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片《天那边》看大学生支教的局限

2009-06-28 03:34宋国栓
消费导刊 2009年18期
关键词:局限支教大学生

[摘 要]韩延导演的影片《天那边》讲述一对大学生恋人去贫困山区志愿支教的故事。影片以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暴露了大学生志愿者支教的局限:自我定位不准,支教成为斗争;身份转换困难,支教难以深入;无意驻留,不能委以重任。由此,支教效果有限。

[关键词]《天那边》 大学生 支教 局限

作者简介:宋国栓(1981-),男,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文艺学硕士。

《天那边》是一部讲述大学生志愿者支教故事的现实主义影片。该片讲述了一对大学生恋人到边远山区支教,男友江可可因无法忍受乡村艰苦的生活而中途退出,许萌萌克服了心理上和环境上的阻力实现了支教3个月的愿望,并在当地唯一的教师罗吉伟意外去世后回到小学继续教书的故事。这部纪实风格的影片,虽然构建了一个多少有点浪漫的结局,演员的表演诙谐生动,但也折射了大学生支教的症结,也正是这些症结,制约了支教活动的有效性。正如有学者所言:“在很大程度上,电影也是一个社会文本(它永远既是娱乐的,又是文化的),对电影文本做社会分析,也是拓展社会空间、开拓社会言论的一部分。”对《天那边》的分析,有助于更加深入思考支教现象本身。

一、定位/需求(现状)

抱着改变贫困山区教育现状的理想和热情,许萌萌和男友一起踏上了进入山区的列车。戏剧化的冲突从影片开始便埋下了伏笔:江可可明确声明是为了爱情才陪着女友到山区支教的,许萌萌是为了把先进教育理念与山区教育结合的论文而来。这种支教意愿的分歧,恰好反映了大学生支教队伍的内在矛盾。从山区简陋的校舍和教师的教学素养来看,对于硬件设施的改善和优良师资的引进是解决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

在此,志愿者本身的愿望与山区教育的真正需求(现状)之间,产生了本质的错位,进而支教能否发挥应有的效用,值得商榷,体现在现实的教育教学环节中,便是真正了解学生的当地教师和村长对志愿者并不信任,因而迟迟不肯交代教学任务。迫于行政压力,最终不得不安排了教学任务,却遭到了许萌萌的反对,因为她只有美术、体育等副科,这与她改变当地教育现状、带来先进教育理念的理想大有出入。同样迫于行政压力,许萌萌教上了语文。

以许萌萌为代表的志愿者和以村长、罗老师为代表的当地教育队伍之间的冲突,正是志愿者的支教意愿与当地教育需求(现状)的冲突。当志愿者们离去,这些理念也随着试验结束而悄悄散去。志愿者们显然不愿意自己的热情和理想受阻,态度坚决,要掌握这段时间的教学主动权,正如许萌萌所言:“这段时间的教学计划由我来安排。”一个始终在幕后但具有决定权的力量让两种冲突之间达成妥协:乡政府。村长不止一次提到“挨批评”,生怕对志愿者的不恭在乡里“捅大篓子”。最终的妥协,是不情愿、不得已的。

妥协不能说明矛盾的解决,也恰恰是这种不情愿的妥协,暴露出志愿者自我定位的局限:志愿者往往过高预期自己的能量,企图把先进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融入教学实践,改变当地的教育现状,因而在实践中力争主导权,把支教变成争权斗争。

二、他者/自居

由志愿者对于效果的预期引发出另外一个话题:志愿者的身份,即志愿者把支教地区作为一个客体去分析、研究,把自己作为一个路过的他者,还是产生认同并进而深入进去感受、体悟。这个对自我的不同体认,直接影响支教活动的深入和有效性。

影片中对自我身份的体认,是通过对城乡二元对立的表现逐步完成的,而这一身份的体认,一直贯穿着整个影片的叙事。在列车上的对话,对自己的体认即为“城里人”,农村被体认为多几头牲口、没有娱乐。迎接新老师这一组合段,对这种对立做了生动的表现。在村长迎接两位志愿者时,镜头不断在彼此间切换。这种反打镜头,突出了人物之间的差异甚至对立。村长流畅而套路的简短欢迎辞与江可可略带嘲弄的表情、许萌萌的窃笑形成身份的冲突,江可可要求村长说普通话的问答把这种身份的冲突彻底暴露出来:“您能说普通话吗,我们听不懂。”“我说的不是普通话吗?”这个对答被木棍劈断这一极富寓意的场景切换;村长当着许、江二人的面从碗里捞出漂着的树叶,并在他们惊愕和不解的注视下喝下了碗里的水;在欢迎仪式上,许萌萌动情的演说被牵牛、抓鸡、捕猪的闹剧所打断,而在这场闹剧中,许、江始终充当着惊恐的局外人;在住宿安排上,观念的差异也被表述出来。凡此种种,在迎接新老师这一组合段里,突出的城乡二元对立所延伸出来的身份体认障碍,使得志愿者以一个他者甚至游客的身份进入农村,不能做到对农民的自觉体认和自居,无法真正理解农村。当单纯的热情过后,对农村的认同失败,便无法忍受水土不服、饮食粗陋、娱乐设施贫乏的生活,最终江可可在雨中离去。留下来的许萌萌,是为了在父母面前维护自己的尊严,但她仍然无法体认农村现实,正如她并不了解自己的学生、不了解罗老师一样,她倔强甚至蛮横。

影片在表现许萌萌与罗老师就教学任务安排上的争执时,使用了一组连续的反打镜头。无论是近景,还是脸部特写,许萌萌总是占据着画面的大部,罗老师的镜头中始终有许萌萌或江可可共享。这种镜头语言,把冲突中力量的强弱对比生动地表现出来:注定这场争执以罗老师的妥协结束。这种强烈的他者意识,带有明显的侵略性,为此两人的矛盾一直若隐若现,直到饭桌上罗老师的真情叙述以及对病床上许老师的关怀才有所缓解,但根本无法解决。春秀打工一事,再次把两人暗隐的矛盾点燃,这次罗老师大发雷霆,最后妥协的却是许老师。她开始变得温和,开始接受自己的他者身份。

志愿者无法实现身份的重新体认和转换,给自己的支教带来被动,甚至陷自己于尴尬,难以深入开展。此乃又一局限。

三、去/留

影片结尾处,许萌萌放弃了城里的工作,重新回到曾经执掌教鞭的农村。她拒绝接受记者的采访,由此似乎完成了对农村教师身份的认同和自居,叙事也划上了句号。但观众不会忘记许萌萌在雨中的呼喊:那我们的爱情呢?在罗老师遇难后,她选择了重返,对当地来说是一种福音,但对于她本人而言,是否面临着与罗老师同样的境地,即个人情感如何解决?留,是一种心如止水还是仅仅出于道义?没有答案,她终会走。去/留,这是影片贯穿始终的一条线索,也是人物之间冲突的生成逻辑。曾经支教的白老师于2个月后离开,现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让充满期待的学生哭泣一场;乡政府安排许萌萌和江可可这批新的志愿者,在村长和罗老师看来也只不过是匆匆过客,迫于行政压力,他们只要客气接待便是,因为他们终究是要离开的,“不能待一辈子”。这种不言自明的去/留选择,在支教实践中使志愿者很难真正深入教学一线,也很难获得足够的信任,是支教活动发挥效用的又一掣肘因素。影片以几近完美的结局,呼唤教育的延续,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当地教师敬意的同时,期待志愿者能有长期的支教规划,真正把先进的教育方式融入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从而转化为教育教学的活力,让志愿者摆脱尴尬处境。可以说,影片有迹可循但没有明确提出的,正是志愿者支教的上述局限。

参考文献

[1]崔卫平。独立的电影批评[A]我们时代的叙事[C]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

[2]“自居”指对情境转变后身份的体认,强调融入新情境

猜你喜欢
局限支教大学生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大学生之歌
不受身材局限的美服
我国破产法的适用局限与完善建议
庄一强看医改走出行业小局限
图画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