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有春
摘 要:为进一步加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管理,科学合理解决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正名”问题,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申报及保护管理工作沿着更加科学、规范、严谨的方向发展,需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二是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三是后续程序的补充完备;四是宣传力度与角度的加大。
关键词:名城保护;正名;保护管理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enhance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towns and villages of China, scientifically solve the “name rectification” problem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towns and villages so that the management of declaration and protection can develop toward a scientific, standard and precise directio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of work should be handled properly: (i) to improve relevant content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ii) to 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departments; (iii) to supplement subsequent procedures; (iv) to enhance the publication strength and scope.
Key words: ancient city protection;name rectification;prote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09)06-15(5)
2009年1月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江苏省南通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至此,中国已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10座。江苏省有13个省辖市,目前已有8个省辖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上计划单列市常熟市,目前已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9座。另外,2008年10月14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了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58个、历史文化名村36个。自2003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了第一批2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5年时间内,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已公布25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覆盖了全国31个省份。除名城外,名镇名村也从另一方面充分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域历史村镇的传统风貌和建筑艺术,它们与历史文化名城一样,其保护与发展将对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从建设部门的调查情况看,中国已有60%的省、市、自治区积极开展了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命名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江苏省政府从1995年开始,先后3批公布了7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无锡市、南通市在近几年已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行列。从1995年开始,江苏省政府又先后5批公布了21个历史文化名镇、4个历史文化名村,其中有14个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个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依法保护方面,法制建设也在得到不断健全,《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早在2001年就出台。从全国来看,《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条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里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条例》、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的意见》,江西省制定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暂行办法》等,分别从法律法规与政策、技术层面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08年4月22日,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正式颁布施行,标志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与保护管理工作已全面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与保护管理工作中,我们通过法律法规、规划编制等手段,对名城名镇名村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明文规定,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得到了有效保护。但是,在我们的法律法规中,对已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这些城、镇、村的已有“名称”如何保护,让它的历史称谓如同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受到保护,却缺少应有的法律保障。加之随着中国城乡建设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市扩容、乡镇合并调整,致使许多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在快速消逝,这种消逝不比我们一些城市中的老街巷、老字号在不断消逝的情景乐观多少。人们呼吁对“老字号”的保护,是否也应该包括对古老镇、村地名的保护?根据笔者所掌握的江苏省的情况分析,目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在申报与保护管理过程中,大部分城镇的历史文化资源都得到了很好保护,名实相符,但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名称定位方面,却存在着一些尴尬情形,已影响到人们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这种光荣称号的可信度与严肃性。如下几种情形提醒我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正名”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是“改名换姓”型。这种类型是指有些地区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申报成功后,仅凭少数人的好恶或长官意志,利用政府部门之间的薄弱环节,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进行任意改名换姓,致使原先已经定格的历史名称消失。如苏州吴中区的“西山镇”为2001年江苏省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时隔不久,镇政府有些领导认为“西山”二字不吉利、尤其是不利于招商引资,因为“西山”二字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日薄西山”、“日落西山”,甚至传出许多开发商本来看好西山镇的风水与投资前景,但就是因为“西山”二字而不愿意来投资了。所以,就将这个位于太湖之滨、并且与另一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东山镇”对应的“西山镇”改名换姓为“金庭镇”。对外宣称金庭镇是历史文化名镇,并且在编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时,直接以金庭镇的名称来编制报批,致使省建设与文物部门难以接招。按照“西山镇”改名换姓的荒谬逻辑推理,在我们的字典中,凡带有“西”字方位的名称都是不吉利的了:“西方国家”也不应该成为“发达国家”的代名词,“西部”大开发也不应该成为国家经济腾飞的重要战略决策,“西山”的彩霞与夕阳也不应该成为诗人歌颂赞美的对象!对于苏州吴中地区来讲,没有了“西山”又谈何有“东山”?是否也要将“东山镇”再来一个改名换姓?那太湖之滨历史上的“洞庭湖东山”、“洞庭湖西山”美妙名称由来的传说将真的成为一种记忆了。
二是“移花接木”型。这种类型是指有些地区通过行政区划调整等手段,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原有名称移植到更大空间范围上进行使用,以扩大知名度,但在具体实施历史文化保护时,却仍停留在原来公布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域。我们知道,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在申报并公布时,其所指的历史区域及保护的内容是基本确定的,我们讲这座城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并不是指历史文化覆盖了全市域的每一寸土地,而是有相对确定的空间范围与地段。如果通过移花接木的方式将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称挪用至别的区域,或让其覆盖更大的范围,势必在“外延”扩大的同时也应该有“内涵”的增加,如果不相称,会让人感到这种做法是借“名城”的招牌来扩大影响,而缺少对历史文化保护的诚意。这种类型最典型的要数江苏省淮安市。历史上的淮安市隶属于原来的淮阴市,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乡,于1986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原县级淮安市为秦时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2001年2月,原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原县级淮安市被改为淮安市的楚州区,原淮阴县改为淮安市淮阴区。至此,原县级淮安市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已通过行政区划调整的手段,给嫁接到了原地级市的淮阴市头上,可谓是“父子相争”的现代版。为了干净彻底地解决这个名称转让问题,当地政府一不做二不休,把原来的县级淮安市更名为“楚州区”,而不是如“淮阴县”更名为“淮阴区”一样,将县级淮安市更名为“淮安区”。这一区划调整过程中的移花接木做法,其良苦用心自不待言,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确实造成了诸多不便。首先,周恩来总理的故居在淮安,淮安是总理的故乡,这种重要信息可以说是“地球人都知道”。自从将县级“淮安市”改为“楚州区”后,周总理故乡的名称也在不知不觉中消逝或混淆了,外地人要到淮安去瞻仰总理故居,或者到淮安去走亲、访友、公干,是经常要闹笑话跑错地方,以致人们只好用“老淮安”、“新淮安”来进行区别。如果当初将县级淮安市径直称呼为“淮安区”而不叫“楚州区”,一是可以保留住周总理故居在淮安这一重要历史信息,既表示了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尊重,也是对“地球人”的负责,二是可以保存了原淮阴地区的县(区)级地名除盱眙县以外都带有“水”旁的大苏北水乡特点,三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与保护的内容及手段也不至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尽管据说有权威的“名称不变、地域不变”的上峰交代,但在实际工作中是难以执行与操作的,更何况,中国在申报公布历史文化名城中,还没有将一个省辖市中的某一个区(县级)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先例,如果讲楚州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那在法律规定上就难以成立。
三是“张冠李戴”型。这种类型是指有些地区因乡镇合并而将原来具有悠久历史的镇村给予取消,将其纳入到新的镇村麾下,但在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时,采用新的名称,申报材料却仍然用那座已丧失现代身份的历史镇村来说事。这种类型以苏州吴江市的“汾湖镇”与“黎里镇”关系最为典型。汾湖镇现为苏州吴江市所辖的9个镇之一。2003年,吴江市的金家坝镇、莘塔镇并入芦墟镇,北厍镇并入黎里镇。2006年10月12,芦墟与黎里两镇合并,成立汾湖镇,与江苏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区镇合一,这样,汾湖镇就包括了2002年以前的原莘塔、金家坝、北厍、黎里、芦墟五镇。这里我想重点说说黎里镇。黎里镇位于吴江市城东南30公里处,为一大片湖荡群所环抱,是一座保存较好的典型江南古镇,自南宋至今年,建镇881年历史,52.4公顷古镇区域,1.2万古镇常住人口。古镇内街巷房屋依水建筑,“小桥流水旁,深巷幽弄中”,河上横卧23座不同结构和造型的古石拱桥,一河两街格局耐人寻味,小河串起99条弄堂,河两岸保存下来的大多是二层明清建筑,铺面店堂毗连相接。古镇长长的石驳岸全部用介稽石垒筑而成,几百年过去了,仍是那么齐整坚实。河驳岸边嵌着300多根石栏,其中用于系船的精致象鼻石如同金石家手下的印章,造型各异,方寸之间趣味无穷,堪称珍贵的艺术佳品。古镇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名人志士,唐代诗人陆龟蒙、南宋诗人陆游都在这里留下过身影。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的故居就坐落在黎里镇上,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黎里古镇具有申报省级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的雄厚实力,长期以来,多少社会文化人士在为之奔走呼喊,当人们准备好了要将其申报成为历史文化名镇时,由于其“建制镇”的身份已经丧失而隶属于汾湖镇,按照《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惜已不具备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资格。人们在扼腕叹息而又不甘心放弃的情景下,即以汾湖镇之“名”与黎里镇之“实”来搭配申报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当汾湖镇被公布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时,在苏州吴江一带引起了轩然大波,问题的焦点不在于申报的历史文化名镇材料合不合格,而在于这个名称是姓“汾”还是姓“黎”?汾湖镇成立于2006年,一个成立不到三年的年轻镇被冠以“历史文化名镇”实在是难以令人信服,于是乎,有的地方文史专家直接将人民来信递到了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领导的桌上。在2008年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中,江苏省的余东镇、锦溪镇、邵伯镇、沙家浜镇赫然在目,“汾湖镇”胎死腹中,终于没有再给“历史”开玩笑。人们期待着“黎里镇”的历史性复活。
四是“锦上添花”型。这种类型是指有些地区的城镇已拥有相当数量的不可移动文物,或者在其他方面已经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在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硬性条件方面仍存在不足,如“历史街区”数量要求等,后因行政区划的调整,城镇区域的扩大,使这一缺憾得到了弥补,达到了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硬性要求。这种“锦上添花”型并不是强拉硬扯,而是具有地域相连,历史文化相同相融,文脉与地脉都一致的特点。这种类型以江苏的宜兴市、常熟市沙家浜镇为典型。宜兴市是中国著名的陶都,古称荆邑,春秋时属吴,秦置阳羡县即为今宜兴市的前身,有着两千多年的建城史。宜兴市原先主要以宜城镇为依托,后将丁蜀镇纳入市区范围,使城市形成了以龙贝山为中心的一体两翼、山城相拥的格局,城区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加丰富了,历史街区分量更重了,陶都的特色也得到了更加集中彰显。2008年,宜兴市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目前,该市正在积极着手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提起沙家浜,一出现代革命样板戏、京剧《沙家浜》使之在全国家喻户晓。沙家浜不仅是革命的“芦荡火种”所在地,是红色旅游基地,而且已被公布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沙家浜镇位于江苏常熟市阳澄湖畔,除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芦苇生态湿地外,还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以古桥梁、古街区为特色。沙家浜镇坐落在历史上的唐市镇,已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古镇河港交叉,临水成街,因水成路,依水筑屋,风格各异的石拱桥把水、路、桥融为一体。镇内房屋沿河而建,连为一体,长达460米的石板街古色古香,街两侧店铺林立,前店后宅格局昭示着唐市镇昔日的繁华,历史上也曾有“金唐市”之说。千年古镇搭上了“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列车,可谓相得益彰,历史文化名镇虽不以“唐市镇”而闻名,但“沙家浜镇”已与历史上的唐市镇融为一体,古代文化与革命文化、生态之美与人文之美在沙家浜真正实现了交相辉映。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申报与保护管理工作中的“正名”问题,笔者虽列举了江苏省的事例来说明观点,大有自揭家“短”的嫌疑,但从全国范围来看,窥一斑而知全豹,一定具有普遍性。从对历史与未来负责的态度出发,各地应该有勇气与责任来对辖区内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申报与保护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大盘点。笔者这里所列现象,尚不包括那些虽然名称未变、地域范围未变,但历史文化街区已日见减少或风貌破坏殆尽、文物保护单位破坏严重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对于这种真正的“名”、“实”不符现象,已不是“正名”问题所能解决,容当专题讨论。
从笔者上述所列四种类型来看,各级政府热衷于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一方面表明我中华民族全民历史文化保护意识的全面觉醒,人们通过对自己生长的城市与乡镇历史文化资源的探究与价值认同,为历史文化的永恒魅力所折服而要立志将其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历史文化价值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得到充分展示与合理利用,尤其是为旅游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环境及居民生存环境的改善等提供有力的砝码;从历史文化保护角度分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申报工作的开展,也必将为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加理想的地域空间与良好社会环境,建设规划与文化文物部门将其视为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历史赋予的使命所在。但是,那些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名称不尊重而随意更改混淆的行为,一方面反映了庸俗文化理念仍在作祟并干扰政府相关决策部门,一方面也说明了因对历史的无知与蔑视而产生的对历史文化“戏弄”现象,已渗透进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申报与保护管理工作中,我们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为进一步加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管理,科学合理解决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正名”问题,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申报及保护管理工作沿着更加科学、规范、严谨的方向发展,笔者认为,我们至少要从以下四方面予以跟进。
一是完善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我们要在有关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法律法规条文中,以及在相应的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内容中,增加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名称”保护的法律条款与规划内容,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名称”变更等行为,在法律法规上要提出由原公布的政府或部门批准同意的前置要求。对于各地已经出台的有关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法规,应根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进行及时修订,使之更加符合各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要求。即将修订的《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应根据上位法,将历史文化名镇申报条件中有关“建制镇”的要求舍去,这样,类似吴江的黎里镇、淮安的河下镇等一批具有潜力的历史古镇就能够名正言顺地以自家身份开展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工作了。
二是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一个国家社会形态的缩影,其保护管理工作错综复杂,政府相关部门要共同介入,仅其“名称”变更与否,就同民政等部门相关。因此,在我们强调保护城镇中老的地名、街名、巷名的同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地名保护更要格外严格,而不应是单边行动、自行其是。因此,加强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所在,各级政府要担当起牵头人的责任。
三是后续程序的补充完备。对于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被“放大”了的城镇,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甄别,对于一些经过充分论证、能够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进行扩容的城镇,应由原公布的机构给予重新确认与公布,还以恰当的身份与名分,既不要羞羞答答,也不要回避存在的问题。像淮安市的历史文化名城名称问题,完全可以通过重新申报并公布的方式,或者将现在的“楚州区”更名为“淮安区”的方式来进行妥善解决,两者必居其一,这样才能给淮安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现代城市发展准确定位还以公道与公正。与此相同的是,吴江市“汾湖镇”的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称号也应由省政府重新调整公布,让历史文化名镇这一称号回归到黎里这一千年古镇的怀抱。
四是宣传力度与角度的加大。对于一些出名早、名声大、并且是以“革命文化”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在努力挖掘其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要加强历史文化的宣传力度与角度,使之形象更加饱满,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让游览者、造访者获取更多的信息,尤其是历史信息。像沙家浜这样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要在芦苇荡自然风光之美的欣赏、新四军与日伪斗争之艰的革命教育声响中,增添沙家浜的历史文化、传统街巷游览内容,使人们能够真正领略到一个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沙家浜。中国其他一些被冠以“红色旅游”的城镇,如果已经跻身或正欲跻身“历史文化名城”行列,请把历史文化的声音喊得再响亮些吧!
(责任编辑:周蜀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