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泰山文化,构建特色服装设计高等教育的几点思考

2009-06-28 03:34孙珊珊
消费导刊 2009年18期
关键词:泰山服装设计服装

刘 雷 孙珊珊

[摘 要]大学办学特色是大学发展的关键,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全球经济化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办出特色,提高服装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服装高等教育和谐、健康、有序发展,是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服装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本文针对如何融合泰山文化,构建特色服装高等教育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泰山文化特色服装高等教育

作者简介:刘雷(1972年-),男,山东新泰人,泰山学院服装系,讲师,硕士研究生。

一、引言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现代化建设。因此,高校应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尤其是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以及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来合理统筹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确立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现代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体系。全球经济化发展的过程中,服装业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办出特色,提高服装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服装高等教育和谐、健康、有序发展,是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服装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本文针对如何融合泰山文化,构建特色服装高等教育提出几点思考。

二、服装设计与文化

服装是文化的结晶,只有具有了文化特征的地域品牌和具有个性特点的服装设计,才更具有征服市场的魅力。提高文化品位,是服装业的灵魂。服装,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是社会与时代的缩影。它虽然穿在人的身上,反映的却是“时代表情”,是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经济和文化水平的反映。因此,服装和时装这一面时代的“镜子”,非常客观地映照出“时代的表情”。 郭沫若曾经说过:“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服装是实用和审美的统一体,在具有使用价值的同时,也包含着艺术价值,包含着文化价值。没有价值连城的服装,只有价值连城的理念。

服装既属于生存文化的范畴,也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服装就是这样处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点上。一个服装设计师只有具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丰厚的知识积淀、高深的理论修养、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在服装设计构思中才会灵感频现、才思敏捷,创作出的作品才会独特而深刻、精彩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服装界的天才也是怪才的拉格菲尔德,他醉心于服装、装潢、哲学等各个领域,或许正是这种看似矛盾的个性组合,才使他在服装上做到了许多精彩的尝试,被誉为服装界的鬼才。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件没有内涵的艺术作品其生命力必然不会长久;同样,一个没有思想底蕴的艺术家即使偶然成功,也必然如流星般转瞬即逝。服装设计的构思中,不仅要有功用意识、创造意识,还要有思想功力、文化功力,要有深刻性。这种深刻性反映到服装作品中去就是要有深度、有内涵、有神韵、有境界。文化是相通的,只有切合本民族文化心理的东西才能称之为有内涵、有意义的东西。

三、融合泰山文化,构建特色服装设计高等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在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融合泰山文化。

大学办学特色是大学发展的关键,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服装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高校要根据区域特色文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差异性需求来确定自身的人才培养导向,使培养的人才具备高校个性和区域特色双重特征,以此彰显高校自身个性,用个性和特色去应对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从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最终走上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保持和谐一致,而泰山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宝库,民族精神的寄托,民族形象的代表。泰山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会当凌绝顶的攀登意志;朝气蓬勃的旭日活力;扶正压邪的敢当正气;重如泰山的价值取向等,更重要的是泰山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泰山作为海峡两岸及国际具有特殊影响力的祈福圣地具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力。因此遵循“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的教育理念,重在拓宽基础、加强知识融通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服装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造就基础宽、能力强,具有较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及宽广的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竞争、适应面广的新世纪服装专业人才。

(二)在课程体系改革中融合泰山文化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首先是通过专业及课程体系的设置来进行整体架构的。学术性与职业性是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体现,侧重学术性还是职业性是确定培养目标和架构课程体系的基础,必须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服装专业属于技术性、实践性、综合应用性要求较高的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倾向。在课时总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要兼顾基础要求和职业要求,就必须调整课程结构体系。

面对服装产业的飞速发展,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已经显得十分重要。作为一名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服装人才,还应具备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指掌握人文知识程度和运用人文知识进行审美的能力,主要包括人文知识的学习掌握能力、人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等。

服装不仅仅是商品,它更是一种文化,凝结着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展现着一定的文明水平。因此,应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设置不同层次的课程和不同专业方向,增加选修课程种类,扩大选修课比例,适当增设有关泰山文化的课程,通过更加深入的了解泰山的民俗文化,泰山的文学文化,泰山的历史文化,泰山的美学文化,使我们所培养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服装。

(三)在教材建设中融合泰山文化。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保障,以课程建设带动专业建设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服装专业一部分教材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专业课原用教材大部分内容老化、偏离现有生产实际,教学内容已不能适应社会要求。因此,必须实时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同时注重新教学内容与传统经典教学内容的衔接和贯通,将现代知识与传统经典知识进行有机结合,精选优选教学内容,是保证教学内容质量的关键。

对于一些特色课程,需要结合自己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大纲特点,自编满足教学的教材。比如如果自编《中西方服装史》的教材,就可以再内容中创新性的增加泰山文化的服装历史,既替补现有教材某些领域内容的空白,又促进了课程的建设,形成自己的特色。

(四)在学生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融合泰山文化。

在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关键实践教学环节中强化知识结构的社会适应性,可以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对知识结构的不断修正和更新,为毕业后迈好第一步打下坚实基础。将泰山文化融合到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中,既能加深学生对泰山文化理解的同时,又能诠释时尚、赋予作品时代特性。更好的体现学生对服装设计了创新的理念、文化的传承、艺术的追求。

参考文献

[1]丁玮。探讨中国高等服装教育的改革之路[J],艺术教育,2007(3)

[2]吴巧英,朱秀丽。高等服装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之探讨[J],纺织教育,2007(6)

[3]孙文静, 孙运飞。泰山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和贡献浅议[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8(3)

猜你喜欢
泰山服装设计服装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让人心碎的服装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服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