活动少,则失地农民大部分闲暇时间都是打牌或者聊天度过,社区参与度也不高。社区的非正式组织对失地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具有较大作用,在社区开展的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社区非正式组织发起的。非正式组织由于其非官方性质,一般开展的活动较有趣味性,因此,社区成员也有参加的兴趣。人们通过参加社区活动,提高生活情趣,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社区文化一般是指社区的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文化设施等。在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过程中,文化活动的频繁开展使失地农民置身于城市环境中,有利于养成现代、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失地农民的继续社会化。而文化设施的完善则进一步为失地农民融入城市提供了硬件条件,为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场所。社区文化除了有对失地农民的继续社会化起作用外,还具有控制功能,对失地农民在面临两种文化嬗变时能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与健康的心理状态。

3.社区对失地农民思想观念的影响

从角色的转变上来看,人们心理与思想观念的转变较外在行为转变更难。失地农民从农村社区进入城市社区,实际上也是从农村文化进入城市文化,从而面临“文化震撼”。从西方社会学两分法的研究模式来看,现代城市相对于“现代”,传统农村相对于“前现代”,城市的市民相对于“现代人”,传统农民相对于“传统人”。传统农民土生土长的,难以流动,比较封闭,风险意识、时间观念、法治意识均不强。所谓现代市民,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上是与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社区对失地农民思想观念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社区组织的塑造,社区环境的改变及社区文化的影响来实现的。社区组织在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对失地农民重构生活秩序,积极适应城市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支持,通过社区的宣传,失地农民将自身定位于市民角色,以市民的思想意识作为参照体系。社区环境一是居住环境的变化,以血缘、地缘关系为主的人际关系环境转变为以业缘关系为主的人际环境,促进失地农民养成现代的市民观念,孕育出现代生活意识。另外一个环境的变化就是卫生环境的变化,干净、舒适的环境能给人城市感觉,让失地农民养成健康的卫生观念。从社区文化角度来讲,社区开展文化活动越频繁,设施越完善,就越能营造出现代城市文化环境,失地农民身处城市文化环境中,对其行为方式、思想观念都有较强的冲击力,从而促使其学习新的价值规范、确立新的职业观以及法治、时间、效率等观念。

四、政策建议

在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社区因素对失地农民行为转变与角色过渡的意义显著,本文从社区组织与社区文化角度出发,对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强化社区的组织功能。从社区组织建设这一块来讲,又分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建设。就正式组织而言,应加强居委会的相关工作,塑造其服务者的角色。社区居委会应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在失地农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中,提供各种便利措施,促进失地农民的市民转变。另外,也应当加强社区非正式组织的建设。在社区建设中,非正式组织有其独特的优势,社区成员对于非正式组织的信任度与兴趣较高。因此,应大力发展社区的非正式组织,促进失地农民更多地参与社区事物管理与建设。

其次,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完善社区的文化功能。文化在失地农民转变生活方式与塑造市民观念方面具有较大的作用。应加大对社区的公共财力投入,完善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另外,应加强文化工作队伍的建设与管理。社区应引进社区管理的专业人才,从而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水平,提高失地农民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同时,社区应坚持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在前述分析中,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在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社区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开展文化活动。

最后,加强社区环境建设,塑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在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塑造中,社区卫生状况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在社区环境上具有较大差异,城市社区给人的印象就是干净、卫生。因此,应加大社区的环境建设力度,为失地农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社区居住环境,拥有良好的社区环境能更好地促进失地农民转变为市民,养成城市现代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张海波,童星。被动城市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基于南京市561位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2

[2]张琪。农村城市化过程中促进转居农民就业的对策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3 (1): 22-25

[3]杨平。城市化与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对策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4 (3): 30-32

[4]宋斌文,荆玮。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理论探讨,2004(3): 51-52

[5]陈映芳。征地农民的市民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03(5)

[6]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7]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引论

[8][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个人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30页

猜你喜欢
失地农民市民化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对农民工市民化内驱动力的思考
促进农民市民化的成功探索及启示——以湖北省为例
失地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救济失范及司法回应——以司法权的适度介入为视角
“回流式”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机制及其逻辑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东阳市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