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诗歌教学

2009-08-26 05:59李春娟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振兴中华中学语文中学

李春娟

中学诗歌教学,无论古今中外,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诗歌教学质量如何,是衡量语文教师知识水平包括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试金石。通过诗歌教学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志气、爱祖国、爱人民的人。使学生能运用诗歌美化生活,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能在今后的各项工作中万难不屈、高歌猛进,在关键时刻万死不辞,勇于为振兴中华而献身。那么,如何搞好中学诗歌教学呢?我谈以下几点意见:

一、中学语文教师必须通晓古今中外诗歌发展史,多读、多记、多背多写

教师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中学语文教师即使取得了大学文凭,只是走到了知识海洋的边缘,见到了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有的望洋兴叹。有的望而生畏,有的渡海登上知识的高山,饱尝那“一览群山小”的壮丽奇观。只有这后一种教师,学生则敬佩不已,教学必然得心应手,名师必然出高徒。中外一切文学产生于劳动,诗歌则是文学的源头。我国《诗经》中记录和描写劳动生活的比比皆是,如:“伐木丁丁”(伐木)等之类是借劳动来兴起。随着社会发展,诗歌深人到社会各个领域。《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各部分的乐调。雅是正的意思。周人所认为正声叫做雅乐,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史记》孔子世家道:“三百五篇,孔子皆弘歌之”。诗歌发展到楚辞,有了很大进步,从屈原为代表把诗歌推向新的高峰,真是“一曲离骚万古新”。诗歌发展到唐朝,以诗取仕,举国学诗,真是成了诗的天下。

我国诗歌发展史汇成了—部金光灿烂的真正的史诗。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极好教材,外国诗歌的发展和中国有不少相近之处,各国有各国的特点,在世界诗的花园里,真是万紫千红,群芳竞秀,使人目不暇接。象荷马、莎士比亚、拜伦、雪菜、叶芝、雨果、海涅、但丁、普希金、马雅可夫斯基、泰戈尔等每个人都给人类留下宝贵的遗产,使人从中受到教育受到启迪。我认为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精通中外诗史,同时多读、多背、多写,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真正合格的人才,才能振兴中华文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江山待有人才出,唯凭教师育后贤”。

二、讲诗必须让学生身临其境,陶冶学生情操,引起学生兴趣,产生共鸣和美感

要想讲好诗,在平时应广义背课,即多读、多背。在上课前应对具体诗篇进行认真钻研,即狭义备课,教师对所教诗篇要最好会背,深入理解首先自己要设身处地,进入角色。这样才能象导游小姐一样,让学生随着教师的指挥棒一步一步,进入到醉人的诗的意景,象讲李白的《蜀道难》,就要让学生走进那奇峰破云、林梢戳天,人迹罕至的大山,古松倒佳,飞瀑鸣雷,百步九折,惊心动魄,从而体会到开路之不易,攀登之艰难有志者必能登上顶峰,战胜大山。象讲《木兰诗》,要让学生好象在织机上叹息,然后告别父母决然走出家门,跨过黄河,踏破燕山,风餐露宿,战胜强敌,凯旋而归的欢乐和惊友情景。从而学习一个弱妇女子能替父从军,战场立功,不为名利的高尚品德等,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其育皆出于吾之口,其意毕出于吾之心。从而学到真正的知识。正是“师生共同人诗境教学效果必然佳”。

三、教诗歌要与写诗歌相结合。让诗歌充满生活

在教诗歌的同时要讲清诗歌技巧,学习立意、布局、谋篇。学一篇或一个单元就要仿照写一首或几首诗歌,这不要几年,学生的写作水平必然会大大提高。在整个中学阶段。诗歌教学要作为一整体,对每年级有不同要求,开始可以从写儿歌、打油诗,逐步提高使学生学会常用的比兴手法,会用对仗、排比、比喻、夸张等手法随年级提高逐步学会通感,是空转换,立体交叉等方法的运用到高中毕业应成为小诗人。出校门当个文教也应是称职的。在让学生写诗的同时,首先教师要带头写,给学生做个榜样,这样教学就活了,学生看到什么就能触景生情,脱口而出,最后学生能用诗写感受、写生活、写思想、写友谊,然后把生活变成诗。在最危险的时候能想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在步步青云之时能想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让诗充满生活。伴随一生。

总之,中学诗歌教学,要形成整体,在提高老师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水平。学生学习由浅人深,从读、记、背,到懂和精通,再与写作结合,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灿烂的文化,世界各国各有千秋,整个世界诗坛繁星满天,光照万代,我们每个人只要努力奋斗都可以走进那光辉的殿堂。每个人都有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责任。一篇诗歌能让学生得到一次美的享受,得到一次净化灵魂的机会。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这样就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正是“教育英才辈名师,振兴中华看教育”。愿中学诗歌教学,再上—个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振兴中华中学语文中学
孙中山的实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王力书法作品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增强国防观点与振兴中华