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活力和创新的思想政治课

2009-07-27 07:31刘金钰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年4期
关键词:人贩子时事政治课

刘金钰

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才能让枯燥的思想政治课充满活力,成为学生最乐意、主动接受的课程。那么,如何在政治教学中通过创新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好的情境教学能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好方法,它能改变平铺直叙的刻板式说教,使教学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同时,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密切师生关系,使教与学更加协调,能有效消除学生学习中的紧张心理,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有活动情境法、问题情境法、媒体情境法、故事情境法、主题讨论法、课外阅读法、诗歌名言法等。方法的选用因人因时而异,可以选用一个,或多个同时选用。同时也要靠教师的经验和教学规律来选定。例如,我在讲授《控制人口,提高素质》一课时就选用了媒体情境法和问题情境法。我是这样导人的:播放小品《超声游击队》片段(宋丹丹回忆刚结婚时的幸福和现在奔波不定的生活片段)。

师:小品中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生:重男轻女,多生超生。

师:多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生:不能安稳地生活,生活贫困。

这里主要运用多媒体设置问题情境,且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并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提出来的。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主题,使学生懂得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问题。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为下一环节打下伏笔。

结合典型案例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一人填鸭式教学,教法单一、课堂缺乏生机,忽视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感受,加上政治学科理论的抽象性,不少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枯燥无味。因此,政治教师应转变观念,介入案例教学,把课堂让给学生,借助案例和学生互动,让学生多动脑,多质疑,多发现;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从而形成独特见解。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其表达、讨论、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学生有了较大的自主权,老师也就从讲台前站到了学生的背后,这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使学生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例如:我在讲授《自我保护》时呈现了这一典型案例:在吉林省榆树市有一个8岁女孩,在放学途中被两名人贩子劫持,她利用人贩子吃宵夜之际,一面向饭店老板暗指两名人贩子,一面表情痛苦地用双手卡自己的脖子,老板明白后立即报警,几分钟后两名人贩子被抓获,小女孩成功自救。据此对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1)“8岁女孩智斗歹徒”给我们什么启示?

(2)如果你是案例中的小女孩,你将如何自护自救?

(3)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平时应怎样预防不法侵犯?

(4)歹徒的行为是违法还是犯罪,应该受到什么处罚?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教学。首先提供一个典型案例,给出具体的材料,然后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案例进行深入地分析、讨论,从中抽象概括出一些认识、经验、观点、道理,以启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内容。

关注时事政治

时事是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它有突发性、偶发性和新奇性等特点。特别是时事的新奇性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在课堂已政治教师要巧借“时事”之躯,启迪智慧,激发兴趣,将抽象的理论融入具体生动的个案,做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有机统一。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在讲授《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时,有学生针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质疑:我们党为什么不提出以法制建设为中心?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心?以教育发展为中心?而一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呢?我借用了近两年党和政府在维护教育公平和推进新农村建设采用的措施及十七大报告回答他们。2006年全国免除农业税,打破了封建王朝两千多年以来农民赋税的历史;2007年在全国农村范围内实施“两免一补”;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依据是:这些年来中国国民经经济稳步增长,已具备了这样的经济实力。同学们试想一下,没有经济发展这一前提。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岂不要落空?可见,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样学生通过了解时事,理解了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必须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猜你喜欢
人贩子时事政治课
时事政策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打死人贩子会触犯法律吗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谨防陌生人
漫画时事
漫画时事
海地抓获美国“人贩子”
人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