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提高教学自我监控能力

2009-07-27 07:31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年4期
关键词:新手教学活动监控

白 艳

对教学的自我监控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行为的调节中枢,教师自我监控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方面,研究教学监控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否。新手型教师在转变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中,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重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专业素质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瓶颈,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的教学心理因此也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目前国内外认知心理学对教师的教学心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特别是有关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教学监控的研究,这一研究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自我监控能力和教学绩效开辟了新的道路。

教师的教学自我监控能力的分类

对教学的自我监控是指教师本人在教学监控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和调节的过程,它是教师在教学中主体意识的集中表现。就课堂教学来说,它包括课堂教学的计划、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管理与组织策略、教学时间的分配、言语表达的方式与速度、自我情绪控制、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策略、如何安排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等。在教学中根据教学活动的进程,我们把教师自我监控能力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活动前的自我监控。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详细地安排教学,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应有一个基本的预期。比如:我的知识准备能否胜任这一课的教学,我的备课是否充分,我对学生是否了解,这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否清楚和突出,我的语言表达是否有利于教学,学生喜欢我去上课吗?等等。它会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和情感,也会引起教师对教学计划的重新调整。

2教学活动中的自我监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注意学生的反应,注意自己的课程进度,并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时处理。比如:此时我的精力饱满吗?学生愿意听我的课吗?我的讲授清楚吗?课堂进程是否按照计划进行的,学生是否在积极配合我的教学,哪些内容不合适或非常好等等。这些监测活动在课堂过程中随时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发生,并影响到教师本人的心态和导致对课堂教学的临时性调整。

3教学活动后的自我监控。在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应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的这一节课是否上得比较成功,学生的学习效果怎样。比如:这一堂课总体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哪些地方很成功或不成功,有哪些经验和教训等等。在课后通过对这些监测活动进行总结,教师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提高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并对随后的课堂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在教学监控上的差异

对教学的自我监控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行为的调节中枢,教师自我监控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方面,研究教学监控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否。新手型教师在转变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中,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重要因素。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在教学监控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堂准备的计划性上。在备课方面,教师不仅要备教案,还要备老师、备学生、备课堂。专家型教师在备课时能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课堂上可能会发生的意外情况,师生之间的互动情况等等。而新手型的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只能也只会注意到教学内容,备教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课堂不甚了解,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和讲授教学内容。

另外,专家型教师在备课时能考虑到教学内容的深入浅出,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并进行拓展,而新手型教师只能死板地讲授教学内容,不能把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只是按照教科书的顺序进行讲解。

2在课堂过程的调节性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都能通过学生的表情、动作等注意到课堂上学生对自己教学的反应,也设法通过表扬、提问等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注意。但新手型教师在应对课堂上突发事件和敢于面对困难这两个方面较专家型教师有很大的差距。

调查认为:25岁以下的教师与其他年龄段的教师相比,他们认为能处理好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敢于面对困难这两个特征更重要;中级和初级教师在有平和的心态、不将不良情绪带进课堂、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能处理好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这些特征上比高级教师认为更重要,原因可能是职称低,工作年限短,师范院校刚毕业不久,工作经验不足,怕困难,遇事好冲动,感情用事和容易外露。

另外,专家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通过恰当的语态、手势、表情等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显得生动活泼。在遇到学生不明白的问题时。专家型教师能把问题分为几个小问题,一个一个地进行讲解,而新手型教师只能机械地重复讲解,效果不甚明显。

3在课堂结束的反思性上。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都会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但在反思的内容和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新手型教师在反思时只会考虑到自己的教学是否按预先设计的教案完成、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和声音效果怎样、板书是否工整、学生是否认真听讲等等,而专家型教师则更善于做课后总结,他们会注意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态度、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分析自己的课在哪些方面成功,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等等。

教师自我监控能力提高的方法

自我监控能力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是可以通过培训而得到提高的,

1树立正确的教育动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说也不例外。

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对做好教育事业有强烈的动机,才能有提高教学监控能力的愿望。而同时实践也证明了: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的教师,其教学监控能力也相对提高得快;而不满于教学工作的教师,对学生及班级感到厌烦的教师,其教学监控能力提高的速度就相对要慢。因此,树立正确的教育动机,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来说是首要的。教师只有对教育工作、对学生、对班级的态度好,乐于积极做好自己的各项本职工作,才能提高其教学的自我监控能力。

2增强教师教学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进行那一活动。人们一般是在预测到某一活动的好的结果及自己有能力去完成这一活动时,才努力去进行这一活动。班杜拉十分强调自我效能感对人们行为的调节作用。

教学监控能力培养的实质就在于培

养教师教学的自觉意识,培养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估的习惯和能力,培养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培养教师对学生反应的敏感性。有了这些能力和习惯,教师就可以面对变化的环境而应付自如地处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可以应付来自不同方面的挑战了。

3合理反馈自身的教学。正确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这是教师形成教学监控能力的基础。通过反馈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更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效果,培养其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具体而言。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等电教技术进行自我反省式反馈,对自己教学的各个环节有一个准确而客观的认识;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彼此交流,进行同行探讨式反馈,请听课教师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不恰当内容、遗漏,帮助鉴别讲课过程中的关键点;请教育学、心理学专家来听课,进行专家诊断式反馈,对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并帮助教师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和原因等等。

4现场指导教师的教学。现场指导实际上是给予教师实践课堂教学监控活动的充分机会,使其有机会接触以下活动:决定教学的目的、规划教学活动的进程、获得必要的信息和资料、选择适宜的方法、评价自己的进步等等。进行这些活动,有助于使授课教师更好地体会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在授课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同时,由其他人到课堂上对其进行随堂指导,把握其教学情况的第一手资料,以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现场指导一般包括三种方式:教务处、教研室成员不定期深入课堂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授课教师进行临堂指导;邀请教学专家来校听课,进行专家指导;设公开课,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进行同行之间相互指导。

5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是当前提倡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转变的一项内容。通过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教师可以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找到自己在课堂监控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调查,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形成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教学的监控能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成分,其实质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反思与调节,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自我意识。通过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教师将逐步养成对自己教学活动的经常性反省,这样,教师在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同时,其教学监控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更加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新手教学活动监控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新手如何练马拉松?
碰撞:知名作家与新手司机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新手速来围观 养猪到底行不行?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