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服饰美学差异浅析

2009-06-28 03:34马莉莉
消费导刊 2009年18期
关键词:服饰观念美学

马莉莉

[摘 要]西方视自然为无生命的物质,在中世纪之前,基督教甚至是禁止游山玩水的,他们更多看到的是自然狂暴、危险的一面。在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方美学理论中“ 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在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美学观念的影响下,西方的服饰大多强调夸张人体之美,突出个性这与中国人在服装造型上不追求明确的立体几何形态,不追求夸张人体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

[关键字]中西方 服饰美学 差异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服饰作为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它的美学功能日益显著。当鲍姆嘉通提出比较完整的美学理论将美学确立为独立学科之后,服饰美学作为美学的分支其研究也日益深入。服饰是人类文化乃至审美文化最早的物态化形式之一,作为物质文明反映了政治、经济、宗教、道德、文化等观念形态或曰精神文明的外在感性显现形式,也体现人们心灵深处的审美文化心理、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等外化或曰直观化的审美形态之一。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审美观念,自然中西方服饰美学也存在着诸多差异。

中国服饰美学的发展是在道和儒的学说信仰影响下不断成长与发展起来的,推崇儒家与道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总结了这个时期文艺发展的丰富经验,将美学观点建立在“自然之道”的基础上。这种思想长期指导和影响了中国服饰美学的发展。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底蕴深厚的宽衣服饰文化,形成了特有的美学与哲学观念,这与西方截然不同,与东方其它各民族也有差异。在女装的宽衣造型上表现出了一种中国风格的神气与韵味,流露着民族的潜在精神和文化的内在灵魂。它体现了中国女性贤善宽容,自然朴质,淡泊明志的人格境界和道德修养,还有贤淑婉约,含蓄内敛,柔中寓刚,宁静致远的风韵气质和个性色彩。

道家美学思想强调道法自然追求虚静,即是同人为相对立的自然而然,无须外力,无劳外界,无形无言,恍惚无为,顺应到服饰之上就是服饰应当趋向自然,人与衣,人与自然,衣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互不冲突的。衣不可束缚或加害身体,人亦不可破坏自然规律。在服饰上追求自然地遮盖人体,不以自我张扬炫耀为目的,不大肆表现个体。服装的宽松离体使身心自由,无拘无束,穿着时油然而生一种休闲惬意、轻松自在的舒适感,体现了融己于自然的脱俗境界。

儒家的美学思想有明显的保守色彩,儒家重人伦礼法,以仁和义为基,强调美统一于善。在服饰上体现为宽衣的质朴方正,相比道家有着以“德”、“礼”来规范和约束服饰,作为统治阶级长期使用的工具,儒家的服饰美学观念要求社会伦理道德和服饰样式的统一,更多的强调了服饰美的社会功能,由于儒家的服饰观念长期在历史上处于统治地位,所以对中国的服装基本造型有着深远的影响。

西方文明起源于地中海畔的古希腊,古希腊的服饰是西方服饰发展的经典时期,服装造型以体现人体美和真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具体体现在一是装束美,二是人体美。从古希腊的雕刻与绘画中到处可以看到健美的人体,通过美丽的姿态与衣摺的起伏来揭示人体的美感,崇尚热爱自由的精神无处不在的体现在他们身上,古希腊时期的服装一直沿袭着缠绕和披挂式,宽松自由的服饰在不经意间就可以体现出人体轮廓分明的美感。

西方视自然为无生命的物质,在中世纪之前,基督教甚至是禁止游山玩水的,他们更多看到的是自然狂暴、危险的一面,在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方美学理论中“ 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在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美学观念下 西方的服饰大多强调夸张人体之美,突出个性这与中国人在服装造型上不追求明确的立体几何形态,不追求夸张人体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

更进一步分析,西方服饰更多强调的是形式美,而中国服饰更多的是强调意境美。公元前六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试图从数量的关系上来寻找美的因素,著名的“黄金分割”最早就是由他们提出的。这种美学思想一直顽强的统治了欧洲几千年之久。中世纪以后西方服饰大多采用竭力表现人体的立体裁剪,无论挂在衣橱里还是穿在身上,或者行走起来,都没有太明显的变化,始终保持着相对静止的立体几何空间效果,反应了一种自我扩张,以人工的手段获取更大的空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在这种唯理的服饰美学思想的影响下,西方服饰更多的是强调形式美。而中国服饰大多采用不去刻意明确凹凸的平面裁剪,在摆放或者悬挂时如同画卷一般平整,一目了然,展现了二维平面的大方气度和坦荡胸怀,当穿在身上时,起伏连绵的衣褶和曲直缠绕的襟裾,营造了有远有近、有虚有实的活泼生动的三维立体效果。在造型上忽视了与人体三维关系相一致的精确数字,强调了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美。东方与西方有着不同的哲学美学观念,自然产生的服饰美学观念存在着根本的差异,东方重情,而西方重理。

时过境迁,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西方的服饰美学观念不断的互相补充融合,在服装上的追求逐渐相互统一,即追求反璞归真的意境气韵,服装的材料的发展是从完全取自自然开始的,现代的设计师们越来越发觉,服装本身就应该是属于自然的,设计师们不断的采用现代材质和技术去追求最贴近自然的效果。虽然中西方人有着不同的形体,不同的观念但是对于服饰的审美却日趋统一。正如服装设计师马可曾说:设计师要力求去掉中国的形,留住中国的魂。现代服装是中西方服饰美学的不断互补与强化的结果,设计师们用简单的形式语言和视觉要素,以理解其神韵的境界和眼光去设计,才会使作品平中见奇。

总之,中国服饰美学重情,西方服饰美学重理。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加强的今天,中西方服饰的不断融合与加强,不管如何本土化和多元化是服饰美学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人们对于服饰美的追求也将更加注重偏向自然与和谐。

参考文献

[1] 邬红芳. 中西服饰文化的比较研究[J]. 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1) .

[2] 石晶,张育香. 中西服饰审美意识差异[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01) .

[3] 李当岐. 中西方服饰文化比较[J]. 装饰, 2005, (10) .

[4] 齐志家,古怡. 中西方服饰审美文化的比较研究[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 (03) .

猜你喜欢
服饰观念美学
仝仺美学馆
维生素的新观念
盘中的意式美学
动物“闯”入服饰界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健康观念治疗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