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学习策略有妙招

2009-08-12 10:00邓其畅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7期
关键词:学习策略探究策略

邓其畅

相信每一位教师在教学生涯中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掌握了学习策略,学习起来轻松自如,成绩非常优秀,而另一些学生学习非常勤奋刻苦,甚至达到了“头悬梁,锥刺股”的程度,学习状况却依然让人担忧。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教会学生运用学习策略,而学生也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并运用学习策略,是我们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习策略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学习方法,泛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的学习规律、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学习策略的本质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思维或动作。它对新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新知识与技能的存储、新旧知识的整合以及知识的应用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学习策略从记忆与知识建构方面分为三种: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学习策略还可以从执行任务的时间上分为任务前策略、任务中策略和任务后策略。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发展学习策略。这就需要教师将学习策略融入课程和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直接教学、榜样示范、有指导的练习反馈三种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任务前策略准备教材

1.吃透教材内容,运用组织策略板书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我们可以通过PPT列出本节课需要学生了解、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及基本技能,便于学生做笔记和把握学习重点,具体可以使用列提纲、分类或归纳等形式。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的“图文混排的设计与制作”一节,板书设计如下图。

2.运用组织策略实施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根据教材内容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建构新信息,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水平。例如,八年级上册中“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一节,可将任务与语文的作文教学、美术课的审美与设计整合起来;九年级的Flash制作可以与美术设计、音乐节奏及音乐欣赏整合起来。

3.运用精细加工策略安排教学内容

初中学生对自己完全知道或完全不知道的知识都难以产生兴趣。这需要教师充分运用精细加工策略,将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或“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要学习、要记忆的新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本节课知识既有新意又不陌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时,由于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Word软件,因而可以使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比较Word中插入图片和艺术字的方法,自主学习插入图片和艺术字等。

二、运用任务前策略准备教学环境

1.熟悉教学设备的操作

最近,我市举行综合教学能力评比活动,采用借班上课的形式进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教师在上课前熟悉新环境教学平台的操作,对不同功能要事先弄清楚,能根据需要熟练切换操作。即使平时在本校上课,也要清楚电脑教室操作平台的功能操作。如利用电子教室平台的交互功能分发文件、播放影音、组织学生演示、分组讨论、远程辅导、提交作业等。

2.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以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设计教学时,根据需要设置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如利用电子邮件提交作业,通过BBS、留言板、教案和习题下载等形式进行答疑或课后辅导等,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的交流互动。

三、运用任务中策略准备教学方法

1.通过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组织策略

由于计算机硬件、软件发展迅速,学生要更好地获取知识,必须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八年级学习PowerPoint软件时,可以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认识窗口,并将PowerPoint的窗口与七年级时学习的Word、Excel的窗口进行比较,若相同则让学生说明其功能,若不同则引导学生查看说明。

2.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精细加工策略

教师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分解为一个个环环相扣的小任务,推动学生主动地去完成各项任务。学生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会及时向他人或教师求助,此时教师应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例如,七年级下册“建立电子表格”一节,可以通过设计“输入表格基本框架”、“输入表格内容”、“修改输入内容”、“合并单元格”、“设置表格边框线”、“调整行高和列宽”、“设置文本对齐方式”等七个小任务来完成评分表的制作。设计表格内容数据时要涉及教材知识点,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

3.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精细加工策略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问题的设计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教材中的探究题,二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设计的探究题。如七年级下册的《图文混排的设计与制作》一节,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完成本节任务和书本的探究题外,在学生完成整个作品后我又提出“如何在作品上加上彩色的小星星进行美化”及“如何让文本框中的文字像霓虹灯一样闪烁不停”,让学生进一步去探究。

4.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精细加工策略及组织策略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先备知识、性别等相关因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教学。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在明确成员责任基础上进行互助性的共同学习。如七年级下册的Word综合活动“制作电子报刊”一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等因素将学生合理分组,让他们分工合作完成电子报刊的制作。学生根据小组成员的共同兴趣去选题,分工搜集所需素材,共同研究版面设计,最后共同完成电子报刊的制作。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进行更为系统的学习策略教学,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策略,从而探索和发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并最终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和目标。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有必要渗透学习策略教学。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石碣镇袁崇焕中学)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探究策略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