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抑郁自杀的病态心理机制及其干预

2009-06-28 03:34邓勤勤宋宝萍
消费导刊 2009年18期
关键词:自杀干预

邓勤勤 宋宝萍

[摘 要]抑郁作为大学生中常见的情绪问题与自杀现象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阐述了大学生抑郁与自杀的关系、大学生抑郁症的病态心理机制,并提出减轻和消除抑郁心理的方法和预防抑郁心理产生的措施,以期对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学生抑郁心理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抑郁 自杀 干预

作者简介:邓勤勤(1984-),女,四川安县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宋宝萍(1965-),女,陕西宝鸡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学和研究。

引言

抑郁症被冠以“世界上第一号心理杀手”。抑郁是一种消极情绪状态,已逐渐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在大学生群体中因抑郁症导致的自杀、自残的事件屡见不鲜,且有增加趋势,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抑郁是常见的心理问题。鉴于大学生罹患抑郁症而导致自杀人数的逐年增加,我们应该加强对于大学生抑郁的预防和干预。大学生抑郁主要表现在:对以前喜欢的活动的兴趣降低;几乎每天都感到压抑和情绪低落;工作和生活各方面效率都低;回避社交;低自尊感;伴随自杀念头的无助感和无望感;难以集中注意力等。

一、抑郁与自杀的关系

有文献报道,精神疾病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精神疾病中自杀风险最高的是抑郁症。有研究表明,中国的自杀者63%是由精神疾病引起的,自杀未遂者中1/3有精神疾病,而这些精神疾病当中最多的就是抑郁症(翟书涛,1997)。在所有患精神疾病的自杀者中,大约有2/3有抑郁障碍(李献云等,2001)。目前中国抑郁症发病率平均为3%-5%,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为5%-8%,接近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抑郁症的发病率还呈快速上升的趋势。我国每年大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者有200万~250万人。在自杀人群中有40%的人因为抑郁症没有得到及时、系统治疗,最后导致死亡。

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思维迟钝,悲观绝望,自我评价下降,自责自罪,度日如年,生不如死,死亡被看作是唯一的解脱。有一种普遍的说法是,抑郁者症患者当中,有过自杀意念的人高达82%;中度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其自杀率在10%-15%之间,约20%以上的复发性抑郁患者会有自杀的危险(季建林,2004)。

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占所有自杀人总数15%-30%。抑郁症患者自杀有一次自杀未遂者占25%-50%;女性(15%-48%))高于男性(4%-27%)。

如果是中度抑郁症患者,情况可能会更严重一些。不过,有的专业人士认为根据他们的经验来看,实际自杀率并没有那么高,抑郁率患者实际的自杀率可能还不到1%。

总之,虽然自杀者以及自杀未遂者未必都是由于抑郁症所致,但是抑郁症几乎是引起自杀的罪魁祸首。抑郁是大学生中常见的情绪问题,已有研究者注意到绝大多数学生自杀背后都存在抑郁心境或抑郁症倾向。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意识的加强,自我实现愿望的提高,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抑郁症的困扰,有的同学就因抑郁而产生轻生的念头乃至采取自杀的行为。

二、抑郁症患者自杀的病态心理机制

虽然不是每个抑郁症患者都轻视生命,但确实有很多抑郁症患者在病情严重时会产生自杀意念并进而导致自杀行为。大学生抑郁症多属于情感障碍,具体而言,下列病态心理机制的影响更为突出:

(一)绝望

严重的抑郁可能引起抑郁症患者的绝望,而由于抑郁而产生的某些症状,比如说失眠、浑身无力、生理器官的疼痛等症状的治疗无效,或者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的困扰(自己认为自己有的或者真实的),也可能引起患者的绝望感。

(二)自责、负罪感

认为自己很无能,自己给身边的亲人带来很多麻烦和痛苦,这种负罪感也是导致抑郁的重要原因。比如在2003年SARS危机中的许多受害者都有强烈的负罪感,因为他们又感染了自己的亲人、同事和周围的人。即使一些没有感染其他人的患者,也会为亲人、邻里、单位被因此隔离而感到极大的内疚。与之相联系的,还有一种失控感。因为灾难来得太突然,就仿佛列车出轨一样,患者的生活骤然失序,他们感到自己的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中,未来无法把握。

一般认为,体验并识别正常的负罪感,并探索有效的方式应付,这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必要过程。负罪感是一种必要的保护机制,使人免于陷入对自身、对他人都有害的行为中去。当人们否认负罪感,或无法识别它,或者有不明白为什么感到内疚时,就有可能陷入有损他们自尊心的境地中去。他们可能会直到急性抑郁症发作时,才意识到抑郁有多么严重地伤害到自己。

(三)由自责引发的“丑形恐怖”

抽象的刻画自己,除了感到自己外形丑陋、面孔变形外,还进而认为自己一事无成,认为生不如死,这都是对于负罪感问题不能合理处理的必然结果。

(四)急性应激因素促发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并对环境中发生的事件做出反应;而这一反应又反过来对环境产生影响,进而再次影响他自身。人们受环境影响的程度和后果各不相同。有些人对周围发生的事高度敏感,而另一些人对同样的事件可能无动于衷。

诱发抑郁的环境使人们的自尊心得不到合理的支持,并一再引起各种情绪与冲突。对此,一个感情脆弱的人唯一的应对方式就是抑郁。

有些抑郁症患者本来就是轻度的抑郁,并没有自杀的念头,但是生活中的突发的负性事件会在他们本来就抑郁的基础上给他们的自尊一以沉重的打击,从而使患者产生冲动性自杀。

三、减轻和消除大学生抑郁心理的方法

(一)社会疗法

当一个人心理上受到挫折时,最需要的莫过于他人的安慰、同情、理解和关心。心理咨询师要与求助者建立互相信任的良好关系,根据咨询师的专业权威、知识、经验来关心、理解、支持求助者,使处于抑郁状态中的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改变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在心理咨询师给予帮助的同时,心理咨询师还要引导求助者自己寻求社会支持系统。

(二)精神分析法

过去的经历是现在和未来行为的参照点。一些大学生抑郁体验的根源在于童年时代受过的精神创伤,这些创伤引起的恐惧、焦虑在大脑内留下的痕迹,在青春期遇到挫折就会再现出来影响人的心理,导致大学生用儿童的态度和行为,去对待本来不值得忧虑的事物。针对这种现象,心理咨询师要找出求助者抑郁情绪的深层次原因,让求助者领悟到自己一系列情绪行为的幼稚性,为减轻抑郁情绪奠定基础。

(三)自我暗示法

处于抑郁状态的大学生一般都能找到产生抑郁的最初原因,如考试失败、失恋、不善于人际交往、在身体上存在缺陷或相貌难看等等,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了自卑,由自卑而滑入了抑郁的泥潭。要消除大学生的抑郁,咨询者就必须针对这些原因,帮助求助者树立自信,走出自卑。要树立自信心,就必须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来改变抑郁者对自己的不良评价。

(四)认知疗法

不良的认知和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一些大学生抑郁心理的产生,就是错误的认知导致的。认知疗法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的理论,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助者的不良认识,从而矫正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其着眼点放在求助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通过改变求助者对己、对人或对事物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并改善所呈现的心理问题。其策略便在于帮助求助者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错误的认知方式。

四、预防大学生产生抑郁心理的措施

(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到学生的必修课中,建立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保证教育效果的全面性、规范性和系统性。尤其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抑郁心理的表现以及产生抑郁心理的各种诱因。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同时,还要针对学生中一些突出的心理问题,举办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让心理健康知识走进每位学生的心中,让他们从中学会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健康发展。

(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由于人际关系紧张,常常感到孤独是产生抑郁的重要原因。所以,消除孤独感是预防抑郁心理的重要手段。加强班级建设,广泛地组织班级活动。比如,组织一些以寝室为单位的娱乐活动,让大学生感觉到寝室就像他们的家,加强寝室内同学之间的交流,从而达到消除寂寞孤独感。

(三)加强心理辅导的针对性。根据高校的教育实际,可采取四种方式进行心理辅导:(1)以班级、年级或相同专业为单位进行专题性心理辅导,比如一年级学生多数面临的是适应问题;大二、大三的学生更多面临的是学习恋爱问题;大四的学生面临职业选择和就业的问题。(2)采取团体辅导,主要针对具有共同倾向性或相同问题的同学,通过心理咨询师的指导和团体成员的互动解决问题。(3)对心理问题比较严重需要深入交流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辅导。(4)通过常规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比如通过升旗仪式、节假日纪念仪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责任感、使命感等高级社会情感;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等等。这样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对防止抑郁心理的产生具有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卫红,抑郁症、自杀与危机干预[M]重庆出版社2006

[2]吴玉婷,薛海国,浅谈大学生的抑郁心理[J]中华文化论坛2008(8)

[3]于海波,王泽军,大学生抑郁心理分析及对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9)

猜你喜欢
自杀干预
新发现致洪深的三封信函
过失相抵规则在侵权受害人自杀情形的适用
犹太法则与教学公平的矛盾体现及其控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自杀”的教授
阿根廷检察官“自杀”牵涉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