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中培训者的专业化发展

2009-07-20 04:25刘欢桐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6期
关键词:培训者教师培训发展

刘欢桐

[摘 要]培训者是教师培训中的关键要素,我们在日益重视教师继续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培训者自身的发展,积极提高培训者的素质,以实现培训者的专业化发展,从而推动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提高。本文分析了教师继续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教师培训对培训者的要求,并尝试寻找出一些利于培训者专业化发展的思路和做法。

[关键词]教师培训 培训者 发展

教师培训的系统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即培训者、学员、培训内容和培训手段。培训者作为施教方主导着培训的内容和培训手段,组织培训过程以实现培训的目标,最终影响着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培训是学员在培训者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学员在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上依赖于培训者的指导,离开了这种指导,他们的认识和能力发展进程要么大大减慢,要么无法形成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因此,不难看出,培训者联系并主导着其他要素,在培训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

培训者一方面承担着举足轻重的重任,另一方面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培训者所面临的挑战

首先,从培训队伍的人员构成来看,不少培训者过去都长期从事中师、中专或电大等的教学管理工作,而不熟悉中小学的教材、教法,不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和教师的需要。由于教师进修学校等培训机构往往也承担教师培训的管理职能,一些培训者的精力主要投放到行政工作上,在教学业务上却疏于研究,也使得他们逐渐远离了学科教学。加上部分培训者较少到中小学听课、评课,从而缺乏参与学科教学对话交流的能力,这样,在开展“培训”和“指导”时,就显得“苍白无力”和“底气不足”。

其次,培训者和学员的相对稳定性给教师培训带来了很大挑战。例如,一个地区语文学科的培训者一般来说都是稳定不变的,除了退休、离职等少数情况外,该地区的语文教师队伍也会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这就意味着如果培训者不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主动拓宽自己的眼界和视野,他所重复的培训内容很快就会让培训者感到厌烦。这与中小学的教师相对稳定,而学生逐年轮换的情况截然不同。

再者,教师培训中的学员具有社会阅历,并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教学经验,他们对培训的期望值较高,希望能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择学习内容,要求能产生明显的培训效果,以缩短其现有状况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另外,学员们还有着学习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他们既以学习者的身份接受培训者的影响,又以教育者的视角审视培训者及其培训过程,这些都对培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当今世界的新技术革命对包括教师培训在内的教育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学员们拥有与培训者对等的信息来源和信息处理能力,培训者和教科书作为培训对象获取信息主要来源的作用和地位正在被弱化和取代,传统的教师培训手段和内容也受到了挑战。

二、对培训者的素质要求

正因为培训者自身存在的不足、师生之间的相对稳定性、学员能力需求的特殊性,加上技术浪潮的冲击,等等,都让培训者倍受挑战。培训者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满足新时期教师培训的需要,才能在新形势下找准自己的角色和定位。

1.对培训者的专业基础要求。要成为优秀的培训者,教师首先就要有端正、完整的学科教学价值观,要对本学科有浓厚的学习与研究兴趣,并懂得如何用本学科独特的思想、视野和方法去观察事物,此外,还要求综合素质比较全面,对教师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都要有深厚的积淀和透彻的理解,要能让学员高效率地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对培训者的教学能力要求。娴熟地驾驭课堂教学,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传授知识、提高受训对象的教育教学能力,既是培训者的基本任务,也是对培训者的基本要求。培训者需要对课程标准有深入的理解,并具有本学科课程教学设计的丰富实践经验。同时,还要能深入课堂、剖析课堂,提取课堂上的共性问题,并转化为教师培训的专题课程,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有启发性的重构建议。要具备熟练的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较好地处理师生关系的能力,此外,还要灵活应用各种课堂教学评价工具,合理地安排课后作业和学习反思等。

3.对培训者研究能力的要求。培训者也需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者,要善于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组织和指导基层教师开展相关的研究,达到以研促训的目的。要当好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引领者,就要求培训者关注国内外本学科的动向与趋势,并对学科的发展有清晰的思路;要掌握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具备较强的发现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要善于根据本学科的教学发展,吸引和组织一线骨干教师进行研究,以探索新理论的实践之路。

4.对培训者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浪潮不可逆转地改变着教师培训的形式和内容,学员们利用网络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获得和培训者等效的,甚至更为优秀的培训资源。因此,培训者必须及时调整角色,学会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当好中小学教师开展网络探究学习的指导者和同行者。有条件的培训者还可以开发基于网络的培训课程,利用网络开展学习交流与辅导,让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培训的助推器。

三、培训者的专业化发展之路

新时期的教师教育已经对培训者提出了更加明确和更为严格的要求,如何提高培训者的素养、切实满足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使培训者实现从“经验型”到“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培训者的专业化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自主学习。读书是教师拓宽视野、提高自身能力的最基本方法,而作为一名教师教育的培训者,就更应该善于学习。在社会进步的背景下,教育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总会层出不穷,培训者存在能力短板也就成了一种必然现象。要弥补自身能力的缺失,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向书本学习,多读书、读好书,以至从网络等媒体中吸取知识营养,了解国家的教育政策导向和前沿理论热点、吸收他人的教育智慧和实践经验等,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面前显得自信而从容。

同时,在读书时还要讲究方法,培训者应养成学习反思的良好习惯,可以利用博客等工具,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撰写教育叙事和教学反思,以旁人的角度对自我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

2.参加培训者培训。培训者培训是常见的进修提高方式,和自主学习相比,培训者培训是培训者在外部的引领下系统地接收理论知识,感悟他人的教育实践和先进教育思想的一种集中学习方式。

培训者培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与高等院校合作举办研修班,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观摩实践,从而实现对某个领域知识的更新;又如,有针对性地听取专家的讲座和报告,在聆听专家对前沿理论的阐述、困惑现象的解释、典型案例的剖析等过程中,提高对理论内涵的把握、提升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此外,单位内部举办的学术研讨也是很好的培训方法,通过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交流教学、教研和培训中的有效经验,可直接帮助培训者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3.专家引领研修。仅靠培训者自行积累和摸索,效率毕竟不高,除了培训者培训的形式外,专家引领下的研修也是实现个人成长快步跨越的有效途径。专家引领下的培训者专业化成长,是培训者在专家的帮扶下,围绕一定的主题展开研究,并借助专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研究经验,使培训者在研究过程中少走弯路,在遇到疑难和困惑时也可以及时地从专家处得到指导和反馈,从而实现快速地成长。

但由于专家的工作往往比较繁忙,所以难以做到长期当面指导,因此,专家一般采取面授和网络相结合的引领方式,甚至以网络引导为主,其中,一种典型的形式就是基于博客的专家引领。在网络上,专家具有一对多、实时或者非实时的指导能力,培训者可以经常性地与专家接触而不必担心打扰对方的工作,这就具备了深度引领的基本条件,从而实现主题研修、畅通交流、共建资源、共享成果、跟进管理、多元评价等环节,保证了培训者的迅速成长。

4.开展课题研究。以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和实践,不但能梳理工作思路,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更是对培训者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和促进。课题研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培训者分析问题、研究问题,重新审视、补充和构建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的过程。培训者在研究中将以新的理论为支撑,并形成自己新的观念与对策,研究者还可以将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论整理成文,从而形成自己的科研成果。

换一个角度来看,培训者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也将成为其宝贵的财富,只有培训者自身积极参与到教育科研活动中,才能积累丰富的科研经验,从而具备在教师培训中指导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能力。

5.到学校挂职。教师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一线教学服务,培训者如果缺乏对基层学校教学实际情况的了解,就难以做好教师培训。到学校挂职,就是让培训者回归到中小学的教学前线,并成为一线课堂教学的参与者,把每一节课都作为一个教学案例,在教学的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

此外,培训者还可以在普通中小学开设观摩课、研讨课,从教学设计开始,就向学员们展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并用直接的行动为学员提供教学示范。也可以作为中小学教学的观察者和指导者,在课改现场进行理性观察和面对面地分析、讨论,并和学员们一起听课和评课,以实际的指导加深学员们对理论的把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不断变革,广大教师对教师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寄予了深切厚望,培训者面临的责任和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培训者只有不断地探索和积淀,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并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才能适应教师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涛.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18(3).

猜你喜欢
培训者教师培训发展
从教师到培训者
教师培训者:从专业性到实践性
区域发展篇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教师培训要有“场”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