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2016-10-20 22:09傅祥威
职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师培训城镇化高职院校

傅祥威

摘 要:城镇化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高水平的高职教师队伍,而教师培训是提升高职教师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从构建工作体系、保障体系、评估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 高职院校 教师培训

课 题:本文系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Z165)研究成果。

城镇化进程与高职教育紧密相关,城镇化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职院校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而要提升高职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培训是关键。因此,加强对高职教师培训的研究不仅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六重六轻

1.重上级文件,轻顶层设计

当前,高职教师培训主要是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如有文件下发,就组织教师去参加学习培训,还没有形成常态化的培训制度。《职业教育法》中对公司、事业单位接收教师培训只做了原则性规定,并未规定明确的义务和责任追究程序。顶层设计存在的缺陷使得教师培训有法难依、执法不力,社会参与教师培训的积极性难以调动。

2.重脱产提高培训,轻在岗实践提升

对于不用上班上课,脱产去外地学习培训,很多高职院校教师都喜欢,因为相对轻松,又可认识很多有工作关系的朋友,所以都比较重视脱产培训。而高职院校也把脱产培训了多少教职工作为工作成绩。但是,校本培训和在岗位上的工作实践提升却得不到高职院校及教师的重视。

3.重有证培训,轻无证学习

对于多数高职教师而言,培训还是旧样子,多流于形式,如举办一些学习培训班、课程进修班,不管效果如何,是否达到培训目的。如果听完规定课时,拿到证书,就算完成了培训进修任务。这种有证书的学习培训受到很多高职院校及老师的重视。但是如果学习培训没有证书发,吸引力就不大,受到轻视,被认为可有可无。

4.重外在力量推动,轻个人内在需求

上级发文件要求学什么内容、参加什么培训,这是硬性规定,必须完成。比如公需科目、普法考试、外语、计算机等等,就受到重视。但这种学习培训对高职教师的不同特点没有考虑到,因此针对性培训不强。由于培训内容单一,不能满足教师不同的需要,缺少选择性,对培训缺乏内在驱动力。

5.重去教学科研机构进修,轻去企业实践锻炼

目前,高职院校最大的弱点是校企合作不够到位,高职教学上的瓶颈是“双师”素质教师不足,实操技能教学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所以,高职院校教师培训的重点应该是企业的实际操作。可是,很多高职院校常常轻视去企业上岗培训,到企业培训的激励机制也没有建立或完善。

6.重完成培训任务,轻反馈评估

高职院校教师外出参加学习培训,多是有政府主管部门规定的因素或者职称评定的需要,只要求完成学习课时和培训任务,对于成效如何,没有反馈。培训也缺乏科学评估。

二、高职院校教师培训问题的成因:三方面造成

1.政府支持不够

(1)政策法规不完善。国家几乎没有专门针对高职教师培训的规定,各地发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也没有针对高职教师培训的具体规定。

(2)经费不足。高职教育是应用型教育,需要较高的培养培训成本,但政府对高职的经费投入比其他普通高校更少。

(3)培训体制不能与时俱进。目前举办培训的主体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或是其委托的培训机构和高校。这一模式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不相适应。

(4)缺乏培训基地。各省市区虽然都建有不同形式的高职教师培训基地,但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面临着不少困难;调动行业、企业参与教师培训的积极性还有待加强。

2.学校机制不力

由于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将更多的资金资源放到校园基本建设、扩大招生等上面,忽视了对教师的进修培训,更不用说建立起完善的教师培训激励考核机制,教师培训也只是作为完成上级任务的手段,至于如何激励教师通过培训提升工作能力与水平,教师很少考虑到。

3.教师主动性不够

由于高职院校是近些年在中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职教育的管理和教学观念时刻影响着教师。很多教师对培训的目的、形式、内容、成效等都未十分关注,因此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当然也不会积极地思考对教师培训有益的意见。部分高职教师对培训活动的参与不力,没有对培训过的内容进行整理消化,没有将知识化为自己的东西。

三、改进高职院校教师培训的对策:构建三大体系

1.加强高职教师培训的工作体系建设

(1)及时分析培训需求。通过对相关情况的分析,了解培训活动的背景,有利于掌握培训的重点、确定教师培训方案、深入了解受训教师的内在需求并在培训中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

(2)科学制订培训计划。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集思广益,通过民主集中的方式科学制订教师培训计划,这有利于培训的顺利进行并确保成效。培训计划主要包括培训的目标、对象、课程、方式以及时间地点、培训教师、班级管理、经费预算、考评反馈等内容。

(3)严格遴选培训师资。师资质量的高低是影响教师培训工作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培训师可以从主办培训的院校内选聘,也可以从校外相关单位或企业选聘,但都应该根据培训的实际需求。

(4)有效拓展培训模式。培训模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校本培训模式、企业培训模式、高校培养模式、政企合作模式、教师中心模式,可以根据实际选择一种或综合几种进行。

(5)根据需要挑选培训内容。要在调查研究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慎重挑选培训内容,确定培训目标和重点以及管理方式等。高职院校教师培训的内容应该涉及面较广,包括高职教育发展形势、高职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能力、实际操作技能、专业知识等方面。

(6)不断创新培训方法。培训能否取得好成效,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培训方法是否恰当。一般来说,培训的方法并不是固定的一种,有的培训可能用到两种或多种方法。使用什么方法更恰当,更能适合某次培训,这是培训方法的选择问题。培训部门在制订培训计划时,要考虑到培训需求、学员情况、时间地点、教材内容等。

(7)积极推进培训成果的应用。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要将培训中学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方法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中去。鼓励受训教师将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带到培训中寻求解决,学以致用,提升工作水平。

2.完善高职教师培训的保障体系建设

(1)更新优化培训理念。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高职教师培训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千帆竞发,不进则退,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能力。高职院校教师要有实践动手能力,要强化实操能力的培训,适应社会对教师“双师”素质的要求。

(2)制定高职教师培训政策。教师培训需要一个公平的政策环境,政府支持在提升教师培训与管理的水平上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为了提高和保证高职教师培训的实效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对教师培训机构的设立目的、工作职责、运行方式、评估标准、经费保障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

(3)立法规范培训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师培训制度,是高职教师培训能够顺利有效进行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政府主管部门要从顶层设计做好立法规范。

(4)保障解决培训经费。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将教师培训费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并予以保证,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预算比例要逐年提升。高职院校要通过各种途径筹集教师培训经费,积极组织或参与培训。教师个人也应该承担一定比例的培训经费,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培训费用由政府、学校、个人按一定比例分担。

(5)完善培训激励机制。培训主管部门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能激励受训教师,同时又能激励培训机构和培训师的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要重视对各方的考核与评估,加强检查指导,形成培训机构积极主动开展各种培训的良性局面。

(6)建设完善培训基地。要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中,选择一些教学理念先进、教师水平较高、设施设备完善的,给予适当支持,逐步建立国家级、省级示范性教师培训基地,承担教师培训任务。成为培训基地的机构要加大投入,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加强培训基地建设。

3.改进高职教师培训的评估体系建设

(1)主管部门工作评估。一是对各级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评估。内容为:对自身的评估,如有无职能部门负责教师培训业务,有无经费、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是否有计划地指导培训机构开展高职教师培训等;对所管辖的培训机构进行管理、督查、指导等方面的评估,如教育政策落实情况、经费投入的分配、培训效果等。二是对受训教师所在的高职院校进行评估。内容为:对教师培训工作的认识程度,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方法及措施力度等。

(2)培训机构绩效评估。一是评估教师培训机构是否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是否贯彻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政策规定。二是评估教师培训机构是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否制定培训师资格认定工作机制。三是对教师培训机构自身具体工作实施的评价,主要内容为硬件建设、人员编制、制度建设、经费保障等。

(3)受训教师实效评估。培训结束后对接受培训的教师进行评估,形式可采取网络调查、问卷调查等,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素质是否得到提升,如提高学历和获取“双师”资格等;实践教学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如实践性教学能力和教育技术能力等;科研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如应用成果的研发能力和课题的研究能力等。

参考文献:

[1]粟艳玲.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10).

[2]舒畅.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构建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3]刘志红.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问题探析[J].成人教育,2011(4). (作者单位: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教师培训城镇化高职院校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