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三大引领”战略,促进学校自主和谐发展

2009-08-04 09:21张作民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7期
关键词:和谐战略

张作民

[摘要]如何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实现学校自主和谐发展,成为学校管理者需要深入思考、认真践行的重要课题,也是一个教育管理者的永恒研究课题。从多年的学校管理工作中,笔者认为要想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促进学校自主和谐发展,必须立足于学校实际,着眼于学校未来,找准促进学校发展的突破口。

[关键词]“三大引领”战略 学校自主发展 和谐

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状态,而学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过程中,学校应该率先垂范。因此,如何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实现学校自主和谐发展,就成为学校管理者需要深入思考、认真践行的重要课题,也是一个教育管理者的永恒研究课题。从多年的学校管理工作中,我认为要想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促进学校自主和谐发展,必须立足于学校实际,着眼于学校未来,找准促进学校发展的突破口。近年来,我校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校情,面向未来,认真实施“三大引领”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自主和谐发展。

“三大引领”战略即为文化引领、规划引领、课程引领。

一、用文化引领,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学校文化,简单地讲,就是师生共同培植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是全校师生共同的信念与追求。治学严谨、人文关怀、艺术品位、审美感动、创新激情、儒雅风范、诗性世界、理想追求、健康精神……构成了学校文化的灵魂。

学校文化包括三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主要指学校良好的办学条件,独特的校容校貌,舒适且有育人功能的工作环境;精神文化主要指学校长期积淀形成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全体师生一致认同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信念追求、人文精神等;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经过长期运行、反复修改、全体师生认同并自觉遵守的规章制度。三种学校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要努力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目标和价值追求,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和引领师生发展的精神追求,要有连续性和先进性。

“文化引领”战略就是管理者充分挖掘学校的文化内涵,用学校常年积淀而成的先进文化去影响人、鼓舞人、管理人。在20世纪80年代末,文化管理逐渐凸显出来,这是文化管理中人本取向的特点决定的,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在文化引领中我校特别关注了以下两点:

一是加强文化理念引领。“没有伟大的理论,就没有伟大的实践”。先进的办学理念、清晰的办学思路、明确的管理策略,形成了我校特色的学校文化,统一了全校师生的思想观念和办学目标,引领了全校师生的工作方向,营造了“团结、求实、创新、争优”的工作氛围,形成了“严肃、活泼、文明、守纪”的校风,“严爱、善导、博学、奉献”的教风,以及“勤奋、规范、拼搏、创优”的学风。

二是重视制度引领。制度是为了能够统一行动,将每个人的发展需求整合起来,变成一种具有目的性、方向性的规范,制度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人行为的最有效手段。我校在管理中特别注重制度建设,坚持“依法治校”,重点做了两方面工作:首先,是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做到人人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其次,是严格过程检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进行到底,落实到位。

二、用规划引领,促进学校自主发展

“规划引领”是指通过制定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促进学校及全体师生又快又好发展。这里所说的规划,不但指学校发展规划,也包括教师发展规划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划。发展规划主要包括三部分:发展依据(现状水平)、发展目标(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发展实施方案(工作任务和措施),发展规划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能起到提醒、督促作用,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学校的快速稳步发展需要发展规划的引领

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自主发展的基本纲领和总抓手,是以学校为发展主体,通过对学校现状及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诊断,寻找学校变革发展的突破口,确定学校发展的愿景、使命,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计划文本。科学可行的学校发展规划,能统领学校发展全局,能引领学校健康快速发展,能让学校管理者有目标可循,让全校教职工在制定工作计划时有明确的指导性文件。

2.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发展规划的引领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进行的设想和构想。在推进新课程和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实现教师的专业快速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过去很多教师缺乏对制定规划的正确认识,在工作表现和行为上,单纯听从领导的安排,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没有多少自己的发展要求,发展是比较波动和被动的。教师发展规划的制定对教师成长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促使他们认真分析自己,增强发展的动力;二是促使教师对自己专业的发展有紧迫感,提高发展的主动性;三是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监控和指导作用,克服了发展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发展的计划性。

3.中学生的成才需要发展规划的引领

学生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年龄特点决定了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都未发育成熟,认识能力、自制能力、个人发展能力都很有限,因此,对中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成人成才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学生教育教学中经过探索实践,实施了“三自”(自主规划、自主教育、自主发展)育人工程,指导学生制定成长发展规划,规划包括:自我评价与分析、我的人生计划、我的人生榜样、我的人生格言、我的人格品质、我的心理素质、我的学业目标、我的奋斗足迹等八个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爱好、兴趣、志向、理想等认真地规划人生,计划人生,使学生在成才的道路上目标明确,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注入活力和动力。在引导学生制定成长发展规划的时候,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一是切合自己的实际,不能偏离现实;二是目标要具有实效性、阶段性、可操作性,不能大而空;三是要善于总结和提高。

三、用课程引领,深化学校的素质教育

学校的课程设置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它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教育价值的取向,也制约着教育的活动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对课程理论、课程结构和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实现课程的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和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的有机统一。同时,学校要着力规划并制定体现素质教育的课程标准,从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实现“双基”为主要目的,转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学科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教学相长的教学机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破除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陈旧观念,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建立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促进每个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终身发展。“课程引领”就是学校通过对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建设,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既促进学生的能力、身心、个性、特长的多元发展,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实践证明,文化引领、规划引领、课程引领战略能有力地促进学校的自主和谐发展。文化引领是促进学校自主和谐发展的前提,它是学校管理思想、办学理念的重要体现,它决定着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和课程方案的实施;规划引领是促进学校自主和谐发展的关键,它是学校发展理念和思路的具体体现,是落实文化引领的方案;课程引领是促进学校自主和谐发展的落脚点,是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学校发展规划,促进学校自主和谐发展的行动体现。我校在认真实施“三大引领”战略的进程中,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先后被授予“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电化教育学校”、“日照市文明单位”、“日照市教学示范学校”等40余项区以上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和谐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略
三步走战略搞定阅读理解
战略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跳动的精灵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扩大开放是长期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