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素质教育于信息技术课堂

2009-08-11 09:01宋淑娜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3期
关键词:教会教师应素质教育

宋淑娜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理应起着带头作用。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在授课时,都应充分注意把素质教育贯穿于课堂始终,同时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也应辅助各科教学,把先进的现代设备结合到各学科的知识链接中,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促进素质教育。

一、教会学生做人

信息技术课教材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对现代化工具设备的基本操作和使用逐步了解、熟悉。与此同时,同所有学科一样,信息技术课教师也应将“怎样做人”贯穿于整个课堂,使学生的思想境界、身心素质随着知识的增加而提高。现在,上网人数越来越多,网上内容越来越丰富,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更有责任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网络,如何处理好网络与学习的关系,如何看待黑客,等等。

二、教会学生健体

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身体是学好各门课程的保证。教师在教会学生做人,保持健康心理的同时,也应教会学生保持健康的身体。长时间呆在电脑前,眼睛疲劳,全身僵硬,让学生注意学习1小时左右要休息一下是很有必要的。45分钟的课堂,学生最佳记忆时间为15分钟左右,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内精讲精练,使学生精力高度集中学好每节课,多留时间让学生练习。学生完成了教师规定的任务后,也可以自己随意练习,多种方式互换,让学生的大脑得到调节与休息。

三、教会学生求知

信息技术课仅限于教材的传授,不仅跟不上信息的步伐,也使学生感到内容的枯燥。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应引导学生向深层次发展,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寻求知识链接。学生发现了新的见解,或许与老师讲解的方法不同,老师应予大力表扬,而不应认为学生不听话、乱动乱练习,只有恳动脑、恳钻研,才能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迅速提高。

四、教会学生做事

学生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巧,其目的是什么?老师一定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明白此节课的目的。知识的传授在于让学生学以致用,服务于学习,服务于生活。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打印一篇文章,做一幅图片、做一张贺卡、做一个课程表、做成绩分析、排名次等等,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紧密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五、教会学生创新

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了老师的作业,这只是老师授课任务完成了一半,老师最重要的任务还要教会学生创新。让学生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展开联想、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完成自己的作品,老师要大力表扬、鼓励那些有才能、恳钻研的学生。

一些老师、家长一提到游戏就头疼,认为是与学习无关的,学生一玩就上瘾,就学坏了,其实不然。固然有学生因玩游戏而辍学或落下功课,但现在的学生也有逆反情绪,越不让他干什么,他就越干什么。教师应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健康的游戏,有其动感的画面、精彩的特技处理、优美的乐曲、丰富的内容,是众多电脑及美术工作人员花了许多心血才设计出来的。玩一玩这类游戏有一种美感的享受。教师应引导学生,美丽的画面只要学生用功,自己也可以做出来。

在课堂上,就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教学内容,让学生创作一些美术作品。其本身也使学生对游戏有了正确的认识。平时,还可以经常举办一些创作作品、操作软件等比赛,提高学生学习、创造的积极性。

总之,只要我们深入挖掘信息技术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有效元素,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科优势,就能将素质教育完美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教会教师应素质教育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奥本大学:一个教会你热爱生活的地方
画与理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What I've Learned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