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滴细流汇成海

2009-07-27 07:31钱素形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年4期
关键词:细节班级孩子

钱素形

著名的“蝴蝶效应”是这样表述的: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了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它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使更大范围内的空气与其他大气系统发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龙卷风的产生。

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其实表现的是一个班级的风貌,这绝不是夸大其辞,可以作为旁证的事例我随手便能拈来。一天中午,我正踱着步子进班级,一张张小脸神色异常,有的显露严肃,有的涨得微红,有的稍挂慌张。问明原因,学生的回答让我感动:“老师,潘丽芬在清洁区不小心丢了纸屑,班级可能扣分了……”这个真实的细节或许会被许多班主任忽视,因为它太微不足道了,不就是孩子们打小报告嘛,甚至可能被眼前的扣分迷乱了双眼,接下来就是抓来这个违纪的孩子批评教化。而在那一刻我感到的却是:孩子们太懂事了,一个小小的损害班级的行为居然让他们这么难过。我没有训斥,而是与他们一样难过地说了句:“真的吗?”我看见了当时在场的潘丽芬惭愧地趴在桌子上,我体会到在孩子们心中。班级的一切重于泰山。

平时总能听到其他老师夸赞:钱老师,你班的孩子怎么这么乖,这么知道学习啊!夸赞不是凭空而来的,孩子生活中和学习中的点点滴滴我都会关心,洞察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的细微表现,用这些细微表现中的有利因素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我把它归结为“习惯源于行动细节,交流源于心灵细节,信服源于人格细节”。

习惯源于行动细节

细节一:说起来真可笑,如果要上一节“标准”的语文课,我的语文课绝不标准,课前的问候几乎没有,一进教室,我总是摆摆孩子们课间弄歪斜的课桌,捡拾捡拾地面上不易发现的纸屑,然后什么也不说,就开始上课,如果有兴致的话还会幽他们一默:服务工作完毕,让你们久等了。就因为我的这个“雅兴”,几年来虽然我班人数多,课前孩子们都能“为我”保持外观干净整齐,精神饱满的形象。可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细节二:记得孩子们还是一年级的时候,丢三落四的,今天李阿东丢语文课本,明天季阿西丢数学课本,恼于心,不得发作,长此以往,那怎么得了?训是没用了,他们不是机器。我也非遥控,干脆顺势而为之,只要有孩子报告自己的书丢了,我就大动干戈:神情弄得比丢了书的孩子还紧张,然后大兴搜寻工作,所有的孩子翻包搜屉,检查是否拿错了。真奇怪,这个“工程”花的时间不多,没训斥,也没抱怨。孩子们还真的非常重视起保管好书本来了。

细节三: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不爱做作业,是农村孩子的通病。撇开课堂教学这块先不讲,每天我总是场面隆重,让组长当着全班分类报告作业情况,要做到声音响亮,神情庄重。这时组长就像军长那样显得很有威慑力,孩子们怕成为组长口中的黑名单。作业完成的程度总是比其他班级好。

注重孩子的每一个行动,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特别是我们小学教师,天天与学生打交道,天天管的是小孩子那些不上眼的事。“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育过程中有许多有待开掘的细节,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次低头,甚至是一件饰品,都有可能成为让我们为之一振的精彩细节。我们要敏锐地发现学生身上显露出的教育细节,耐心地扣问,静静地倾听,深入地挖掘,在细节上做文章,于细微之处见精神。这样,教育就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能赢得学生的阵阵掌声,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上,教育的个性就蕴藏在那些生动鲜活、精彩迷人的细节中。

变流源于心灵细节

当我们的一举一动可能对学生造成或深或浅的影响时,“教师”两字怎么能不让人感到沉重呢?曾听叶谰教授这样描绘教育:“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我能否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我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我能否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我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三者之中,传道为先,我们的教育要能触摸孩子的心灵。拨动他们内心求上、求善的那根弦。硬管理中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校纪、班规的各种量化考核制度等就是“一纸空文”。

细节一:那是一个学期的开学初,A转到了我们班,她清秀中带着文静,很招人喜爱。课堂上叫她发言,真令人心疼,微弱的声音伴着微微颤抖的双手和双脚。其他孩子也好一场唏嘘——期待与现实相差太大了。我伸手紧紧地握住A的手,稍作持续,一边提高音调:“慢慢说。别着急,同学们都在听。”以后的日子中,我总是找借口让她帮我端端椅子,拿拿茶杯什么的,她特别愿意,喜滋滋的,动作也那么谐调,课间还时常发现她与同学们乐呵呵地从外面回来。

细节二:B调皮、活泼、聪明、表现欲强,就是不爱做作业,总是不按时完成,我软硬兼施(包括与不识字的家长沟通过好几次),屡教屡败,最后只好“铤而走险”——把他“冷冻”起来,上课他举手发言我故意“视而不见”,下课他找我搭话,我“爱理不理”,特别是他的作业组长汇报他的情况我就“充耳不闻”,但我的“心”始终没离开过他,没完成的作业总是悄悄地让学习委员给督促好,同时让学习委员辅以“威吓”(大有班主任让你自生自灭,你好自为之之势)。他还真有点怕我不理他,使他成为没人关心的“孤儿”,那几天作业默默地完成,总是闪巴着眼睛期望我的关注,我“见好就收”。他好开心,很珍视自己这种态度换来的“爱”,就像一个没妈的孩子重新获得母爱一般。我也好开心,我能成为他学习生活中的“悦己者”。

就那么轻轻一握,那么淡淡的“冷落”,看似平淡如水,柔若无骨,却能感化孩子学习生活中的“顽疾”。孩子生活有勇气了,感到快乐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是老师用最真诚的心最真挚的爱作为沟通的桥梁,使彼岸的他们信任你,依赖你,大胆地奔向你。在教育中,我们就应“亦步亦趋”地琢磨着孩子们每一个行动上的所思所想,发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感化作用。

信服源于人格细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诠释。十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人格力量是当好教师特别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基础。教师的人格是在与孩子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呈现的,并非某一日的“罗列”。所以我平时是这么为人师的——

微笑:在每次进课堂之前微笑,在和每一个学生谈话时微笑,在和每一个认识或不认识的学生打招呼时微笑。这微笑并非挤出来的,它源于责任,源于自信。

信任:相信每一个学生内心都有被欣赏的渴望,相信每个班委都可以独当一面,相信适当的教育可以挽救每一个有着不良习惯的学生,相信生活并不总是枯燥乏味疲惫不堪,相信有耕耘就会有收获。这样,当学生犯错误时,我就不会先入为主地把他看作一个差生,就不会像一个警察看管囚犯一样从后门偷偷监视自己的学生,就不会动辄怒火冲天对学生恶语相向,就不会发生许多不该发生的冲突。班级中谁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孩子们从心理上感到很安全。白××有管理班级日常事务的辛苦,叶××有负责早读带读的功劳,季××有展示自己表演才能的责任,钟××有出板报的苦劳……孩子们喜欢这样,他们互相争取,互相长进。

能干:课堂上“身临其境”,亦或是“语惊四座”。在课堂中展示自己独有的才能,通过课堂的感染使孩子了解你,敬佩你,领略言传身教的奥妙。在《观潮》《长城》《秦兵马俑》中让学生知道你有带领他们领略祖国风光和祖国人文的本领,让他们感受你热爱祖国的那一份感情;在《中彩那天》《尊严》中让孩子与你交流语文语言的美丽,探讨诚信、尊严的可贵;在《触摸春天》《生命、生命》中积累语言,品感生命的意义。接手学校事务,干脆果断,雷厉风行,所以,我的班级格言、班级美德培养目标、读书角、班费筹集、各种奖励、班级日志、班级文化建设等。都能够有质量地按时完成。

育人者必先育己,不正者则不能教人。教师应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格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

学生是什么?在有远见的教师眼中,他们是提前十年与你认识的演艺明星;他们是提前二十年与你认识的博士生导师;他们是提前三十年与你认识的商界巨子;甚至他们是提前四十年与你认识的国家领袖。只不过,他们以顽皮和大智若愚的面具与你狭隘的人才观开着玩笑罢了。我们的讲台下只有两种人:学业优秀的学生都是天才,学业落后的都是天才的父母。所以我们时刻不能把这些演艺明星、博士生导师、商界巨子,国家领袖,天才的父母给予怠慢,在对他们的教育引导过程中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给予呵护、培养。

猜你喜欢
细节班级孩子
班级“四小怪”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