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2009-06-28 03:34
消费导刊 2009年18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师生校园

李 健 陈 琴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意识到经济是硬实力,文化是软实力,但只有文化才能真正支撑一个民族。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既承担着育人的职责,又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职责。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对国家精神文明建设至关重要。本文拟从分析校园文化的四个层面入手,指出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校园文化建设有所脾益。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对策

作者简介:李健,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会计结算部;陈琴,华中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6级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信息与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人民生活也得到很大的改善。然而,文化却处于大涣散的时期。建立充实大国文化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希望在非常容易接受当代文化的年轻人身上。虽然文化是软实力,经济是硬实力,但只有它才能真正支撑一个民族,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保证。学校作为培养年青人最重要的场所,其校园文化的建设对民族文化的建设至关重要。

一、校园文化定义、特点及其分类

校园文化指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校园中所有成员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1]。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或青年文化。具有方向性、激励性、制约性、凝聚性、稳定性等特点。

校园文化按其质态,可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前三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显层面,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层面。校园物质文化以实物形态表现出来,主要指学校教学办公设施、生活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等。由于物质文化处于校园文化的最外层,校园的物质文化使人们对学校产生最直观的印象。行为文化指校园里的师生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具有共同特性的行为方式。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制度文化指以文字的形态表现出来的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制度文化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的特点。精神文化以思想观念形态表现出来,体现出学校共同的价值观、生活信念等。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理想信念教育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根本要素。

校园文化应以其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约束人,以其优美高雅的环境文化陶冶人,以其高尚优秀的精神文化引导人。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功利主义、技能主义、工具主义思想对校园文化的侵蚀,校园文化突显出诸多不容人忽视的问题。

二、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物质层面:有大楼无建筑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各所大学基础设置的投入逐渐增长。然而步入众多大学校园,发展学校大楼越建越高,却毫无特色和新意,不能体现校园特色。现阶段各所大学争相为争取基础设施经费在校园扩建图上大做文章,比建高楼、大型图书馆、宿舍楼。然而,展现出来的是大楼林立、相互孤立,毫无规划。美国哈佛大学每一所学院建筑风格都不尽相同,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我国各所大学内学院建筑整齐划一,唯一的区别在于其学院名称有所区别;不同学校学院建筑也大致相同,有时因为建筑太相似完全分不清到底身处在哪所大学。当清华学子们为文革期间拆倒的“清华门”痛惜不已而后仿建时,众多高校却弃传统文化于不顾随大流大闹拆墙风波。

(二)精神层面:大学理念的缺失

大学理念是精神文化的核心。大学理念是探讨大学的本质和大学的根本宗旨。大学的本质是培养人。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对大学的逐步调控,人文学科受到轻视,因为不能带来任何“市场效益”。大学教授也将能否申请到课题、获得高额科研经费看成其头号理念,俨然成功人士的庸俗风度粗鄙作派。那些仍然坚守以教学为己任的人们,与孤傲的信念相随相伴,难免是清贫拮据。这景象,真叫人情何以堪[2]!哲学只剩下逻辑、语言、分析哲学,历史变成了史料学和史实学,文学成了文本和形形色色流派症侯的辨析标签[3]。康德说,知识分子是自觉地担当人类道义和责任的人。大学教育却逐渐把人教育成市场的奴隶、职位的奴隶、金钱的奴隶。哈佛大学一直是人们向往的高深学府,很重要的一条是它经久不变坚持一条原则:发展人文学。哈佛要求所有的大学生必需学习宗教、美国历史和道德规范,其深刻意义发人深省!

(三)制度层面:有制度无实施

2004年12月13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后,已有规章制度的大学完善制度,没有的立刻制定,一时间思想涌动,热闹非凡。制定制度后,是否得以实施?如何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新制度经济学指出,完善制度体系的建立与有效的实施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成功的关键。制度的执行规划,主要表现在对违规行为的惩罚上[4]。完善的制度体系,还应包括相应的奖惩实施活动。建立制度只是制度体系的一个方面,但若有制度无实施,只会让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毫无现实意义。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制度是校园文化实施的有力保障,其流于形式着实让人痛心疾首。

(四)行为层面:发人深省

师生的行为是校园文化的直接表面形式。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师生行为中有很多发人深省。有些大学生回忆母校:“我恨死它了!”这是教育的悲哀!哈佛大学每年接纳校友的捐赠数以万美元计,而中国大学生在校期间不遵守校纪校规,学生不尊师重道,甚至出现诸如北京艺校课堂上学生“侮辱”老师的行为。毕业后更是对大学毫无眷念之情,更不用谈日后对学校建设作贡献了。在大学教师中,已发现多起教授“剽窃”他人成果行为,使为人师表者因此斯文扫地,大学教授所代表的文化身份和道德资本已经残破不堪。学校也是个中重要的受害方,对学校声誉、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有深刻的负面影响。

三、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对策

有人说过:人管人是低层次的,制度管人是中层次的,文化氛围管人才是最高境界的[5]。建设健康和谐校园文化既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已成为高校追求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

(一)营造健康幽雅的校园文化环境

大学内建筑应树立其独特形象,并赋予其丰富的生命力。努力营造健康幽雅的校园,着力在校园整体布局、建筑雕塑风格、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卫生整洁和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场所及设施等方面下工夫。如重视校园景观建设,特别要做好校园绿化和美化工作,时时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对校内道路、活动场所以及绿化区进行统一规划,努力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6]。

建设一些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深厚文化内涵的雕像等人文景观,为师生开展校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如学校建筑的布局和各种建筑物的命名,校门、大型壁画、图书馆、校史馆的设计与修建,雕塑的创作设计与建造,校园公共设施的布置等,让学校每一个地方都会“说话”,让校园里的一切都具有教育功能。总之,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与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文素质[7]。

(二)培养师生人文精神

建造优良的学风、教风、校风。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和谐的人文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人的因素是首要的,没有较高素质的人就难以实现建设校园文化的目标。人文精神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它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和不懈追求。大学老师应将教学作为首要任务,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充分利用诸如“五四”、“十一”等节日开展一系列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的情感。大学的人文教育不是一般的做人道理,而是把学生当作未来能够领袖群伦的精英加以培养,这些人无论在什么领域都能焕发人的光彩,为人师表,都是照耀人们前进方向的明星。加强大学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平,重视发挥教师的垂范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根本的意义。坚决杜决文章弄虚作假行为,使大学教师真正成为受人尊敬的人。

(三)设立完善的大学管理体制,规范师生言行

首先,设立制度保障体系。大学是一个法人机构,校园文化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只有具备了完善的制度,才能保障校园文化的建设落到实处。制度应能体现办学目的、发展目标、教学任务和人文精神,在制度层面上将人文精神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能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建立合理教师管理制度,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规范教师言行并坚决杜绝“抄袭”他人成果,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其次,大学制度应“以人为本”。大学应当充满人文关怀,必须围绕加强对教师价值自我实现的激励、大学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大学的责任与社会等问题进行探讨。建立制度时应体现校园文化,办学理念和人文关怀。坚持学术自由。大学是追求高深学问的场所,教授的思想不要受社会主流思想的侵蚀,作为“象牙塔”的大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社会需要一大批具有批判精神和勇于说真话的走在时代最前沿的人。因此,教师应该真诚、批判和引领科技潮流。

积极发扬榜样示范作用,对一批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师生实行奖励,激发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违反校园文化的行为,予以坚决制止和严厉惩罚,并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刘德宇。校园文化发展论[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9

[2][3][8]黄万盛。大学理念和人文学[J]现代大学教育,2007.1

[4]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大出版社,2004:119

[5]叶志明,宋少沪,沈荣富。构建与营造健康向上的教育评估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5(11):32-33

[6]中宣部宣教局,教育部社政司,团中央学校部组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2

[7]许国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高教探索,2006.3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师生校园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